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通《金剛經》後的人生段位

精通《金剛經》後的人生段位

【一】

說到《金剛經》,人們都知道這是一部心性之書、境界之書,怎麼也不會跟傳統意義上的入世聯繫起來。

而我最近讀到一篇文章,說到一個叫麥克爾·羅奇格西的美國人,他是一位藏傳佛教的出家人,曾研修佛學二十多年,後在上師“小隱在山林,大隱於市朝”、在紅塵中修行的教導下,重返美國投身商海。他最愛的佛經是《金剛經》,並將經中智慧運用到了商業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把鑽石生意做到了億美元級的規模。羅奇格西寫過一本叫《能斷金剛》的書,講了他的運用方法和心得,有興趣的可以找來看看。

這給我很大的啟發,結合羅奇格西的心得仔細琢磨,確信《金剛經》不僅可以和入世緊密聯繫起來,而且直指最深的法則。

《金剛經》是一部破相顯空的經典,貫穿全經始終的就是破相,破相的背後就是空性。羅奇格西的運用,也聚焦在“空性原理”上。何謂空性原理?空性大家都熟悉,之所以從沒有往入世運用上想,是因為沒有像羅奇格西一樣做一件事,便是將“空性”這個詞進行一下轉換。只是那麼轉換一下,那個入世的最高法則便呼之欲出了。

轉換後的詞,叫做“中性”。也就是所謂的萬法皆空,也可以理解為萬事萬物皆是中性。不能不說,這種替換實在太有洞察、太深刻了。《金剛經》是中觀系經典,“中觀”二字的真諦,一般解讀為離陰陽兩邊,直趣於空性境界,所有的相僅僅是幻。“中性”二字,則不僅也能讓人心不染境從而安住空覺,同時又能讓人直面世間萬象而走向通達,使中觀之意諦體現得更為全面、明確和實在,更加契合“中道”的實相。這樣轉換後,“相”就不像原來那樣只是居於被破除的位置,而有了運用的可能。《金剛經》與入世的緊密聯繫,就從此處而出;那個最高的入世法則,也就在這裡。

這其中進一步的道理是,既然萬事萬物皆是中性,那麼結果怎麼樣,就只是自己如何運用的事,只看你怎麼運用、有沒有能力運用。而這一點,可以說為我們打開了不可估量的能量之門。

【二】

讓我們仔細探究下這究竟意味著什麼。對於入世,核心的兩點就是為人和行事。在為人上,莊子《齊物論》中有段話,可以作為我們的絕佳參照。

這段話的大概意思是說:人睡在潮溼的地方會患腰痛或半身不遂,泥鰍也是這樣嗎?人爬到高樹上就會驚懼不安,猿猴也會這樣嗎?那麼誰的習性才是標準呢?人吃肉,麋鹿吃草,蜈蚣吃蛇,貓頭鷹吃老鼠,誰的口味又是標準呢?“猨猵狙以為雌,麋與鹿交,鰍與魚遊”。毛嬙和西施是世人公認的美女,可是魚見了驚入水底,鳥見了恐飛高空,麋鹿見了急速逃跑,究竟誰才知道美的標準呢?

莊子這裡說的,表面看是相對,內核正是中性。如果我們把莊子譬喻中種種截然不同卻又各隨其適的生存形態,看做各色各樣的人,其中的意義便很明顯了。我們總認為世間的人有善惡好壞,然後生出了愛憎親疏之心,有時還會以自詡的高尚維護這種分別標準,其實全是悖道。真相只是一切都是中性,只是在不同的因緣際遇下才顯現出不同的意義,只能談當位不當位,而不能說高下對錯。我學畫的時候看過一句話,一直記到現在,便是沒有不好的顏色,只有沒有放對的位置。人其實也是這樣。天地宇宙間之所以萬物萬事皆容,就是因為萬物皆有其位,無論是空間位置上還是時間的演化鏈條上。有人可能會問,那些不當位的又為何可以存在?因為這些所謂的不當位,其實是另一種性質的當位,就像提升都是從幼稚來的、沒有犯過錯就不會成長,不當位的當位,就在成就真正的當位上。這裡說的只是真正的當位。

人的性情、喜好、稟賦各異,卻各有其合適的位置。一個性急毛躁的人如果讓他去開拓市場,可能會大放異彩;一個話多八卦的人如果讓他去做銷售,可能無往不利;換做穩重和謹慎的人可能就會變成迂腐和優柔寡斷。哪怕是一個殺人不眨眼的大惡人,國難面前也可能成為英雄。這就是那種中性,以此看待和對待不同的人,才談得上建立廣泛而良好的人際關係,將各色人等放在合適的位置上人盡其用。在我們的生活和事業中,不同的人會在不同的方面對我們有所襄助,也各有其不可替代之處,這不在地位能力高低,而在因緣有沒有到。譬如戰亂饑荒年代,窮人朋友的一口飯可能就會讓你活命,富人朋友的千金卻只能是累贅。當然,幫助是相互的。《金剛經》誠然是講空性的,但別忘了空性是來自緣起,因緣聚散離合中才有空性;所謂緣起,就是中性的動態演繹

再來說行事。《傳習錄》中王陽明有段讓很多人疑惑、也遭到很多非議的話。這段話說:

蘇秦、張儀之智,也是聖人之資。後世事業文章,許多豪傑名家,只是學得儀、秦故智。儀、秦學術善揣摩人情,無一些不中人肯綮,故其說不能窮。儀、秦亦是窺見得良知妙用處,但用之於不善爾。

蘇秦、張儀在戰國時代一手締造了合縱連橫,實實在在推動了歷史的進程。在這背後則是憑三寸不爛之舌遊說列國,使盡機詐謀取權位,不僅自身不得善終,也一向為正人君子不齒。王陽明這裡卻說他們是聖人資質,是能窺見良知妙用的人,這就是引來非議的原因。而王陽明之所以這麼說,其實也是看到了事上的中性、手段本身的中性。

舉例來說,暴雨等人們認為是天災,但賣傘的等會大發利市。更極端點的,死亡人們認為是大悲之事,賣棺材和香紙的則會由此發財。就是這幾年的霧霾,也有很多靠賣口罩而發家的。一切被人們看作好或不好的事情本身其實並沒有好壞,對應的利用也是如此,你可以看做發難財,也要承認他們實實在在滿足了人們的需要,是另一種形式的解人所難。只有將其看作中性,你才可能去利用

一個是能用,另一個則是會用。莊子《逍遙遊》中還有一個寓言,講宋國有家人善於製造不龜裂手的藥,所以世世代代都以漂洗絲絮為業。有個人聽說了這種藥,便要出百金購買,這家人大喜,可比漂洗賺錢多了,便賣掉了。這人得了藥方,便去遊說吳王,正逢越國犯吳,吳王便派這個人帶兵迎戰,在冬天與越人水戰,因為有了這種藥而大敗越國,得到吳王的割地厚賞。這就是會用,這種會用也是來自一方面看到了事物的中性,另一方面看到了事物的作用大小皆是從因緣而來,緣起性空、性空緣起,本是一體。

能用是有這種眼光和心態,會用則是來自對因緣的把握,能順應因緣甚至製造因緣。人們所謂的危機也是如此,也是中性的,只看你有沒有能力將其轉化,老子言禍福本相依。由此我們也能更深地領悟《金剛經》破相的真諦,反過來看,就是在成全諸相。因為著多大的相,就等於給自己設了多大的限,只有離諸相才能使諸相通流,從而通達諸相。我們之所以不能通達中性之道,就是因為內有我相橫亙,外有事相所迷。這就又回到了《金剛經》的本旨。

所以政治上講沒有永遠的朋友和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商人都是無利不起早,唯利是圖;很多人嫌惡,其實這才是合乎中性法則的,政客就是要謀利,商人就是要賺錢。正是因為懂得一切皆是中性,才會去因勢利導、順勢而為,甚至主動造勢以取利。所以回到蘇秦、張儀,就能明白他們皆是其中行家裡手,王陽明在用兵上本身也是“此心不動,隨機而動”,當然能深明這種境界。但一定要注意王陽明最後說的“用之於不善”的問題,因為要明白不僅人、事是中性的,自己也是中性的,從世俗的角度看也既可能向好也可能向壞,有如蘇秦、張儀的不得善終。

不把自己這顆心看成中性,在人、事上的中性運用就都會變成最終反噬自己的禍患。有句話說得好,“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說的就是一切都要以心性打底,心住空性和事上無礙一定要是一體的。天道向公而忌私,心性就是奠定了天道的方向,所用之法只是中性,根本沒什麼正邪。

回到《金剛經》,經中為什麼特別強調不住相佈施的問題?其中是有深意的,佈施本就是世間行,在這深意裡更是入世的隱喻。這便是,假若真能相上中性、心上中性,便自然能明捨得之道。心上中性即空性便能知道自己不需要那麼多,自然能捨;事上中性便能明白名利公器、多取為兇,以及舍就是得,更會主動去舍。任何正當和穩當的所得,都是從給予來的,無論是人與人間的感情還是事情上的成功,大家可以想想是不是。佛菩薩發心大,可以不問所得而全然去舍,其實為的也是成就萬物同體境界的真正大得,老子所謂“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我們凡夫雖不及,也只須考慮所給予之人之事是否適合自己、能否與自己同頻形成正向勢能就可以了,這個道理依舊適用。

有人可能又會問,既然都中性了,我為什麼還要努力?假如你還為生計所困,答案就是隨緣;假如你已經不需要考慮生計了,答案就是擔當。達萬物同體者,方能荷負眾生。

【三】

細究起來,《金剛經》的中性法則,包含的是三大原理——內為心之空性,關係是“潛能”,猶如只有宇宙之虛空方能包含天地萬物,這就是易所謂“神無方而易無體”。外為事之無相,關係的是“可能”,猶如宇宙虛空之中所包含的天地萬物,這就是易所謂“無思無為,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地”。中是一切的中道運化,關係的是“勢能”,猶如宇宙中天地萬物的通流無礙、生生不息,這就是易所謂“為道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入世出世,哪裡只是人事,境界深了與天地運行本來無異。人是小太極,世間小天地。

這些總結起來便是:開發潛能,面向可能,通達勢能。由此而成的便是:以大出世心,行大入世事。這兩點,便是《金剛經》的正面和背面。

金剛為般若之喻,鑽石也是世間最珍貴的寶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