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被斬殺前大喊四個字,被人嘲笑上千年,如今十分流行成口頭禪

魏延被斬殺前大喊四個字,被人嘲笑上千年,如今十分流行成了口頭禪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宋代大文豪蘇軾的一首《念奴嬌·赤壁懷古》, 讓我們再一次回到了那個群雄逐鹿、英雄輩出的年代。在那個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的亂世,卻難得有人依舊保持著“仁、義、禮、智、信”的忠義思想,信守著“扶危濟困、拯救蒼生”的信念在苦苦掙扎,這也正是為什麼後來很多史學家們一致公認三國時期是一個“忠義的亂世”。

魏延被斬殺前大喊四個字,被人嘲笑上千年,如今十分流行成口頭禪

古語有云:“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這句話可以說在三國亂世中英雄們的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例如面對曹操的威逼利誘之時,寧願引頸就戮的袁紹謀士審配;長坂坡七進七出,單騎救主也誓不降曹的常山趙子龍;以及忠心事漢室,病逝五丈原的諸葛亮等等。

當然,這些忠臣良將之所以會對自己的主公“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也與這些主公的知人善任是離不開的。在那個三國亂世不單單是主公選擇謀士、賢臣的時代,同樣也是一個能臣選擇明主的時代,例如三國初期的名士郭嘉就曾先隨袁紹再投曹操,五虎將趙雲先跟公孫瓚後隨劉備等等。

魏延被斬殺前大喊四個字,被人嘲笑上千年,如今十分流行成口頭禪

然而,這些謀士和將領畢竟不是主公的兒子,難免會受到一些猜疑,正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如果你和主公意氣相投,即使身無尺寸之功,也有可能被列土封侯、入閣拜相。反之,如果上司看你不順眼,無論你如何屢立戰功、血灑疆場,皆會被視而不見。很明顯,在三國裡面這樣悲劇性的人物太多太多,而今天我們要講的這位三國牛人魏延就是這樣的一位悲劇人物。

魏延一生驍勇,威震敵軍數次拯救蜀漢與危難之間,最終卻被馬岱斬殺,還被楊儀唾罵成“庸奴”,可憐臨死之前魏延還在大喊四個字,卻被後人嘲笑了數千年,如今竟然成為了網絡用語裡面的一句非常經典的口頭禪。

魏延被斬殺前大喊四個字,被人嘲笑上千年,如今十分流行成口頭禪

魏延字文長,在劉備佔領荊州的之前一直都是劉表的下屬,因為蔡瑁張允投降曹操之後,魏延對此頗有微詞便被排擠到了長沙太守韓玄那裡。後來關羽攻打長沙之時,魏延斬殺了昏庸的太守韓玄選擇了向劉備獻城,贏得了劉備的青睞。

然而,劉備陣營中的第二號人物諸葛亮,突然以魏延“天生反骨”的荒唐理由要斬殺魏延,最後礙於劉備的力保,諸葛亮在恐嚇了魏延一番之後也就不了了之了。後來魏延跟隨劉備在佔領西川的過程中,多次出謀劃策、屢立奇功,被劉備封為牙門將軍並依為心腹。

魏延被斬殺前大喊四個字,被人嘲笑上千年,如今十分流行成口頭禪

公元219年的時候,劉備又帶領魏延揮師北上,一戰擊潰了曾經給自己帶來無數次羞辱的曹操,輕而易舉的佔領了整個漢中。當時眾人紛紛舉薦張飛、趙雲以及黃忠來鎮守漢中,而劉備卻出人意料的提拔魏延為漢中太守、鎮遠將軍。魏延在鎮守漢中的時候曾經給劉備立下了軍令狀:“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

如此霸氣的豪言壯士,讓整個三國時期的英雄們都紛紛汗顏,而魏延也用鎮守了數十年依舊固若金湯的漢中,證明了自己並不是一個言過其實、誇誇其談之人。而自從劉備託孤白帝城之後,魏延數次追隨諸葛亮北伐曹魏,據史料《三國志》記載:魏延每隨亮出,輒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良制而不許。因此魏延和諸葛亮之間的關係愈發緊張,魏延認為諸葛亮膽小做事太過謹慎,而諸葛亮則認為自“五虎上將”相繼離世之後魏延愈發矯狂,若不除之久必為患。

魏延被斬殺前大喊四個字,被人嘲笑上千年,如今十分流行成口頭禪

公元234年,年近54歲的諸葛亮舉行了自己人生的最後一次北伐,無奈在五丈原同曹魏將領司馬懿對峙的時候,精力不逮病逝五丈原,臨終前他留下了除掉魏延的毒計,先是讓楊儀帶領蜀軍後退,又讓馬岱假裝順從魏延,最後在魏延和楊儀對峙的時候,魏延不知是計居然在兩軍陣前狂喊:“誰敢殺我”,只見馬岱出其不意手起刀落便將魏延斬於馬下。

魏延死後,陰險的楊儀居然用腳踐踏其頭,怒罵道:“庸奴,能復作惡否”。後來聞聽噩耗的劉禪又不明就裡的誅殺了魏延的三族。而魏延臨死前大喊“誰敢殺我”也被後人嘲笑了上千年,可是後人沒有想到的是魏延的那句狂妄自大、不可一世的“誰敢殺我”四個字,居然在千年之後成為了一句十分流行的經典口頭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