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大眾合資和代工蔚來後 4月江淮汽車為何卻迎來一輪“暴跌”

欲憑藉瑞風S7實現品牌向上突破的江淮汽車(600418.SH),進展並不那麼順利。而與江淮大眾與代工蔚來帶來的期待值相比,江淮汽車本身的產品似乎正在失去原有的吸引力。

與大眾合資和代工蔚來後 4月江淮汽車為何卻迎來一輪“暴跌”

據江淮汽車發佈的最新產銷快報顯示,4月,江淮汽車SUV產品銷售6767輛,同比下滑25.95%,1~4月,SUV產品累計銷量為33567輛,同比下降37.7%。

儘管從表面來看,江淮SUV在4月下滑幅度較此前有所收窄,但事實上,在2017年4月,江淮SUV產品銷量較2016年4月暴跌了47.49%。也就是說,在2017年江淮汽車投入了包括瑞風S7等多款重磅車型後,並沒有扭轉SUV產品失去市場競爭力的局面,反而繼續在困境掙扎。

對於江淮SUV的迅速衰落,在江淮高層看來,這與江淮自身研發及銷售體系的配合不佳分不開。據江淮一位相關負責人稱,在生產、研發和銷售體系上,江淮汽車因為內部組織體系比較龐大,涉及到商用車、MPV、乘用車還有新能源車,而在此之中,研發及銷售體系是脫節的。“產品端的輸入並不能真正的反應消費者的需求,這是江淮SUV產品從領導者變回到追隨者的重要原因。”該負責人表示。

值得關注的是,如上述人士所言,在江淮自身的多重業務體系中,已經出現了紊亂,甚至直接影響了銷量。那麼江淮近兩年更加頻繁的鋪開合作攤子,相繼建立新工廠與江淮大眾及蔚來合作,是否會使自顧不暇的江淮進一步打亂自身節奏?又或是在新夥伴的幫助下找準節奏?

定位迷局

江淮產品的定位是什麼?此前,瑞風S3憑藉超高性價比一炮而紅,成為江淮汽車的頂樑柱車型。然而,好景不長。在國內的SUV市場告別低質低價的競爭階段,轉而向更智能化、網聯化和電氣化等高標準方向時,瑞風S3等產品併為跟上隊伍,迅速被市場冷落。

在2016年風光大賣之後,2017年,江淮迎來了銷量連續暴跌的一年。彼時,江淮推出了江淮S7,這款車型號稱凝結了江淮汽車53年的造車經驗,歷經全球五層研發體系十年的技術沉澱打造而成。江淮希望,瑞風S7能挑起品牌向上的大梁,改變江淮“低質低價”的形象,帶動SUV產品實現銷量上漲。

與大眾合資和代工蔚來後 4月江淮汽車為何卻迎來一輪“暴跌”

從數據來看,江淮的這一算盤並未成功。自2017年6月上市以來,瑞風S7銷量一路下跌,從3200輛月銷量到96輛。

不過江淮並沒有放棄。5月20日,恰逢江淮汽車54週歲生日,江淮再次推出了江淮S7。這次,作為一款年度改款車型,瑞風S7在外觀動力上基本沒有變化,而是在智能和安全方面做了些文章,搭載了J-link智聆車聯網系統以及TESS爆胎應急裝置。

“江淮的此番行為更像是補課,智能和安全已經是當下汽車市場的標配,不是稀缺品。”有業內人士認為,江淮的品牌梳理及定位,事實上比其他競爭對手慢了不少,似乎已經缺失了立足點。

與大眾合資和代工蔚來後 4月江淮汽車為何卻迎來一輪“暴跌”

“江淮大眾與代工蔚來儘管給江淮添色不少,但如果不能反哺到自身,使自己的產品及品牌價值最大化,那麼在未來的競爭中還是會被競爭對手遠遠甩在後面。”上述人士稱。

人事變革

由於認識到了自身體系的斷層,三個月前,江淮就掀起了一場變革與調整。

與大眾合資和代工蔚來後 4月江淮汽車為何卻迎來一輪“暴跌”

為了更好地適應國內市場的競爭,江淮成立了商務車公司、新能源、乘用車三個公司板塊,乘用車主要負責SUV和轎車,原有的瑞風MPV等歸入商用車公司。同時,相應產品的生產製造和技術研發職能也都各自歸屬於新的板塊,顯然能夠更快的響應市場需求——比如乘用車的研發只需要管轎車和SUV,不用在考慮之前的MPV產品,也就不會分心。

人事方面,調整後的嚴剛副總經理主抓研發,分管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新能源乘用車公司;佘才榮作為公司副總經理,主抓營銷,分管輕型商用車營銷公司、乘用車營銷公司、國際公司、新能源商用車公司、四川江淮公司、江汽物流公司;李明副總經理主抓製造板塊、分管乘用車製造公司、發動機公司、江淮納威司達公司以及新成立的商務車公司。同時值得關注的是,李明作為江淮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還將出任江淮大眾總經理一職。

與大眾合資和代工蔚來後 4月江淮汽車為何卻迎來一輪“暴跌”

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乘用車業務由此前放置於江淮乘用車營銷公司下的二級子公司上升為一級事業部,這將有利於在政策、市場的對接以及生產和研發組織方面能夠更加緊密的協調。最新數據顯示,1~4月,江淮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銷量15503,同比增長逾3倍。

“江淮新能源汽車的研發、生產、銷售進入了一個新時代。”江淮新能源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夏順禮表示,通過理順生產關係,會進一步解放生產力,促進江淮汽車更大的效益和發展。

前途可期?

然而,在江淮的投資者看來,江淮大眾與代工蔚來仍然是江淮接下來最大的亮點。包括太平洋證券、中銀國際證券多家發佈的研究報告中均指出,這將帶動江淮估值上升,新能源領域競爭力加強。

中銀國際證券的一位分析師表示,江淮大眾的合作,有望為公司打開新市場空間,並提高公司的技術水平和品牌溢價能力。而與新興造車勢力蔚來合作, 有助於公司建立互聯網思維, 把握行業未來變革趨勢, 提高在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的技術實力。

但這也並非沒有質疑。據悉,江淮大眾的首款車型仍由江淮主導開發,儘管有大眾的質量監管體系把控,但濃郁的iEV7風還是令不少粉絲失望不已。而蔚來汽車的交付時間也一再延後。

“自身產品競爭力仍然欠缺,而亮點板塊短期內並不能有效補給。”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江淮的處境仍然不容樂觀。至少,短期內,江淮的轉型“陣痛期”還將繼續,有汽車行業分析人士這樣認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