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者李岱茜:古琴和茶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琴者李岱茜:古琴和茶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图为鸣远斋主人:李岱茜

琴者李岱茜:古琴和茶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琴者李岱茜:古琴和茶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另类的古琴老师

琴者李岱茜:古琴和茶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琴者李岱茜:古琴和茶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琴者李岱茜:古琴和茶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李岱茜说,十一年前,她就开始收藏普洱,她囤的好茶,把前来学古琴学员的嘴,养得很刁了。

那套住了十年的房子,现在还是墙白地亮,宛似刚翻修过一般,家里所有的物品收拾得井井有条,养鱼的鱼缸晶莹剔透一尘不染,日子,过得很是精致。

李岱茜的启蒙老师,是原湖南文理学院古琴系彭子珊女士,历经风雨,跟着她学了四年古琴。三年前,她开始了自己的古琴事业——创办鸣远斋琴舍。

鸣远斋,是老友粟三山根据岱茜的生辰八字而命名的,岱茜喜琴喜昆曲,鸣,把这两项最传统的中国文化进行了完美的融合;而岱茜五行属壬水,远,意味着源远流长,三字合一,鸣心智,远世俗,斋戒情。

关于舍与社的概念,岱茜给出了另一种诠释,琴社是对外而大众的,而舍(第三调)才是私人且私密的,对古琴的热爱,让她无比珍视和固守这一方暖暖的小天地。

她专门将书房腾出,作为一对一教学的场所,次卧,是学员的休息室。

南向的阳台,被岱茜巧妙地利用起来,打造成了一方生机盎然,巧藏心思的室内茶室,里面陈列着各类她从天南海北收藏回来的艺术品,每一件器物的来源和寓意,她都记得清清楚楚。

她的学员,年龄跨度下可至17岁,上可达长她一轮,因着各种机缘,都是经朋友或朋友的朋友介绍,慕名而来。

课前或课后,她会和学员在茶室喝茶唠家常,她的茶龄和这间房子一样大,自己私藏了不少好茶,皆不吝惜拿来招待学员;每次外出旅行,碰上有意思的东西,也会给学员们各带一份;她能记住每一位学员的生日,并会在生日当天,为她(他)去送惊喜。

学员父亲知道后感激地说:“岱茜老师,你和别的老师都不一样啊,教学就算了,不仅招待他们喝好茶,还给他们买东西,你不亏吗?”

而李岱茜却觉得,大方与大气挺好,大家都开心,指间小小的舍,收获内心满满的得,只因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琴者李岱茜:古琴和茶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琴者李岱茜:古琴和茶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琴者李岱茜:古琴和茶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琴者李岱茜:古琴和茶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琴者李岱茜:古琴和茶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李岱茜有十年的茶龄,她家里珍藏了很多名家茶器。

越和岱茜接触,就越会被她个人魅力所吸引,茶艺、香道、昆曲、收藏、盆景制作,都是她除古琴教学之外的日常雅好;她时而充满活力,时而温婉娴静,实则,对这个世界抱着最大的善意和好奇。

她就像她的名字一般,中西合璧,中国的千年传统和西方潮流在她身上完美融合,穿起汉服,巧笑顾盼长袖善舞是她,撑起小晚礼裙,开趴一展歌喉的还是她,甚至,举枪瞄准百步穿杨的还是她。

岱茜祖父的叔叔李才桂,曾是黄埔军校第三期国民党高级将领,也许是流淌在骨子里的优良基因,她上幼儿园的时候,就显现出和其他女孩子不一样的性格。父亲先后将她送入市体校练中长跑、小杜鹃艺术团学声乐、史穆老师弟子班习书法、画家姨父家精琢中国工笔画。

进入初中后,她曾被选拔为小口径步枪运动员,职业生涯三年,“教练看到我右手食指的指纹后说,这是千里挑一的手。”岱茜笑着说,仿佛这就是昨天才发生的事情。

出生于书香门第的她,并没有在射击场上发展的太久,退役后能歌善舞的她,转行做起少儿节目主持人,电视编导,文化经纪人;可就在别人以为她会在湖南广电安稳一生的时候,她突然转身投入一项全新的事业——授习古琴。

她喜欢古琴的韵,爱其风骨,沉迷其内涵,求学四年期间,风雨无阻,学得比专业的人还刻苦。

后来婚姻遭遇变故,往事几多风雨、不堪回首。刚离婚那两年,她意志消沉,每日与古琴作伴,指尖上拨弄的是对前尘的怨忿,琴弦间流淌的是对今生的祈愿,古琴是长者、是挚友,流传千年的古琴曲是唤醒心灵的妙音和诤言;在古琴的陪伴下,岱茜终于走了阴霾,她重新拾起热情去迎接新的生活。

“毫不夸张地说,古琴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李岱茜又回到那个活泼热情的样子,眼睛里闪着明亮的光芒。宛转悠扬的琴声抚平了生活的褶皱,即使生活待她不善,她仍以最大的善意拥抱世界。

琴者李岱茜:古琴和茶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转身成为策展人

琴者李岱茜:古琴和茶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李岱茜多年来酷爱盆景制作,背后是她一岁半的爱犬多米诺。

琴者李岱茜:古琴和茶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琴者李岱茜:古琴和茶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琴者李岱茜:古琴和茶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李岱茜喜欢收藏各类老物件,每一件器物的故事,她都能娓娓道来。

岱茜的第一把琴,是仲尼,音色很好,后来学艺渐长,对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13年年初,她便委托台湾挚友Huck、Sunny夫妇从台北带回来一张夏林余老师的蕉叶琴。

学琴时,她下课后就经常帮老师做饭,照顾着前来上课的师妹们,也大方地将“夏琴”借给师妹上课弹奏。师妹将这份感激默默地放在了心里,几年后,远在香港工作的她,向岱茜推荐了一位名叫Dante的学生。

Dante在美国加州大学学习音乐创作,跟着岱茜学了两个暑假的古琴。他在岱茜的影响下,对古琴的热爱越来越深,矢志要把古琴在国外发扬光大,这让李岱茜十分欣慰与自豪。

岱茜特别真性情,就连新加坡的琴友,青年古琴演奏家钟之岳先生都评价到,只有她这种率真的人,才能赋予琴声真感情。

古琴不同于一般的乐器,它的制作讲究百年老料、工艺精良,一把上等古琴,如一盏佳酿般醉人心脾、耐人回味。刚刚在央视《国家宝藏》中现世的唐代古琴“彩凤鸣岐”,更证实,良琴能传家更能传世。

基于对古琴事业的热爱,岱茜在两年前便萌发了举办“尹琴”展览的念头。去年的台湾之行,岱茜在陶都莺歌结识了台湾陶艺家、斫琴师李存仁先生。

回长沙后,经过岱茜的热情穿引,尹桂金和李存认两位神交已久的两位斫琴师,终于在榕城福州会面。后来,两位斫琴师创作的集大陆传统工艺、台湾创新技法于一身的两把古琴,成为2017年末在长沙如艺馆举办的“华绘弦歌海峡两岸古琴联展”的压轴之作。

目前,岱茜正与两位斫琴师,奋力筹备18年台湾琴展。

此次琴展,李岱茜以策展人的身份出现,这种大胆的尝试让她找到了新的发展道路——从今以后,她将在教学之余,以策展人的身份,举办更多琴展,以及“鸣远桐音”古琴雅集活动,让更多人去了解古琴,喜欢古琴。

于岱茜而言,能得古琴相伴,在悠长深远的琴曲中,品味风雨情、漫步人生路,乃人生最大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