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小米上市股权结构,反思创业公司股权结构

由小米上市股权结构,反思创业公司股权结构

最近非常火的小米股权结构,联系到本人创业时对股权结构的不了解,亲自整理了下创业公司股权结构的划分。

一、直接上股权划分,二、公司如何估值

直接上股权结构划分案列:

案例1:

公司注册资本200万元,股东甲乙丙丁。

甲出资80万元,负责公司发展方向、整体运作和管理,全职出力。

乙出资20万元,负责营销,全职出力。

丙不出资,负责IT,全职出力。

丁出资100万元,不出力。

对于股权分配,甲乙丙丁四人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1、甲和乙出钱又出力,丙不出钱但出力,而丁只出钱不出力。这四人人在公司的贡献状态和贡献程度完全不同。一定要通过股权结构平衡好四个人的利益;

2、这家公司的发展,人力和资金相比,更依赖于人力的大量投入。甲乙丙希望投资人丁出大钱占小股,自己的人力贡献可以更多的体现。而投资人丁要求,自己作为天使投资人,底线为20%;

3、投资人看好甲才投资,但很担心甲乙丙三人中途退出项目,还继续持有公司股权;

4、甲提出自己是这个项目的创立者和核心人员,希望成为公司的带头大哥,拥有决策权。其他人赞同。

我们在设计股权结构时,引入了人力股的概念,将公司的股权分为资金股和人力股,既对资定价,又对人定价;同时将人力股设计成四年成熟机制。

具体操作分为两步:

第一步:将资金股和人力股进行区分,计算每人持有的资金股和人力股。

由小米上市股权结构,反思创业公司股权结构

第二步,将人力股设计为四年成熟机制。

由小米上市股权结构,反思创业公司股权结构

二、公司估值

第一个是行业惯例法。行业惯例法在我们风投圈用的比较多一点,天使投资是50万到100万这个区间,比例是5%到10%,这是行规,但是凡事都有例外。天使轮一般金额不高。在下一轮,在A轮的时候一般是100万到500万之间,这个时候比例是5%到15%这个区间,这个在A轮。在B轮一般会上升到千万的水平,1千万到5千万,有的甚至更高,比例是低于10%。到C轮一般是亿为单位,有的行业做的不错,做的大一点的,以美金为单位。比如说几千万美金或者几亿美金,比例也是不等的。有人说我还听说(英文)A公司,还有说C第二轮融资,这是什么情况?有的特别好的项目总是会有追加的情况,有的投资人求着你投你的项目,但是你的融资已经到位了,多余的钱怎么办?说C轮融资吧又达不到C轮融资的额度,B轮融资已经融完了,这个时候以追加的形式走。

还有最常见的问题是我种子和天使有什么区别?其实严格意义上它是一种词汇和说法,基于不同人有不同看法,只要能够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就行了,没有必要纠结天使和种子到底有什么区别。有的企业直接上A轮了,天使和种子不需要,所以这个大家理解一下。

三、一定要有退出机制。

四、思维导图又链接,想熟悉股权分配以及关于股权的一些知识,看思维导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