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文:武威文化特徵的概括——武威城市精神拓展解讀之一

武威,古稱涼州,是1986年12月8日國務院公佈的第二批全國曆史文化名城,以歷史古都型和深厚文化底蘊,位列全國前兩批62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中。蒼茫三千年,武威以其眾多的文化式樣和渾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始終同西安、洛陽等名城一起領跑關隴大文化的賽道。在古涼州這片土地上,自古人文鼎盛,文脈綿延,發生了許多件推動中華文化進程的歷史事件,培育了千百位載入史冊的文化名流。古涼州崇尚文化,也在不斷創新文化,因而“漢代簡牘”、“五涼經籍”、“涼土譯經”、“涼州大麴”、“涼州詞”、“西夏文書”等不可複製、獨具涼州文化特徵的文化遺存,歷來引起海內外的廣泛關注。今天的武威正在進行文化旅遊名市建設,“涼州文化論壇”、“涼州講壇”、“涼州文化沙龍”的舉辦,全國文明城市的創建等,都在一以貫之地傳承文化、重視知識、重視教育、重視人才。

崇文:武威文化特徵的概括——武威城市精神拓展解讀之一

“文物當年似兩京”

在祁連山北麓,從古洪池嶺(烏鞘嶺)、黑松驛向西,天梯山、塔兒灣、磨咀子、青咀喇嘛灣、旱灘坡,直至蓮花山,近三百多里長的沿山地帶,密集分佈著漢、晉、唐、西夏地下文物。這座巨大的武威歷史文化“地下博物館”,近代以來出土了大量的珍貴文物,向世人展示了涼州人世代崇文的動人細節。

早在秦漢時期,姑臧就是河西走廊的文化中心。先民們崇尚文化,不僅有“學闕”這樣的讀書場所,而且城市裡坊置有“史官”、官衙置有“博士”。磨咀子出土西漢墨書中,載有“西夜裡”等城市街巷,是先民們從事夜間文化活動的聚居區。“五經”誦讀在西漢已經普及,“小篆”和“隸草”等書體文字在民間廣泛使用。出土的“平陵敬事裡張伯升”、“姑臧北鄉閹道里壺子梁”等旌銘墨書,系西漢涼州人所書,它們高超的小篆書法藝術作品,被視為古代書法國寶,見證了古涼州人領先隴上的文化水平。東漢涼州先民抄寫在簡牘上的醫藥方、儀禮典籍、官頒文書等文字,濃縮了古代中國“六書”發展的歷史,側面反映了武威漢代先民城鄉誦讀的普及程度較高,儘管涼州“三通三絕”,戰亂頻仍,但崇文讀書的連續性從未中斷。

崇文:武威文化特徵的概括——武威城市精神拓展解讀之一

兩漢到十六國時期幾百年間,中原地區的文化遺存品類良莠不齊,但涼州人仍以高昂的人文熱情,延續優秀的文脈,保存了品相精良的大批文化遺產。在史馬遷、劉曄等人伏案創作史書的同時,涼州人也寫出了史地名作《西河舊事》《十三州志》和中國早期的天文曆法著作《甲寅元歷》,“冠絕關隴”;同時,涼州人還保存、重編了中原失存的“數學鼻祖”《周髀》。元嘉十四年(437),涼州人向南京劉宋王朝一次性輸去失存經史古籍154卷,其中的《文檢》6卷、《四科傳》4卷、《古今字》2卷、《乘丘先生》3卷等已在中原佚散近200年。

涼州城鄉的誦讀、教授、學術活動在這一歷史時段空前興盛。前涼沙彌抄寫的《法句經》、後涼王相高小楷《維摩詰所說經》,均為大型博物館的珍品書法作品,與另一件涼州鑄造的“靈華紫閣金措泥筒”銘文一起,見證了涼州在古代書法、書體變革史上藝術傳承的一致性和嚴密性。文脈綿延如此純粹、有序有跡 ,在中國文物遺存史上尚屬個例。

涼州是五涼古都,國王張軌、張駿、張重華、沮渠蒙遜等帶頭提倡崇文重教,涼州文治大興。《晉書》等正史載:“涼州號有華風。”安定的社會環境和崇文重儒的風氣,吸引了中原飽受戰亂的士族、學術家庭絡繹不絕遷往涼州。“中州之人士避地河西,張氏禮而用之,子孫相承,衣冠不墜,故涼州號為多士。”史學大師陳寅恪在《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中闡述:“涼州西北一隅之地,其文化上續漢、魏、西晉之學風,西開(北)魏、(北)齊、隋、唐之制度,承前啟後,繼絕扶衰,五百年間延綿一脈,然後始知北朝文化系統之中,其由江左發展變遷輸入者之外,尚別有漢、魏、西晉之河西遺傳。”《中國通史》稱:“涼州在當時是北中國保存漢族傳統文化最多又是接觸西方文化最先的地區。西方文化在涼州經過初步漢化以後,再向東流。音樂也是這樣,隋燕樂九部,唐燕樂十部,除清商樂、巴渝舞兩部是漢魏舊樂,高麗樂來自東北,其餘全是西涼樂和西方諸國樂,涼州樂的曲調尤為流行。”

“文物前賢起後生”

三千年文脈的浸潤,使涼州人形成了勤於吸收中西文化精髓、以經儒學術經世致用的傳統。涼州人對傳統經籍的誦讀、講授代代不輟,五涼遺存的《新簿》四部,是中國早期的群書總集,自“京華蕩覆”後,大都佚失。涼州人不但保存了這部後來皇家書《永樂大典》的“底本”,而且通過學術活動加以註解、引申,產生了魏晉時期著名的學術家祁嘉、索綏、郭瑀等河西名流。前涼統治者為了聘得一位學者,竟然用“蒲輪車”墊以錦繡,不遠千里去延請,崇尚教育可見一斑。

明代正統年間,涼州修建了中國第三大文廟,文風復興。乾、嘉時期,涼州“書城不夜”。自唐至清,涼州湧現出了李益、段平仲、餘闕、張澍、李於鍇等科舉進士共74名,餘闕、張澍、李於鍇等40多人延續了涼州人以經儒學術經世致用的傳統,在中國學術史上佔有一席之地;而李益、餘闕、李蘊芳等人,則是古代著名的詩人。

崇文:武威文化特徵的概括——武威城市精神拓展解讀之一

元代,薩迦高僧薩班、八思巴在白塔寺醞釀、創造蒙古新字“八思巴文”,後成元代官方通用文書文字,影響深遠。而“八思巴文”在涼州的最初醞釀、創造,完全得益於涼州千年積澱的佛教文化底蘊。

唐代的涼州是音樂之城、詩歌之城。邊塞詩歌在涼州吸收“西涼樂舞”和“大麴”元素的基礎上,產生了新的七言詩歌式樣《涼州詞》,王之渙、王翰、元稹等人創作的《涼州詞》,傳誦千年。而融入涼州文化氛圍中的王維、高適、曾參等人,則把自漢魏以來產生的邊塞詩歌推向巔峰。

當代以來,武威人秉承崇文的優良傳統,積極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在文化藝術界湧現出一大批優秀的人才,武威一中、民勤一中等學校是隴原有名的“書香校園”。市文聯積極引導文化藝術界創作團隊,創作了一批在國內有影響力的文藝精品。

“雄心一片在西涼”

根據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核定的數據顯示,武威現有各類不可移動文物點1029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3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4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397處。境內漢長城約360公里,明長城約432公里。武威文博系統現有收藏單位11家,共收藏各類文物5萬多件(套),其中一級文物185件、二級文物367件、三級文物952件,共有“歷史再現”工程博物館18家。

來到武威,中國旅遊標誌“馬踏飛燕”、“活字典”西夏碑、“隴右學宮之冠”文廟、“石窟鼻祖”天梯山石窟、西藏納入中國版圖的歷史見證地白塔寺、鳩摩羅什舌舍利塔等珍貴歷史文化遺存,令人深深感受到涼州漢唐文化、西夏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等鮮明特色。

崇文:武威文化特徵的概括——武威城市精神拓展解讀之一

近期,市委審定通過“崇文尚德,包容創新”的武威城市精神,就是要做足文化凝聚城市精、氣、神的效應,鼓舞民心,倍增全市上下努力建設崇文尚學、崇德向善、綠韻縈繞、清新潔淨的文城、德城、綠城、清城的高昂士氣,向全國文明城市目標不斷奮進。大力發揚崇文精神,將更加突出人文精神在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方面的時代性,增強建設武威“文城”的文化自信,更有力地把武威推向一個更高的文明風尚新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