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科举考试前,乾隆笑了一声,和珅大喜:又可以赚很多钱了

导读:对于和珅最初的印象,大部分人应该是来自于《宰相刘罗锅》、《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王刚老师饰演的和珅。在这里,和珅被塑造成一个贪得无厌、阴险狡诈、智商低下的大贪官形象。

但在正史的记载中,和珅却是一个饱读诗书,能文能武的朝廷重臣。乾隆是一个自命不凡的皇帝,自诩是“十全老人”,和珅才貌双全、能文能武,自然受到乾隆的喜爱。两个人经常在一起吟诗作对,谈古论今,交流心得。

清朝科举考试前,乾隆笑了一声,和珅大喜:又可以赚很多钱了

和珅是一个聪明人,在朝为官的几十年时间里,他学会了如何揣摩乾隆的心思,所以在很多事情上都能抢先一步讨好乾隆,有人比喻说和珅简直就是乾隆皇帝肚子里的蛔虫。

听说乾隆喜欢黄金,和珅就上书修建万佛楼,修建完成之后让王公大臣进献金佛,统计近万,故而名为“万佛楼”。在主持编纂二十四史的时候,和珅故意让手下在书中明显处写几个错别字,这样在乾隆御览时就能发现并指正大臣的错误,以此来满足乾隆的虚荣心。

和珅的这些手段将乾隆哄得非常开心,以至于对他的一些贪赃枉法的行为视而不见。和珅不仅会讨好乾隆,还能根据乾隆日常中的一举一动,揣测乾隆内心的想法。

清朝科举考试前,乾隆笑了一声,和珅大喜:又可以赚很多钱了

据史料记载,清朝的科举制度分为乡试、会试、殿试,顺天府作为京师畿地,地处全国的政治中心,所以每年的科举考试都被受全国的关注。与其它地区不同,每届顺天府的乡试考试题都是由皇帝亲自出题,题目一般都是从《四书》中选举。

按照流程,在考试之前,先由内阁大臣向皇上呈上一本《四书》,请皇上在其中一章中选题,然后再下发到主考大臣手中。有一年,顺天府乡试如期举行,很多考生都找到和珅,希望能够通过他的关系提前探听到考试的内容,以便能够高中,恰巧这次乡试负责向乾隆进呈《四书》的正是和珅。

清朝科举考试前,乾隆笑了一声,和珅大喜:又可以赚很多钱了

在给乾隆进呈一本《四书》之后,和珅就回到了内阁等待消息。过了一个时辰之后,皇上身边的太监拿着一本密封好的试卷交到了内阁。和珅连忙上前叫住小太监,向他打听皇上在写试题的时候有什么特殊的举动吗?

小太监告诉和珅说,皇上在翻看大人呈上去的《四书》时,看到一页后突然笑了一声,然后拿起笔来飞快的在纸上写下了试题。听了小太监的话,和珅沉默不语,熟读《四书》的和珅立刻想到了书中“或乞酰焉”的章节。“乞酰”二字中嵌“乙酉”字在内也,而今年正好是乙酉年,皇上必定以此为题。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四书》

清朝科举考试前,乾隆笑了一声,和珅大喜:又可以赚很多钱了

想到这里和珅大喜,知道今年又可以向考生泄题赚大钱了。回到家之后,和珅立刻写密信,通知那些花钱买题的考生,让他们带钱来交易。等考试的日子到了,乾隆出的题目果然被和珅猜中,所以那一年找和珅买题的人很多都考中了。

乾隆乙酉乡试,奄人捧《四书》发还内阁,和珅就奄与语,探高宗命题时情状。奄言:“上批阅时忽微笑,振笔直书。”珅不语,遂知为“或乞酰焉”一章。盖“乞酰”二字中嵌“乙酉”字在内也。乃密通信于其门生,倩人预构,获隽者甚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