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皇帝閻錫山怎麼把山西變成模範省的!

民國時期,各地軍閥林立,互相混戰,民不聊生。然而山西一省卻社會安定,教育進步,民生有保障,被評為模範省。實在是令人稱奇。其實,這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統治山西近半個世紀的土皇帝閻錫山。

土皇帝閻錫山怎麼把山西變成模範省的!

閻錫山不好女色,不抽大煙,專心於保一省平安,以其獨特的手段將山西治理得井井有條,儼然一個獨立的小王國。其他軍閥赳赳武夫的做派不同,閻錫山奉行儒家的中庸之道。

在政治軍事上保持獨立,並開辦兵工廠,擴編軍隊,修建了大量的軍事 防禦工事,坐擁三十萬晉綏軍,外省軍閥不敢窺視。為了穩定自治,省內的鐵路都修成了窄軌,不與全國鐵路接軌。在經濟上他創辦煤礦,銀行,冶金,機械,化工等實業。

在省內,推行興修水利,植樹,牧畜等改善民生的政策,二十年間1100萬山西人基本沒有飢寒之迫。當時山西的教育領先於各省,24年起,山西適齡兒童入學率一直都在80%多,他自費在家鄉河邊村設立中小學,頭四年不收學費。

因此,相對其他省份而言,山西當時足以算得上繁榮穩定。

土皇帝閻錫山怎麼把山西變成模範省的!然而閻錫山最為人詬病的一點就是,閻錫山任人唯親。

閻的親戚盡皆委以重任,時任山西銀行經理的徐一清就是閻妻的叔叔,親戚之後便是同鄉,閻錫山是五臺縣人,山西的軍政官員也多用五臺縣人,當時流傳著一句話 “會說五臺話,能把洋刀挎”。

他以中庸之道為政,以帝王之術用人,同時不忘富民強軍,保一省平安,才能當了幾十的“土皇帝”。後來退居臺北,據說他懷念山西的窯洞,將住所的門窗都做成了窯洞的樣子,1960年,閻錫山病逝,終年77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