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蒙古族文化與滿洲、漢、藏民族的關係

我國的東北地區自古以來就是遊牧民族頻繁活動的地區,這裡曾經有兩個少數民族——蒙古族和滿洲族統一了中原廣大地區,建立了國家。雖然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統治中國一百多年即被漢族所建立的政權——明朝所取代,但是蒙古族對中華文明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蒙古族文化流傳至今,仍然具有著比較鮮明的特徵。但是在各民族文化日益融合、發展的今天,如何保持東北蒙古族文化的獨特性確實很艱難。

東北蒙古族文化的生成與發展

蒙古族始於古代望建河(今額爾古納河)東岸一帶。“蒙兀”是“蒙古”一詞最早的漢文譯名,始見於唐代。在漢文史籍中也曾被稱為“蒙兀室韋”、“蒙瓦”、“萌古”和“蒙古裡”等。

“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諸部落中的一個部落名稱。8世紀以前,蒙古族就在大興安嶺和額爾古納河流域生活。8世紀中葉,以孛兒帖赤那為首的一部分蒙古部落走出原始森林,西遷到各大河流域,過起了草原遊牧生活。到了12世紀,在我國北方已經形成了稱為蒙古人的部落將近30個。公元1206年,以鐵木真為首的蒙古部落統一了蒙古地區諸部,建立了大蒙古國。就這樣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蒙古”也就由原來的部落名稱變為民族名稱了。

由於歷史的原因,蒙古族的分佈幾乎遍及全國各地。東北地區(未包含蒙東地區東五盟)的聚居地區有黑龍江的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吉林的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遼寧的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和阜新蒙古族自治縣。

东北蒙古族文化与满洲、汉、藏民族的关系

黑龍江流域,北方遊牧漁獵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

蒙古族最初生活在蒙古高原,除了西北部多山以外,其它大部分地區為臺地區,地表結構比較單調,主要為壟崗和窪地相結合。《黑韃事略》記載陰山以北地區“氣候寒冽,無四時八節,四月八月常雪,風色微變。”“其產野草,四月始青,六月始茂,八月又枯,草之外鹹無焉。”而且那時的自然災害比較頻繁。正因如此,蒙古高原地區自然條件的惡劣,生態環境的相對脆弱等地理環境特點,對這個民族的性格、心態等產生了重要的影響。蒙古族人民,“為了生存,逐漸培養起不向任何艱難低頭的頑強精神,不論處於任何險惡的環境,都能設法調整部族的生存空間,從而也磨礪了生存意志。”

為了適應這樣的自然環境,蒙古族過著遊牧的生活,其日常生活離不開遷徙、流動、尋找牧場等活動。“像一切時代的遊牧民一樣,蒙古遊牧民為了給牲畜尋找牧場,不得不每年好幾次從一個地方遊牧到另一個地方,遊牧的距離以牧場的條件和畜群的大小為轉移。”只有不斷地遊牧,蒙古族才有可能在嚴酷多變的環境中生存,並繁衍、發展、壯大起來。長期生活在艱苦的自然環境之中,再加上游牧的生活方式使蒙古族養成了好奇、冒險、開放、易於接受新事物的性格。從一定意義上說,蒙古族所具有的遊牧文化比漢族的農耕文化要開放的多。

蒙古族的開放心態,主要表現在他們在與其他民族交往時對其他民族文化採取的兼容幷包的態度上。

在中國的歷史上,許多少數民族都被博大精深的漢民族文化征服過,蒙古族也不例外。其實在草原民族“漢化”的道路上,蒙古族的步履要艱難的多。蒙古族無論在血緣、語言,還是在生活方式上,都與其他在北亞、中亞,以及南俄草原的突厥系民族一脈相通。蒙古族的遊牧生產更多的依賴自然,其抗干擾能力較差。公元1206年大蒙古國建立後,成吉思汗曾西征中亞、東歐。這次西征使蒙古人開闊了視野,廣泛地接觸和吸收了西方文化,也使蒙古族的文化中增添了新內容。同時因為大蒙古國疆域極為廣闊,其中所包含的多種主流文化體系,均有其孕育的環境,各文化間的區別較明顯。對於東西方的各種宗教,蒙古族統治者本著為我所用的原則兼容幷包。一時間出現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和薩滿教五教並存的局面。

蒙古族入主中原後,面對著產生於黃河、長江流域的博大精深的農耕文化,蒙古族再也無法抗拒這種文化的誘惑。在儒家士大夫的影響下,忽必烈改革舊俗,推行漢制,儒家的典章制度幾乎被元朝繼承下來。“無論從統治集團文化素質,還是從具體政策的制定、運行來看,元朝都明顯呈現出漢化遲滯的特點,統治者對‘馬上得之,馬上治之’,長於鎮壓,聚斂而短於改革、治理,統治集團與被統治地區的文化差異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彌合。”蒙古族在進入中原前,對漢民族的農業文明幾乎沒有接觸過。認識農業經濟的重要性,並接受與之相關的意識形態等,對他們來說很困難。而且蒙古族統治者也很難從漢族地區的角度來看待問題,這都導致了漢化遲滯的結果。儘管忽必烈實行“漢化”並不徹底,但是蒙古文化開始接觸漢文化,並互相沖突交融,開創了中華文明的新局面。

东北蒙古族文化与满洲、汉、藏民族的关系

到了清代,大批漢人遷居蒙古地區,蒙古人和漢人之間進行了頻繁的交往。不少蒙古人學習漢語,甚至取漢名。清政府認為這是“蒙古漸染漢民惡習”,一再頒發命令,要求“蒙古人命名,不得擅用漢字義。公文呈詞,不得擅用漢字”(《清太祖實錄》),但這阻止不了蒙古人語言文字漢化的趨勢。到了民國,幾乎多數蒙古人已通漢語,識漢字,並且有不少蒙古人不會蒙文或不會說蒙語了。

同時在清代,特別是在騰格里特古格奇汗乾隆統治時期,由於直隸(今河北)、山東等省人口較多,土地兼併嚴重,人民生活困苦。再加上遇有水災旱災,流民遍地。在統治者默許的情況下,大量漢民紛紛流亡塞外,遷往蒙古人居住區(今遼西及內蒙古),這就逐漸形成東北許多地區特別是遼寧地區蒙漢兩族雜居的情況。一部分漢族接受蒙古族文化的影響,逐漸蒙化。《朝陽縣誌·種族》載:“至則依蒙古族,習蒙語,行蒙俗,墾蒙荒,為蒙奴,入蒙籍,娶蒙婦,為蒙僧等等。”

另外在清代,蒙古族和滿洲族的關係也非常密切。因為在和清代的戰爭中,蒙古諸部均屈服,並被編為蒙古八旗。(東北君:蒙古八旗是內藩蒙古,等同於滿洲,還有外藩蒙古,即各扎薩克旗。本文作者的水平……)滿洲更和蒙古科爾沁部世代聯姻,清代歷代皇帝都聘蒙古蒙古王公子女為妃,同時又將清室公主和宗親的格格下嫁給蒙古王公為妻。這樣更加強了滿蒙兩族間的密切文化交流。

蒙古族文學的歷史比他的文字更古老。早期的口頭文學有神話傳說、歌謠、祝詞、讚詞、英雄史詩等,生動地展現了蒙古族早期發展的歷史。

蒙古族著名的英雄史詩《江格爾》,敘述寶木巴的英雄江格爾及其他勇士同來犯的敵人英勇鬥爭並最終取得勝利的故事。《江格爾》與藏族的《格薩爾》、柯爾克孜族的《瑪納斯》一起被譽為“中國三大英雄史詩”。其他像《蒙古黃金史》、《嘎達梅林》、《蒙古秘史》、《烏八什·洪臺吉》等作品對後世都有影響。

东北蒙古族文化与满洲、汉、藏民族的关系

東北蒙古族文化的特徵

蒙古族文化與滿洲、漢、藏族文化的互補

1.蒙古族文化與漢族文化的互補

有學者指出:蒙古族是在對中原文化不同質的我國北方民族遊牧文化全面繼承的基礎上,又先受中亞文化影響之後才進入中原的,因而其本身的傳統文化內容較獨特,對中原文化產生了一些牴觸。但蒙古族最後還是從中原文化中汲取了許多文化營養,發展壯大了自己,並促進了中原文化的發展。

元朝時期,蒙古民族及北方其他少數民族的遊牧文化大量湧入中原漢族地區,並且與其農耕文化產生交流、融合才出現了元雜劇的繁榮興盛局面。可以說,沒有民族的大融合就沒有文化的大融合、大發展。元曲是蒙古族對中原文化的一個突出貢獻。

漢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優秀作品眾多。像《聊齋志異》、《封神榜》、《今古奇觀》、《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等優秀古典名著,用蒙文翻譯過來,在遼寧蒙古族居住地區廣泛流傳。近代的蒙古族作家尹湛納希曾翻譯過《紅樓夢》,他的兄長古拉蘭薩翻譯了《水滸傳》。1998年底,遼寧喀喇沁左翼地區發現了蒙文手抄本《水滸傳》20多本,舉世罕見。

在向漢族詩歌學習的過程中,取得成績顯著的作家是尹湛納希兄弟四人。他們創造性地借鑑、吸收了漢族唐代以來的近體詩、格律詩和絕句的行數規則、詞數規律、押韻、對仗等傳統,創造了有別於蒙古詩壇中其他體裁的新詩體。

尹湛納希創作《大元盛世青史演義》、《一層樓》和《泣紅亭》時,積極地有創造性地借鑑和吸收了漢族章回小說、長篇歷史小說的寫法和技法,豐富了蒙古文學的體裁。

东北蒙古族文化与满洲、汉、藏民族的关系

《大元盛世青史演義》

2.蒙古族文化與滿洲族文化的互補

在明代滿洲族的先民與蒙古族的關係非常密切,相比較而言處於優勢的蒙古族文化對滿洲族文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滿洲族的發展初期,無論是行政制度還是文化方面都向蒙古族學習。(東北君:對比遼金史,個人認為還是大量的傳承了遼金元時期的女真,而非作者所說)特別是語言方面,噶蓋、額爾德尼、喀喇等人利用蒙古文字創制了滿洲文。

滿洲族建立政權後,開始向文化更先進和發達的漢族學習,並且又反過來影響蒙古族文化的發展。

3.蒙古族文化與藏族文化的互補

蒙古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蒙古族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蒙古文字始創於13世紀初,最早借用維吾爾字母拼寫。元世祖忽必烈曾命西藏喇嘛八思巴改創蒙古新字,主要是根據藏文加以變化,俗稱“八思巴字”,一度推行。元亡之後,逐漸停止使用。14世紀初,蒙古學者卻吉·斡斯爾又對最初的蒙古文字進行了改革,發展成為至今通用的規範化的蒙古文。在蒙古族文字的創制過程中,藏族的語言文字影響是巨大的。

在蒙古族書面文學發展的最初階段,藏族的經典文獻、民間故事和藏譯的梵文作品被蒙古族翻譯過來,並廣泛流傳。但是蒙古族在吸收藏族文化的過程中是經過了加工和潤色之後才吸收的。例如蒙古族的很多民間故事的原型都可以從藏族民間故事中找到。

东北蒙古族文化与满洲、汉、藏民族的关系

民間文化與作家文化的長期共存

幾百年來,遼寧蒙古族群眾創作了不計其數的詩詞歌賦,同時也創作了許多歷史故事和長篇小說。這些作品大多數是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群眾中流傳。其中影響最大、流傳最廣的就是尹湛納希及其父兄創作的《一層樓》、《泣紅亭》、《大元盛世青史演義》等鴻篇鉅著。

遼寧省的西部地區是蒙、漢文化最先交匯融合的地區,豐厚的蒙漢文化的營養哺育了許多優秀的蒙古族作家、詩人、學者。如尹湛納希、羅布桑卻丹、恩可特古斯、瑪拉沁夫等。他們身上具有很多共同點:

他們天資聰穎,而且大多受到過良好的教育。尹湛納希出身官宦人家,一門父子兄弟五人都是作家,他還是成吉思汗第28代後裔,他的父親曾聘請一位有名的秀才做他的家庭教師。恩可特古斯10來歲就在私塾裡學習。瑪拉沁夫自由在家受其父的影響,得到了比較全面的教育。羅布桑卻丹雖出身寒門,但他發奮讀書自學成才,最終稱為知識淵博的蒙古族民俗學家、思想家和哲學家。

精通蒙文、漢文,吸收其他民族文學營養。在任何多民族聚居的地區,各種民族文化的碰撞都會迸發出一些新的火花。尹湛納希通曉蒙、漢、滿、藏、梵文。羅布桑卻丹、恩可特古斯、瑪拉沁夫等人也都精通蒙文和漢文。這樣就使得他們在消化吸收本民族文化成果的基礎上,接受漢民族文化的影響。

創造了大量具有民族特色的作品。尹湛納希的《紅雲淚》、《一層樓》和《泣紅亭》等長篇言情小說,在國內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羅布桑卻丹在1915-1918年四年中寫出了長篇鉅著《蒙古風俗鑑》,記述了蒙古族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哲學、宗教、地理、歷史、醫藥、法律、婚姻等問題,是一部用蒙文撰寫的“百科全書”。恩可特古斯的《興唐演義》,以唐朝內部的忠奸之爭為主線,描寫了薛、徐、秦、程、羅等忠臣後代的赤膽忠心和英雄業績。

這些作家學者不僅將本民族的文化發揚光大,而且也為祖國文化的發展做處了貢獻。

东北蒙古族文化与满洲、汉、藏民族的关系

《蒙古風俗鑑》

蒙古族民間不僅有耐人尋味的口頭文學,還有膾炙人口的好來寶(連環說唱)、烏力格爾(故事)、民間演唱、民間小戲等民間文化形式,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

拿好來寶說,好來寶分單口說唱、對口說唱和群體說唱三種表現形式。民間流傳的好來寶主要有《燕丹公主》、《宅院頌》、《駿馬贊》等。近代流行的是《孝順歌》,以生動凝練的句子,讚美了尊老敬上的蒙古族傳統美德。這種說唱形式不僅有濃厚的文學色彩,而且也通過寓教於樂的形式教育了青少年。

東北地區的蒙古族民間文化和和作家作品構成的文化交相呼應、長期共存,都極大的豐富了蒙古族人民群眾的生活。

結語

通過對東北蒙古族文化特點的粗淺的研究,我們能發現這樣一條規律:各民族之間如果不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對各種先進文化借鑑、吸收,那麼我們的民族、我們的國家就不會有發展。

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相比較而言,漢民族文化對其他少數民族文化來說,應該算是一種強勢的文化。在各民族接觸、交流日益頻繁的今天,如何保持少數民族文化的獨特性是一個大問題。成吉思汗說過:“如果有一天我的子嗣和臣民都住進了用泥土建造的房屋,那就是我所建立的蒙古要滅亡的時候了。”這真是一句意味深長的話。滿洲族入關後,原有的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改變,許多漁獵經濟時期出現的詞彙慢慢消失了。時至今日,蒙古族文化賴以存在的環境也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在很多地區,一家祖孫三代人,祖輩說著蒙語,父母蒙語、漢語都會說,而年輕一代有很多不會說蒙語的情況很常見了。所以我們應該為保持東北地區的蒙古族文化做些什麼,讓這種獨特的文化延續、發展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