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借钱赶考,最后任职礼部尚书

在翻看古代历史人物的经历时,会发现有人一帆风顺直登巅峰,有人历经挫折初心未改。揭阳渔湖都广美乡的

黄奇遇就是后者之一。

他借钱赶考,最后任职礼部尚书

黄奇遇

借钱赶考

黄奇遇自小聪慧,但家境贫寒,得到私塾老师看重,免费收他为学生。黄奇遇很是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日夜苦读,学得满腹文章。

那个年代,科举是文人的唯一出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那时考中文人的真实写照。黄奇遇有心赴京参加考试,但盘缠不够,只得先想办法凑钱。

黄奇遇先向三个舅舅借钱,大舅家说“日暮不杀鸡”,二舅家说“黄昏不下池”,不得已去到三舅家。黄奇遇到达三舅家时比较晚,三舅没办法去买菜,只能从庭院里摘了秋瓜花,清煮后下饭。在黄奇遇走的时候,三舅给了他一袋米,让他先应急。

他借钱赶考,最后任职礼部尚书

黄奇遇故居

尽管如此,赴京考试的盘缠还没有凑够,黄奇遇决定请会。请会是当地流行的风俗,村民们有急事用钱,就可以用请会的方式筹集钱财。请会的宴席准备好了,但却没有一个人来,世态炎凉至此,黄奇遇仰天叫苦。

借钱没借到,讨债的先来了。前来讨债的屠夫看到黄奇遇这个状况,动了恻隐之心,不仅没要债,又借给黄奇遇一笔钱,让他上京赶考。

明末出仕

明崇祯元年,黄奇遇中进士,与同榜三位揭阳举子共称“戊辰四俊”。后因父亲去世回乡守孝,三年后孝期满,被授予固安县令。黄奇遇任职期间,体察民情,革除政弊,主持修撰固安县志。

固安县令任期满后,黄奇遇回京城听候调遣。当时內监弄权,黄奇遇不愿同流合污,主动请求继续任原职。

那时的固安城墙老旧,军事防御能力差,黄奇遇加紧修筑城墙。资费不足,他带头捐款,再多方筹措资金,用来购买铁器,锻造兵器,练兵备战。

在清军攻打固安时,黄奇遇让城外百姓进城避难,亲自率兵守城,守住了固安,避免屠城。

明崇祯九年,黄奇遇被提拔为翰林院编修,参与修撰《熹宗实录》。不久后母亲去世,告假回乡丁忧。

辅明抗清

清顺治二年(1645年),南明朝唐王朱聿键于福州继位,黄奇遇奉召赶赴福州,辅佐南明抵抗清朝廷,被任为少詹事。第二年,清兵攻陷福州,朱聿键死,黄奇遇等抗清明臣遭到搜捕。1649年(清顺治六年,即南明永历三年),黄奇遇受肇庆南明永历帝特召,授予詹事府詹事、礼部左侍郎,主持部事并充经筵讲官,第二年晋升礼部尚书。

然而此时南明朝内部帮派斗争激烈,黄奇遇屡遭诬陷,据理力争,得以澄清。但见国家存亡之际,朝廷腐败,勾心斗角,痛心疾首,于是连上三疏,告老还乡。

他借钱赶考,最后任职礼部尚书

回乡终老

黄奇遇回乡后,自号绿园居士,纵情山水,作诗写文,悠闲度日,直到寿终。1667年(清康熙八年),黄奇遇寿终正寝,享年八十六岁。

他借钱赶考,最后任职礼部尚书

《发现城市之美·揭阳》即将上市……

敬请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