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土桃山時代,分別以日本戰國兩位霸主城堡命名的時代,起於織田信長滅亡室町幕府的1573年,止於德川幕府建立的1603年,持續30年時間。這段時間是日本由亂到治的過度時代,也是日本近代化加速推進的時代。
1573年,日本戰國三傑之首的織田信長撕下所有的偽裝,放逐了由他擁立5年時間的室町幕府最後一個將軍足利義昭,親手埋葬了室町幕府,控制了天皇。
如此一來,所有的戰國大名都很清晰地感到了織田氏給他們的巨大壓力。
要麼臣服,要麼死!
這是織田信長向天下大名發出的信號,而且他也明確地提出了自己的綱領“天下布武”,很明確地確定以武力來統一日本的方向。
織田信長,生於1534年6月23日,卒於1582年6月21日,織田信長排行老二,卻是嫡長子,他的父親織田信秀不過是尾張國守護代旗下的三奉行之一,即是一個諸侯國掌權家族織田氏中的主要官員。但據史料記載,織田信秀只是表面臣服尾張守護代清州織田本家,暗中卻在發展自己的勢力。織田信長生來就是個熊孩子,這位熊孩子不喜禮儀讀書,卻對上屋揭瓦,下水摸魚,尋釁滋事,打架鬥毆等事特別感興趣,而且他膽大異常,無法無天,他的頑劣經常讓他的父親織田信秀氣得七竅生煙,乃至於他的生母都不喜歡他,在熊孩子織田信長的不斷努力下,他終於獲得了第一個綽號,“尾張大傻瓜”,織田信長絲毫不放在心上。不過,他的父親織田信秀從信長的頑劣中看出了織田信長的聰明,畢竟戰國之世,只有膽大果敢聰慧者才有可能闖出一番天地,所以在織田信長6歲的時候,就令織田信長成為那古野城的城主,藉此穩固了織田信長家族繼承人的地位。
天文二十年(1551年),織田信秀死於酒色過度。17歲的織田信長以嫡長子身份繼承家督,在父親的葬禮上,年輕的織田信長一反傳統,對父親的祭壇投擲抹香,招致眾怒,但織田信長毫不在意,他或許想以此表明自己不同於以往任何家督。
彼時的織田信長,繼承的家業不小,但也處於內憂外患之中,內有清河織田氏及其他國內大家族的壓制,外有梟雄今川義元的虎視眈眈。年輕的織田信長並未因成為家督而收斂,而是繼續他的怪誕奇行。兩年後(1553年),他的老師平手政秀終因無法接受學生的行為而切腹。織田信長失了一臂,很快,卻又得了一臂,這一臂來自於他的岳父,人稱“蝮蛇”的齋藤道三,齋藤道三是美濃國大名,原是織田信秀的宿敵。平手政秀提議與其聯姻,此舉正中齋藤道三下懷,便同意將長女歸蝶嫁與信長。齋藤道三不愧為“蝮蛇”稱號,他在女兒臨嫁前囑咐女兒道:“若信長果真如其名,汝可殺之”,但歸蝶道:“若夫君乃大才,歸蝶或與夫君殺父!”
齋藤道三決定於面見織田信長,見面前齋藤道三就打定主意如果織田信長真是尾張大傻瓜,則毫不留情將他就地格殺。然而事實恰恰相反,通過這次見面齋藤道三真正意識到自己的這位女婿絕非池中之物,併發出“吾兒只配給信長牽馬”的感慨,此次會面後齋藤道三決定要盡力扶持女婿。
但織田信長的乖張行為還是為他引發了禍事,織田家的幾位重臣因不滿織田信長的行徑,欲要扶立織田信長的弟弟織田信行,織田信長察覺此事,果斷佈置,拉攏其他家臣,等待時機。
弘治二年(1556年)4月,齋藤道三被其子齋藤義龍殺死,織田信長失去強大的助力。他的弟弟織田信行認為時機已到,悍然舉兵反叛,織田信長因早有準備,並未慌亂,在他的有序指揮下,在稻生之戰打敗其弟,奪下了織田信行的兵權,並於次年殺死欲再行反叛的兄弟織田信行。
此前,尾張的守護代織田信友也是支持織田信行的,意欲除掉織田信長,此事由被織田架空的尾張守護斯波義統告知織田信長,織田信友藉此除掉了斯波義統,織田信長宣佈織田信友為尾張叛臣,舉兵討伐,經過一系列戰爭,織田信長在永祿二年(1559年)擊敗尾張國所有的織田主家,並放逐斯波氏,成為尾張國的大名。
永祿三年(1560年),雄心勃勃的東海道大名今川義元出兵2萬餘,今川氏是絕對的名門貴胄,他們的主上與幕府將軍足利氏是同族,今川義元野心勃勃,準備上洛,稱霸日本,第一站便率軍攻入尾張國,織田信長面臨滅國之禍,他此時能集結的兵力不過四千,由於今川氏的輕敵以及天降大雨,織田信長果斷採取奇襲戰術,在桶狹間一帶奇襲今川氏軍隊成功,今川義元戰死,今川氏損失慘重,退回東海道後的今川氏便一蹶不振。此役過後,織田信長名聲大震,勢力急劇擴張,之後與兒時的玩伴德川家康結盟,更是如虎添翼。
織田信長把目光瞄向了妻舅的地盤,美濃國。織田信長打著為岳父報仇的名義,與齋藤義龍較量多次,皆因齋藤義龍過於勇猛無功而返。永祿四年(1561年),織田信長的運氣一如既往的好,齋藤義龍病死,他的兒子齋藤龍興繼任,齋藤家就此分裂,隨著齋藤的家臣陸續加入織田陣營,永祿十年(1567年)於伊勢長島擊敗齋藤龍興,將美濃國納入版圖。
33歲的織田信長跨州連郡,一時風光無二,他正式確立統一日本的目標,宣稱“天下布武”。為此,他內修經濟,外結盟友,與甲斐戰國大名武田信玄等周邊勢力結盟,擴大勢力。永祿十一年(1568年),織田信長擁立足利義昭開始上洛,上洛過程中,擊敗南近江大名六角氏,降服幕府重臣,伊勢國的神戶氏。為了遏制織田信長日益增長的勢力,與織田結怨的各地大名組織了兩次旨在消滅織田信長的“信長包圍網”,兩次參與者包括朝倉義景、淺井長政、武田信玄、毛利輝元、三好三人眾,甚至比睿山延歷寺、石山本願寺、雜賀眾等寺廟勢力,戰爭從1570年至1573年,最終以織田信長的勝利,多位大名身死國滅結束,織田信長霸業初成,結束了室町幕府。
此後的幾年,織田信長鎮壓屬地一向宗一揆軍叛亂,討滅戰國名將世家武田氏。天正三年(1575年),織田信長41歲,將家督之位傳於嫡子織田信忠,他於幕後操控,次年,他開始親自指揮建設“安土城”,天正七年(1579年)建成,安土城五層七重且豪華絢爛,成為當時的時代標誌,因此織田時代也稱安土時代。
天正四年(1576年),第三次信長包圍網在織田信長盟友的波多野秀治反叛下拉開帷幕,最終形成以以上杉謙信為盟主,毛利輝元、石山本願寺、波多野秀治、紀州雜賀眾等為盟友的反信長聯盟,此次包圍網聲勢極其浩大,給織田信長造成了巨大的麻煩,但老天爺再一次幫忙天正六年(1578年)3月13日,上杉謙信突然死去,上杉氏分裂,信長包圍網不攻自破。
天正年間,是織田信長真正的統一之路開始,天正十一年(1581年),此時的織田信長已經擁有日本三分之一的國土。織田信長因此組織了一次京都的盛大閱兵式,天皇被邀出席。同年,織田信長的鐵桿盟友德川家康奪回武田家佔領的高天神城。次年,甲斐國武田氏被織田大軍攻滅。
正當織田信長躊躇滿志,繼續在統一日本的道路上大踏步前進時,天正十二年(1582年)夏,織田信長重臣明智光秀叛變,將逗留在本能寺的織田信長打了個措手不及,而此時的信長身邊只有百來人的護衛,最終織田信長寡不敵眾,自焚而死。
織田信長死的時候,49歲。
這位一代梟雄帶著遺憾意外地結束了自己的波瀾壯闊的一生。他的生命雖然結束了,但是他的事業卻並未結束,而接過他手中的旗幟的另外一位梟雄正是我們所熟知的人物-豐臣秀吉。
閱讀更多 如楓公子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