死後四十年,呂留良之死為何在雍正朝還會釀成的一樁文字大獄?

死後四十年,呂留良之死為何在雍正朝還會釀成的一樁文字大獄?

呂留良死於康熙二十二年(1683),留下了大量的撰著,包括文章、詩歌、評選時文以及日記。本來人死了就“一了百了”,誰知厄運在他死後四十餘年,還罹臨了他的身上,“受極刑於身後”被“剖棺戮屍”,以至於曾經流傳十分廣泛,影響幾乎遍及全國的呂留良著作“漸不為人稱道”,尋找其根源,是由於曾靜的謀反案,及後來在雍正的“出奇料理”下,以呂留良為對象釀成的一樁震驚全國的文字大獄。

曾靜是湖南郴州永興縣人,號蒲潭先生,曾應科舉考中過秀才,後來屢試不第,以教書授徒餬口。由於家鄉連年災荒,生活很是貧寒,對清朝的統治現狀不滿,逐漸萌生反清意識。雍正五年(1727),他在靖州應試過程中,看到了呂留良評選的時文,書中的“夷夏之防大於君臣之義”以及“井田封建”等內容,促使了他反清思想的進一步發展。他對呂留良非常敬佩,於是派自己的學生張熙千里迢迢來到呂留良的家鄉尋訪呂留良的遺著。當時崇德縣已改為石門縣。張熙來到石門縣後,見到了呂留良最小的兒子呂毅中。呂毅中將父親生前留下的部分詩文、日記等交給張熙,還介紹張熙與父親的學生、湖州人嚴鴻逵和嚴的學生沈在寬結識。一時間,張熙和呂毅中、嚴鴻逵、沈在寬彼此頗感志同道合。張熙返回湖南後,一面將呂留良的遺著交給曾靜,一面將在浙江石門縣訪問呂毅中、嚴鴻逵、沈在寬等人的情況一一告知。曾靜將呂留良的著作仔細研讀,感到很有所得,其中,呂氏的《錢墓松歌》《題如此江山圖》等具有強烈反清思想的詩文,使曾靜的反清思想愈益堅定。當時,他又聽到一些有關雍正矯詔篡位的傳說,還聽說擔任川陝總督的漢族大臣嶽鍾琪是岳飛的後代,掌握很大兵權,兩次要求進京朝覲皇帝,雍正均未許諾,已經受到雍正的猜疑。曾靜心想,如果上書勸嶽鍾琪反清,很可能成功。因此,雍正六年九月,曾靜便化名夏靚,派張熙化名張倬,到西安川陝總督衙門投書,勸嶽鍾琪起兵推翻清王朝。

嶽鍾琪接見了張熙,拆看來信,見是勸說他反清的,大吃一驚,問張熙說:“你是哪裡來的,膽敢送這樣大逆不道的信?”張熙面不改色地說:“將軍跟清人是世仇,您難道不想報仇?”嶽鍾琪說:“這話從哪兒說起?”張熙說:“將軍姓岳,是南宋嶽忠武王的後代,現在的清朝皇帝的祖先是金人。嶽王當年被金人勾結秦檜害死,千古稱冤。現在將軍手裡有的是人馬,正是替嶽王報仇的好機會呢。”嶽鍾琪聽了,馬上翻了臉,吆喝一聲,把張熙打進監牢,並且要當地官吏審問張熙,追查他是受什麼人指使的。張熙受盡種種酷刑,就是不招,說:“你們要殺要剮都可以,要問指使人,沒有!”嶽鍾琪心想,這個張熙是個硬漢,光使硬的治不了他,就另想了一個軟的辦法。第二天,他把張熙從牢裡放出來,秘密接見了他。嶽鍾琪假惺惺地說:昨天的審問,不過是試探,自己聽了張熙的話,十分感動,決心起兵反清,希望張熙幫他出主意,希望張熙能講出指使者,要請他前來一同籌劃。張熙開始不相信,但禁不住嶽鍾琪裝得鄭重其事,垂淚滿面,還賭咒發誓,以致信以為真,兩人商談了幾天,關係漸漸熱乎起來。張熙無話不談,把他老師曾靜怎樣交代的話都抖了出來。還說他與其師如何受呂留良著述影響,曾到浙江呂家訪求遺書,並將與呂留良之子和學生交流的情況等,都和盤托出。

嶽鍾琪哄得了張熙提供的情況,一面派人到湖南捉拿曾靜,一面立刻寫了一份奏章,把曾靜、張熙怎樣圖謀造反的情節,一五一十報告了雍正帝。

摘自“大家精要”之《呂留良》

死後四十年,呂留良之死為何在雍正朝還會釀成的一樁文字大獄?

《呂留良》再現了呂留良時文選本風行天下的盛況:其自產自銷的“風蓋樓”時文,應試學子人手一冊,其隱於時文評選本的反清思想亦因此流播深遠。《呂留良》還細述了呂留良死後遇難的前因後果:其死後近五十年,曾靜案發,曾自述受呂留良影響而反清,雍正出奇料理此案,赦免主犯曾靜,呂被剖棺戮屍,並牽連至族人親友等。

徐宇宏,1975生,江西省鉛山縣人。1997年畢業於南昌大學行政學系,獲哲學學士學位。2005年畢業於復旦大學哲學系,獲哲學碩士學位。主要從事中國哲學與清代學術的教學與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