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日本憑什麼敢直接挑戰英、美?全因英、美的一個錯誤錯覺

二十世紀中期,軍事力量強大的日本人在野心的驅使下對太平洋一代發起了征戰。

日本資源極端貧乏,主要戰略資源大部分要依靠進口,而東南亞地區資源豐富,之後的僅僅數月間,整個東南亞就淪陷在了戰火之中,數以億計的人口在戰亂中流離失所,失去親人無家可歸的難民不計其數。在戰爭期間,數百萬公里的土地被炮火洗禮,斷壁殘垣遍地都是,整個東南亞都瀰漫著一種悲傷的情緒。

可以說,太平洋戰爭以日本偷襲珍珠港為先導,以日本投降結束,參戰國家多達三十七個,涉及人口超過十五億,交戰雙方動員兵力在六千萬以上,歷時三年零八個月,傷亡和損失難以統計。然而,當時的日本到底是依仗著什麼發起瞭如此大規模的戰爭,能在戰爭初期取得了世界矚目的戰果?

二戰時,日本憑什麼敢直接挑戰英、美?全因英、美的一個錯誤錯覺

日本作為當時戰爭的發起者,不可能無緣無故的取得勝利。從客觀的角度分析,日本當時並不是做著沒有準備的戰鬥。從戰前的準備來看,日本政府當時對於戰爭的發起給予了極大的支持。海軍、陸軍、空軍無不進入了積極地備戰中,當時,日本對於軍隊的訓練是十分苛刻的,所以,日本軍人在上戰場之前就有著極高的軍事素養。可以說,這樣的軍事素養與同時期的其他國家相比都領先了一大截。

並且,本就是兵力強橫的日本軍隊還優中選優,將其中精銳部隊合理的運用到戰爭中。而且,日本還根據當時的地理環境和其他國家士兵的分佈狀態予以精密的計算分析,在其他國家士兵毫無防備的前提下對其進行閃電形勢的打擊。可以說,這種迅速的作戰方針讓被日本軍隊侵略的國家毫無防備,對於本就實力出眾的日本士兵更是毫無抵抗之力。

二戰時,日本憑什麼敢直接挑戰英、美?全因英、美的一個錯誤錯覺

反觀當時被侵略的美國、英國方面,對戰爭初期日本對於其他國家的侵略擴張不以為意,近乎於忽視的態度。自然,美英雙方這種對日本不管不顧的態度,更是給了日本可乘之機,日本的軍隊在戰爭的磨練中也愈發的強大。到了後期,強勢的日本軍隊就如同下山的猛虎,開始了勢如破竹的入侵。

據當時的史料記載,英、美軍隊的軍事力量在同時期的各國之間也是十分強大。先進的軍事裝備和訓練有素的軍隊並沒有讓兩國軍方對日本予以重視。而且,白種人向來就對自己的種族有著一種錯誤的優越感,這種優越感也讓英美兩國從根本上就瞧不起日本軍隊。最終,這些看著不起眼的“小毛病”讓美英兩國在接下來的戰爭中吃了大虧。

二戰時,日本憑什麼敢直接挑戰英、美?全因英、美的一個錯誤錯覺

據當時參與戰爭的將領回憶,日本軍隊的飛機在戰爭之前經常在太平洋上空盤旋,戰鬥機數量從開始的幾十架漸漸的演變成數百架。然而,對於這些顯而易見的變化,英國軍方卻不以為意。英國對於日本戰偵察機的來犯甚至都不去幹預,在日本大肆的侵略下,中國政府曾經向英方提起過防衛請求,但是,卻被剛愎自用的英方軍隊拒絕。

英國人完全不顧當時戰爭的局勢,就盲目自信的認為日本軍隊根本不堪一擊,甚至認為,英國軍隊能輕而易舉的擊退日本軍隊。所以,英美盲目的自信心不久後就遭到了嚴重的打擊,對於日本軍隊的過於輕視,讓戰爭的結果早已顯而易見。

最終,在太平洋戰爭中,英、美兩國部隊很快就嚐到了消極怠戰的惡果。戰爭中日本軍隊勢如破竹,將毫無防備的英美兩國軍隊幾乎打的毫無還手之力。

二戰時,日本憑什麼敢直接挑戰英、美?全因英、美的一個錯誤錯覺

其實,除卻當時英美兩國對於戰爭本身的不重視,戰敗也有著其他的原因。

英國人當時十分的自大,對於本國軍隊有著極強的信心。當時,作為同盟的老蔣曾經和英國軍方提出過合作的要求,但是,都被英國人果斷回絕。日本雖然初期和英美兩國處於同一戰線,但是,隨著野心的滋生,盟約所帶來的約束力已經近乎為零,盲目自信的英國人還認為日本不敢和他們真正的叫板,這也是英國當時失敗的原因之一。

這次戰爭中還有一件事情,也從側面的反映出當時美英失敗的根本原因。據老蔣回憶,當時日美髮生了戰爭前夕,英美高層對於日本的重視程度就十分欠缺。英美高層對於白人的優越感相對於英美士兵來說更加的狂熱。在雙方領導人的眼中,白人的戰鬥力和反應能力都是要優於其他人種的,這種優越感就讓英美高層對於黃種人軍隊的戰力提不起半點興趣。

二戰時,日本憑什麼敢直接挑戰英、美?全因英、美的一個錯誤錯覺

最終,這也是導致了美日戰爭中珍珠港遭襲,而且,還毫無反抗能力。

從筆者個人角度來看,日本在太平洋戰爭初期取得極大的成就,不單單是日本軍方自身強盛的結果。美英雙方盲目的自信也是導致日本如此強勢的原因之一,英美兩國軍隊並不是弱於日本軍隊,其根本原因則是英、美兩國自身的強勢讓他們對那一紙盟約的約束力過於放心的結果。

『《太平洋戰爭》、《大東亞戰爭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