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聽聽立夏的聲音:從馬來西亞到潮州二十四節令鼓驚豔世界

今天聽聽立夏的聲音:從馬來西亞到潮州二十四節令鼓驚豔世界

潮響二十四節令鼓隊在牌坊街表演。

潮州牌坊街,鼓隊的李康迪傾情投入在《驚蟄》表演之中。鼓手們統一著裝,時而貓腰匿身,時而躍立鼓上,時而左右開弓……曲畢,掌聲響起,喝彩聲起。鼓身上“驚蟄”“雨水”“立夏”等毛筆字,透露其特別之處——這是一支名為“潮響”的二十四節令鼓隊。數年來,鼓隊街頭免費表演,只為傳承中華優秀文化。

二十四節令鼓源自馬來西亞,是由當地華裔陳徽崇與潮人華僑二代陳再藩於1988年創設,2009年成為該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承載著中華文化的節令鼓,由馬來西亞的留學生帶回了中國。如今,潮州的鼓手們進行再創作並融合了潮州音樂及其他樂器元素,二十四節令鼓這一創新的中華文化之音在北京、福建、廣東等地響起,頻頻讓世人驚豔。

回鄉的相遇

鼓隊表演讓人驚豔,鼓隊的組成更是讓人感嘆。潮響的鼓手們來自於各行各業,有健身教練、設計師、工程師、幼兒園老師、陶瓷工人、市場批發導購員、快遞員和學生等。

一群素不相識的人如何走到一起,成立一支鼓隊?這事要從潮響鼓隊創始人李康迪說起。

今天聽聽立夏的聲音:從馬來西亞到潮州二十四節令鼓驚豔世界

李康迪在表演二十四節令鼓。 受訪者供圖

1983年出生的李康迪,30歲之前並未系統接觸過音樂,從未想過自己會成立一支鼓隊。研究生畢業後,身為中國國家一級運動員的李康迪在武漢當了一名體育老師。多年之後,母親石瑞燕問他:“是我賣房去武漢,還是你回來?”於是2013年9月,李康迪選擇回到家鄉潮州開健身館。

石瑞燕有一個特殊的身份——2013、2014年潮州青龍廟會編導和聯絡人。作為廣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一年一度的青龍廟會是潮州的一大盛事。對於海外潮人而言,青龍古廟則是帶有“根”性質的地域精神象徵。

於是,回鄉的李康迪收到母親的一份特殊禮物——二十四節令鼓。當年,在石瑞燕等人的聯繫下,受陳再藩推薦,馬來西亞的二十四節令鼓教練鄭良兆、梁士傑前往潮州青龍古廟指導新成立的鼓隊,為來年的廟會做準備。

鼓手的精神

二十四節令鼓採取南方獅鼓群鼓的表演形式,在鼓上用書法書寫二十四節氣,以鼓手的敲擊與肢體的表演動作,體現各個節氣中出現的不同氣象人文以及民俗。

李康迪說,剛接觸時,搞不懂二十四節令鼓究竟是怎樣的。訓練在青龍古廟的一側舉行,教練只有7天時間。第一天,教練只教握法和節奏,從早上8時到夜晚9時30分,中間只休息兩個半小時。

和李康迪一樣,所有的隊員都是零基礎,大家感覺訓練很辛苦,有人提出退團。但是,就在訓練的第二天晚上,李康迪見識了二十四節令鼓的魅力。他問教練能否表演一段,兩位教練商量了一下,在榕樹下襬出兩隻鼓,“咚咚咚”地敲了起來。兩分鐘的表演,李康迪和隊友們都看懵了。“驚呆了,太帥了,太快了,根本看不出是怎樣打鼓的。”

李康迪後來才知道,兩位教練打的鼓譜是《源》A大組,這是世界上第一支二十四節令鼓鼓隊——新山寬柔中學鼓隊的隊長所創。“那種精氣神是現代人很難看到的。”他說。於是,次日起,隊員們再次情緒高漲。

今天聽聽立夏的聲音:從馬來西亞到潮州二十四節令鼓驚豔世界

“不單單要打好鼓,還要有鼓手精神。”教練鄭良兆的話至今仍在李康迪耳邊迴響。

一星期之後,教練要回國了。兩位教練此番來潮州教學,每人僅有1000元的報酬。時近中秋,在回國前,兩位教練捐出這1000元,委託李康迪他們慰問當地的老人、困難群眾。教練的修養和公益心,深深地影響了李康迪,也支撐著鼓隊在公益表演道路上前行。

風雨中堅持

教練只教了7天便回馬來西亞了,留下了一句:“要表演什麼,你們自己創作。”

基礎薄弱如何組隊表演?上網看視頻、看書、打越洋電話請教,前往其他城市求教……李康迪和隊友們不停摸索。

二十四節令鼓講究鼓手之間的配合,團隊默契特別重要。於是,鼓隊定了個規矩:每天19:30準時開練,遲到的一律不得參與訓練。彼時正是夏天,風大雨水多,蚊子多,但鼓隊在青龍廟旁的江邊風雨無阻地訓練,從每週2次增至4次。

當時年僅17歲的邱爾純在一家距離青龍廟約10公里的陶瓷工廠打工。每天傍晚一下班,邱爾純顧不上吃晚飯,便騎著摩托車從工廠趕去青龍古廟。因為“遲到得站一晚上,不能打鼓”。直到後來,隊友們知道邱爾純多次沒吃晚飯來訓練,便輪流為她打包快餐。

“4個月的訓練打斷了40多根鼓槌,直徑2釐米很硬的那種。”回想起當年的訓練時光,李康迪有些感慨。艱苦而嚴格的訓練,讓不少人打了退堂鼓。隊員不斷減少,從最初的55人逐步減少至20餘人。

今天聽聽立夏的聲音:從馬來西亞到潮州二十四節令鼓驚豔世界

潮響二十四節令鼓隊部分隊員合影。

2013年10月20日晚,鼓隊有了第一次的表演。彼時,陳再藩來到潮州進行文化交流。24名隊友將鼓排成5排,組成一個菱形。“不到3分鐘的表演,緊張極了,手心手背都是汗,全身溼透。”李康迪記憶猶新。陳再藩看完後,說了幾句鼓勵的話,希望隊員們“好好練習,把這個鼓隊扛下去”。

正式的表演,是在次年農曆正月二十四日的青龍廟會上,時長7分半,名為《擂響嶺海》。“好多人在看,第一次有受人矚目的感覺。”回憶起當時,李康迪仍有些自豪。“鄭良兆教練編曲,希望我們能用二十四節令鼓擂響嶺海。”

然而,青龍廟會演出後,因訓練場所斷水、斷電等原因,鼓隊面臨解散的困境,隊員急劇減少至9人。李康迪在韓江對岸借了朋友的舊工廠,然而又遠又冷,老隊員們都不願回來,當時僅剩3人。

但依舊有人像李康迪一樣堅持,邱爾純便是其中之一。她每天來回的路途從20公里變成了40公里,但這並沒有阻止她訓練學習的步伐。看到隊友的堅持,不少老隊員又逐漸回來了,群鼓再次擂響。

無鼓譜演出

陳再藩說:“二十四節令鼓鼓陣的表演充滿時令色彩,其中或有農夫春天耕種的動作,或有秋天收割的動作。隊形變化繁複,節奏快慢有致。最為奇特的是,二十四節令鼓是沒有鼓譜的,全由鼓手發揮想象力創作,所以一直處於不斷更新的狀態。”

為讓旋律更豐富,李康迪甚至從海外買來價格昂貴的手碟、鋼舌鼓等樂器。一段輕柔悅耳的旋律過後,二十四節令鼓應聲響起,西洋樂器與群鼓無縫對接,其間融合了潮州本土大鑼鼓的一些節奏聲音,從而風格獨特。

去年11月,在中央電視臺城市文旅欄目《魅力中國城》中,根據導演的建議,鼓隊要在短短90秒內,呈現三個不同陣型,詮釋宇宙變化與二十四節氣的聯繫。

經過不斷的溝通和琢磨,最終,鼓隊完成了這看似不可能的任務。李康迪和隊友們帶著25只鼓上場。其中主鼓直徑2.5米,立在舞臺中央,保持不動。其他24只普通鼓直徑0.6米,通過架子和輪子完成陣型變化。

往常,鼓都是固定地平放在地上,鼓面與地面平行。而這次,24只鼓先是全部立在架子上,鼓面垂直於地面。隊友們首先排成八卦陣型——這象徵宇宙;然後推著鼓圍成圓形——這是太陽;最後,其中16位鼓手現場將50斤重的鼓扛下放在地面上,排成一條線,另外8人以主鼓為中心分列兩側——形成半月。從鼓點的節奏、道具、陣容變化等,鼓隊演繹了二十四節氣與宇宙的關聯和變化。“那是盤古開天混沌初開的感覺,是鼓點與自然的連接和溝通。”李康迪打主鼓,背對隊友和觀眾。

今天聽聽立夏的聲音:從馬來西亞到潮州二十四節令鼓驚豔世界

潮響二十四節令鼓隊在央視《魅力中國城》錄製現場。

“這個創意非常好,二十四節令正是圍繞太陽而產生的。”陳再藩的高度評價讓李康迪和隊友們倍感欣慰。

輝煌的背後是無數的艱辛。潮響鼓隊並非職業鼓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要湊在一起打鼓表演,並非易事。且大多數的表演都是公益性的,有些時候甚至要自掏腰包買機票、運鼓等。“宣傳潮州,宣傳我們的文化,有意義!”李康迪和隊友們偶爾接一些商業演出,維持鼓隊運營。在他們看來,“這也是一種潮人精神,吃苦耐勞,堅持奮鬥。”

在李康迪和潮響鼓隊的影響下,潮州有了更多的二十四節令鼓隊。近幾年來,他們進企業、進中小學幼兒園、進機關單位免費教學,培養了十餘支鼓隊。

李康迪籌劃5月份在潮州舉辦一次國際鼓節。不出意外,來自馬來西亞的4支優秀鼓隊將來潮州表演,包括寬柔中學鼓隊。

文化交流,既要引進來,也要走出去。為紀念二十四節令鼓創設30週年,今年9月,馬來西亞將舉辦世界二十四節令鼓精英賽。李康迪將和隊友們前往馬來西亞,與世界各地的節令鼓手們過招交流,探討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讓更多的年輕人喜歡並傳承中華優秀文化。”

來源 | 南方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