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樁盆景的日常養護技巧

一、澆水

澆水是樹樁盆景管理中的一個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技術。植物生長離不開水分。澆水一定要做到適宜,總的原則是“不幹不澆,澆則澆足”,具體要根據多方面因素來決定。

首先要看樹木的品種。一般針葉樹類表面積小,水分蒸發少,因此需水時也小;闊葉樹類葉表面積大,水分蒸發多,因此需水量也大。樹木有些喜幹,有些喜溼,也要區別對待。不同的時期,植物需要的水分也不同。在生長期、開花期和結果期需要水分最多,休眠期需要水分較少。一般春、秋二季每天或隔天澆一次水,夏季每天澆一次或兩次水,冬季視具體情況而定,可幾天才澆一次水,梅雨季節則幾乎不需澆水。盆土的種類、盆的質地、大小和深淺也是澆水時必須考慮的因素之一。

澆水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根部澆水,另一種是在葉上澆水。澆水是樹樁盆景管理的最重要、最頻繁的措施之一。因此要及時觀察,根據其土壤乾溼情況澆水,保持土壤水分。當然澆水也不可過量,若澆水過量,盆土長期過溼,則易引起根部缺氧和腐爛;同時澆水的多少還要視具體樹種不同、季節變化、天氣冷暖而定。一般說來,夏季或乾旱時,最好早晚各澆一次水,春秋季節每天或隔日澆一次水,春天樹樁萌動,也可視情況早晚澆一次水。梅雨季節或雨天時,則不需要澆水,還要注意排水。砂質土壤可多澆水,粘性土壤要少澆水。澆水可以葉面噴水,也可以根部灌水,一般二者結合,先葉面噴水,再根部灌水灌透,注意不要澆“半截水”造成盆面溼、盆內乾的現象,而且葉面噴水也不可過多,易引起枝葉徒長。

樹樁盆景的日常養護技巧

二、施肥

不同的植物對肥料的要求也不同。樹樁盆景一般不需要施肥太多,多施易使枝葉長得過密,影響造型;但缺肥又會造成樹木瘦黃,並易生病。

樹樁盆景的盆缽內土壤有限,因而養分也有限,應注意肥料的補充。樹樁盆景因其小中見大的藝術特性,不可施肥太多、太頻繁,要掌握施肥含量、種類,把握施肥季節。植物生長養分的三要素為氮、磷、鉀肥,氮肥可促進樹樁枝葉生長;磷肥可促進其花、果實形成;鉀肥可促進莖幹和根部的生長,所以選用肥料應根據樹樁種類和其生長態勢而確定。

需要使樹樁枝繁葉茂,可多施氮肥類;需要樹樁多出花果,則可增加磷肥含量;需要根幹粗壯,發達時,則可多施鉀肥。施肥方式一般又分遲效性施肥和速效性施肥。遲效性施肥一般是將有機肥粉碎、腐熟後按一定比例混入土壤中,在換土時,摻入盆中,讓其慢慢提供養分;速效性施肥則是將有機肥或化肥稀釋後,根據樹樁的季節性生長需要進行施肥,但要注意,不可過濃,新栽樹樁不宜進行此類施肥,雨天施肥,肥效流失,效果不好。

樹樁盆景的日常養護技巧

三、摘心、摘芽、摘葉和修剪

盆景中的樹木不斷生長,為了保持樹形的美觀,須採取摘心、摘芽、摘葉和修剪。連續進行3-4次。

1.摘心

盆景樹木生長旺盛時,欲加以抑制,或某一部分枝條過稀疏,為促進腋芽的發育,以增加分枝數,可用手指或剪刀,摘去嫩梢的生長點(前端一小部分),這樣可抑制植物向上生長,促進生長側枝。樹木盆景為抑制其高生長,促使側技發育平展,可摘去其技梢嫩頭。

2. 摘芽

盆景樹木的基部或樹幹,常常生出許多不定芽,如任其生長,既影響樹形的美觀,又消耗養分,還阻礙空氣流通和陽光透射,且易招致蟲害。所以除必須保留外,其餘全部摘去。樹木盆景在其幹基或幹上生長出許多不定芽時,應隨時摘芽,以免萌生叉枝,影響樹形美觀。

3.摘葉

觀葉類樹木最適宜的觀賞期是新葉剛出的時候。摘葉能使一年發芽一次的樹木,變成一年發芽二至三次,並且這樣形成的枝條細而密,比較美觀。觀葉樹木盆景,其觀賞期往往是新葉萌發期,如械樹、石榴等新葉為紅色,通過摘葉處理,可使樹木一年數次發新葉,鮮豔悅目,提高其觀賞效果。

樹樁盆景的日常養護技巧

4、 修剪

已加工成熟的樹木,常常生出許多新的枝條,為了保持其樹形不變,也須經常修剪。凡是交叉枝、平行枝、車輪枝和一切有礙美觀的枝條都須修剪。至於病蟲害枝,則更須及時剪除,並立即燒掉。此外,對於生長過密的枝葉,也宜適當疏剪,以免影響透風和透光。盆景樹木仍在不斷生長,如任其自然生長,不加抑制,勢必影響樹姿造型而失去其藝術價值。所以要及時修剪,長技短剪,密技疏剪,以保持優美的樹姿和適當的比例。

樹樁盆景的日常養護技巧

5.修根

翻盆時結合修根,根系太密太長的應予修剪,可根據以下情況來考慮。樹木新根發育不良,根系未密佈土塊底面,則翻盆可仍用原盆,不需修剪根系。根系發達的樹種,鬚根密佈土塊底面,則應換稍大的盆,疏剪密集的根系,去掉老根,保留少數新根進行翻盆。一些老樁盆景,在翻盆時,可適當提根以增加其觀賞價值。並修剪去老根和根端部分,培以疏鬆肥土,以促發新根。

四、翻盆

盆景樹木在盆中生長多年後,鬚根密佈盆底,澆水難以滲透和排出,肥料也不易吸收,會影響樹木的正常生長,這時就應翻盆換上。翻盆可用原盆或換稍大一號的盆,根據樹木大小來決定。換土可改善土壤的通氣透水性,增加土壤養分,有利盆景樹木健壯生長,提高其觀賞效果。

樹樁換盆的土壤以腐殖土、稻田土、山泥等為主,換土時可先在土中適當加上一些養料,使其在土中發酵揮發成為遲效型養料,這樣能使樹樁緩慢受益。至於土壤的酸鹼度的把握,要視樹種的具體情況而定。換盆時,一般先在盆底孔處固定篩網或瓦片,先加入顆粒較大土壤以利排水,然後放入樹樁,填入顆粒較細的培養上,用竹、木棍插緊,並視樹種情況確定澆水量。

五、放置及冬夏保護

樹樁盆景放置的地方,必須空氣流通,陽光充分,管理方便和觀賞適宜。樹樁盆景的放置,也應據樹種的特性確定位置,一般應放置在通風透光處,要有一定的空間溼度,陽光不充足,通風不暢,無一定空間溼度,可使植株發黃、發乾,導致病蟲害發生,直至死亡。

有的樹種喜蔭,有的樹樁需要陽光多一點,這樣就要採取如遮蔭或遮光措施。如常綠的一些闊葉或非闊葉樹種黃楊、杜鵑、山茶花等大都喜蔭,而紫薇、銀杏、海棠等喜陽,因此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定。樹木有喜陰喜陽,要根據樹木的生理特點進行放置,否則會影響樹木的生長。有的樹樁盆景還有耐寒或非耐寒性,對非耐寒性的樹樁一般冬天還要進入溫室維護管理,如榕樹、福建茶等。樹樁盆景冬季要做好防凍工作,夏季則要適當遮蔭,特別是淺盆和小盆景。南方夏季多臺風,還要做好防風工作。

樹樁盆景的日常養護技巧

六、病蟲害的防治

防治病蟲害要掌握防重於治的原則。為了預防病蟲害的發生,要做好下列工作:施用肥料必須充分腐熟,以免帶入或引誘病菌和害蟲;保持場地的清潔;做好修剪工作;盆土可用蒸氣或消毒劑消毒;盆土不要過溼,施肥要適度;定期洗滌盆景樹木的枝葉,洗去塵土等汙物;在陽光和空氣充分的地方培養。

樹樁盆景的日常養護技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