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若诸葛亮不北伐,而是休养生息,勤理内政偏安一隅,三国会变成什么局面?

Troubleisaf145463201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

就好像让希特勒安心地呆在被英法苏夹击的一亩三分地,乖乖的做一个德国总理一样。德国如果想要强大,不被周边强国挤压而死,就必须主动出击,开动战争机器,搅得欧洲天翻地覆,才有复兴的希望。

蜀国面临的情况也差不多。

在三国中,蜀国的国土面积最小,人口又最少,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选择偏安一隅,终归会被周边的魏国和吴国吞并,所以,为了蜀国的生存计,即使再难,也要出击!

在“静Yes”看来,诸葛亮的北伐,有如下好处:

1、化被动为主动,争取天下归心

当时的情况是三国鼎立,刘备征讨吴国失败,荆州彻底失去,蜀国只有一个益州的地盘,而全国13州,魏国有9,吴国有3,虽然蜀国占据了云贵地区,但这里终归是没有完全开发的苗裔地区,诸葛亮征讨孟获也只是得到了他们不在背后捣乱的承诺,并不能算作蜀国的实际领土。

这样的情况下,蜀国就非常危险,一方面,北方曹魏取代汉朝已经成为定局,如果蜀国不有所表示,那么从刘备建立起来的所谓“汉朝正统”理论就会逐渐被淡化甚至被湮没,而一旦这种情况发生,在法理上蜀国就站不住脚,到时候魏国号召天下志士来讨伐,蜀国只能负隅顽抗。

而一旦诸葛亮主动出击,就成了汉朝以巴蜀为根据地,试图恢复汉朝疆域的努力,这对于天下人而言就会更有正义性。特别是对于魏国人而言更能吸引人心。

2、转移内部矛盾

刘备集作为外来集团,和本土的贵族势力始终存在冲突,这种冲突如果不加以化解,势必造成蜀国不战先乱。所以诸葛亮需要找到一个方法,释放这种内部压力。

战争是个很好的方法。

此时,蜀国内部疲敝,人心不齐,而一旦开动战争机器,那么就可以以战争的名义清除内部的不同意见的势力,达到统一内部的势力。

在蜀国的北伐中,军队实力得到提升,可以有力震慑其他的反抗势力,这对于稳定蜀国意义重大。

但是结果就是造成蜀国国民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3、疲敝魏国,优化外部环境

只要诸葛亮一直打下去,那么魏国就始终不得安宁。

因为诸葛亮拖住了魏国,导致魏国不能全面防守吴国,而吴国又是可以挑战魏国的力量,所以在西线,司马懿是不敢大胆出击的。

因为司马懿不敢出击,所以就只能一直和诸葛亮耗着,这导致司马懿拥兵自重,对魏国的皇位产生严重威胁。进而导致魏国内乱,给蜀国更多的喘息之机。

实际上,最后司马懿真的就架空了魏国,导致魏国内部动乱,最后被司马家族取代。

而诸葛亮拖住魏国,也为吴国对阵魏国创造了条件,表明蜀国并无威胁吴国之意,也可以强化吴蜀联盟。

所以综上,诸葛亮必须北伐,如果停下,国内矛盾丛生,外部威胁加重,蜀国会灭亡得更迅速!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Yes”,一个爱好历史的妹纸!期待关注!


静Yes

如果诸葛亮不北伐,而是休养生息,那么有可能是蜀国后来居上,一统全国!!!

大多数人肯定是不相信我的结论,且听我好好分析:

要知道当时是三国,而且吴国和魏国几乎不分上下,吴国吞并了关羽守卫的荆州三郡后,据有几乎整个荆州、全部扬州、并州和徐州的一部分,都是人口众多、经济富裕的州,尤其荆州是全国第一大州,并且陆逊是当时幸存最会打仗的名帅。这导致魏吴交战,吴国反而势头猛、胜仗多,比如石亭之战,陆逊一举击溃大司马曹休十万大军,大司马曹休(大司马级别高于大将军哦)差点就被俘了,孙权本人也多次率十万大军亲征,打得魏国一度处于守势。

蜀国只有益州,实力最弱,但是却也有自己独特优势,就是其一:蜀道难,易守难攻;其二,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都是肥沃土地,盛产粮食,足够养活千万人口;其三,益州远离中原,战争破坏少,根据《后汉书》,汉献帝父亲在世的时候益州刺史部还有五百万人口,刘备死后,益州应该还有至少二百万人口。其四,益州盛产绸缎-蜀锦,可以出口赚取金银。

而魏国是遭到战争破坏最严重的,先后遭到蝗虫灾害、黄巾军之乱、董卓之乱、吕布之乱、各种大战、官渡之战等等无穷多战乱。由于经济遭到彻底破坏,魏军不得不以盗墓、食人肉干粮为生,人口十去其九,千里无人烟。曹操死后,魏国估计共有三百万人口。吴国估计有二百多万人口。魏国人口稍多,但是北方还得防御少数民族不断来骚扰,东北还有公孙家族也经常异动,西北羌族完全不听管辖,不得不分兵把守。

魏国和吴国从荆州、扬州到徐州都处于僵持状态,实力相当,没有一天不打仗,几乎每年都有十万级别的大战,比如孙权多次率十万大军亲征,绰号“孙十万”,曹丕也亲征过,双方大量消耗人口和粮食,而蜀国则处于和平状态,因为谁都自身难保,顾不了蜀国。

因此蜀国如果效仿美国在一战中的政策,采纳休养生息、养精蓄锐,同时与魏国、吴国交好,成为中立国,则有以下好处:

其一,可以收留难民,魏国吴国肯定有大量百姓会逃难到不打仗的四川。蜀国如果奉行后来清朝那样的政策,就是入川开荒则拥有土地所有权、房屋所有权,那么蜀国人口会暴涨,可能暴涨十倍百倍,看看后来湖广填四川的历史就知道了。蜀国除了四川,还有云贵、汉中等大把肥沃空土地,甚至越南很大一部分当时也归蜀国所有。

其二,可以出口粮食和丝绸、布料到吴国、魏国,根据史书记载,魏国也是遇到多次粮荒,肯定需要购买粮食,吴国也愿意进口便宜的粮食。蜀锦闻名天下,也是供不应求,还可以出口到西域。这样蜀国可以迅速积累金银财富。

其三,可以搜罗天下英才。蜀国既然人口暴涨、金银多多,高薪必然可以招募到各种英才,优中选优。

其四,可以练兵,练出三十万精兵。有钱有粮,当然可以练兵。平时没事就拿西南小部落练兵,一举三得,一方面一举彻底统一大西南,增加土地税收,另外一方面可以练兵,提高军队作战能力,并且可以吸纳少数民族精英入伍。

这样过个十年八年,魏吴已经你死我活打得差不多了,粮草消耗得差不多、兵也死的差不多了,蜀国选个好时机,比如曹睿去世内乱的时候,派三十万精兵,一举攻入关中,再攻入中原,试问那时候魏国哪来三十万精兵来抵挡呢?


董董_69904

《晋书.地理志》记载蜀国:章武元年户二十万,男女口九十万;《蜀记》中记载: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魏国:户数103万,人口443万,兵员60万。吴国:人口242万,兵力8万。天下13州,魏点9州,吴点3州,而蜀仅占益州一州。因此当时蜀国属于最弱一国。
诸葛亮在228年至234年连续6出祁山北伐,号称蜀国拥兵30万。实则江州防东吴的兵力约有3万人,南中李恢有1万人,加上成都及其他郡县的人数勉强有1万多人,如此一来汉中只有近5万人。因此诸葛亮北伐时仅仅是5万人的兵力。

诸葛亮之所以北伐,是因为虽然蜀国经过夷陵之败,但是诸葛亮却没有对吴国复仇的意愿,并和吴国达成了结盟之约对抗魏国,这样就消除了吴国偷袭的隐患。诸葛亮深知魏国之强大,不能坐等魏国来伐,只有起兵伐魏,魏又不知虚实,只能发兵相拒,可以达到扰乱魏国伐蜀的意愿及其兵力部署。

诸葛亮不采用魏延子午谷奇谋,不是不想占领长安,而是占领长安后,区区5万兵马,就会被魏国60万大军合围,不仅有全军覆没的险境,而且蜀国危矣。
诸葛亮北伐并不在于征服魏国,而是不停地牵制和消耗魏国的军事力量,使其不能集中全部军力进攻蜀国。而司马懿也知自已的处境,魏主多疑,如果无仗可打,司马懿父子必遭魏主陷害。不是蜀军一路破城斩将,司马懿也不会被重新启用,因此在诸葛亮失街亭、空城计之时,司马懿明知可乘胜追击而却放过了蜀兵,从侧面讲司马懿也成就了诸葛亮北伐。姜维八出祁山北伐,仍然采用的是诸葛亮的策略。仅过数载,魏将邓艾率2000兵马,偷渡阴平古道,滚下摩天岭,进攻江油城直取成都,蜀国宣告灭亡。


适情雅趣

事实上,蜀国面临的问题非常严峻。总结起来,就是内部政治风险大于外部军事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只能对外用兵。他接手的蜀汉政权内,有三股势力,分别是:刘备起家带来的东部士族军阀集团、荆州的士族军阀集团、蜀国本地士族军阀集团。历史上评价诸葛亮打击豪强,实际上就是在平衡这三股势力。如果不出兵北伐,是无法向内部解释蜀汉的政治理念的,本地的士族军阀也不答应。蜀汉最好的时期,是拥有荆益二州的时期,但遗憾的是“关羽悔败”,断送了一半的军事、经济存量,特别是失去了战略要地。接着,先帝又赌了一把,输了个精光。所以,诸葛亮接手之后,唯一可行的就是维持政治局面的稳定,即对外用兵鼓吹兴复汉室。所谓,休养生息勤理内政的提问是非常无知的,蜀国的实力最多是魏国的1/5,且蜀国并非那时候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最后只会是差距越来越大。


周武456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生存是第一位的,那么只采取守势是不是生存之道呢?我们用例子说明。

刘表割据荆州,东汉末年,中原地带战火纷飞,经济受到严重破坏。荆州相对安稳,很多中原百姓到荆州躲避战火。人口增加,人才聚集,在刘表的精心治理下,荆州变得富庶,百姓安居乐业。有了经济基础,组建军队就有了本钱,因此刘表的荆州军事上并不弱。但是刘表无心夺天下,采取了只守不攻策略,最后也没守住,富庶的荆州被瓜分。



弱肉强食是自然界生存法则,实力弱的最终必被吃掉。三国时,蜀国最弱,被吃掉是必然的。要生存必须变强。蜀国地盘小,存量实力增长有限,有天花板,无论怎么休养生息,能养活的军力也无法超过魏国。蜀国超越魏国的唯一办法就是通过北伐扩大地盘。



另外,蜀国北伐成功,可以把益州留给益州人自治;蜀国被吃掉,中央政府不可能建在益州,益州人也能实现自治。对益州士族来说,他们的希望是,蜀国要么北伐统一天下,要么投降。

蜀国北伐就是昭告国人,统一天下,恢复汉室的决心。假如蜀国不北伐,内部矛盾必起。诸葛亮在还好,诸葛亮没了,蜀国内部矛盾很快就会爆发,最终会像刘璋一样,内外交困,被吃掉。相对于北伐,偏安一隅会更快被灭掉。


豫有得

如果没有诸葛亮,国家就会早点统一,就不会形成三国,如果没有三国,就不会有司马昭篡权,如果没有司马昭,就不会有西东两晋,如果没有西东两晋的乱局,就不会出现历史上汉人差点被北方少数民族屠杀殆尽的五胡乱华。所以诸葛亮是汉族人的罪人,分裂国家的罪人!


海上明月158769598

局面,那肯定是被中原王朝灭掉,而且更早被灭。

以诸葛亮的聪明才智,他不可能看不到一点:在关羽北伐失败,丢掉荆州之后,《隆中对》中所提到的:兵分两路,一路出宛洛,一路出秦川的北伐大计永远不可能实现了。对于曹魏而言,他们只需要在祁山一带布防,就可以封死蜀国北伐的道路。而北伐大计,也永远不可能实现了。

既然如此,诸葛亮为什么还要矢志不渝地北伐,甚至不惜自己的性命?因为他明白,除了以攻带防之外,别无守住蜀中一隅的可能性。



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明确表达了这个意思(虽然《后出师表》被怀疑是后人假托诸葛亮之名伪作,但其中所言,不无道理)

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诸葛亮(姑且当是他本人)说,蜀汉无论是否北伐,都不免灭亡的结果。因为彼时,曹魏占据的中原大地,可以说是中国最为富庶的地区,其无论生产力水平,还是自然条件(当时而言),亦或者是人口数量,都远胜于蜀吴两国。

梁方仲在《中国历代户口、田地、天府统计》中认为蜀后主炎兴元年(263年)蜀国28万户,94万人;同年魏国有52万户,440万人。吴国在280年幼52万户,230万人。

从数据中可知,魏国人口远多于吴蜀两国人口总和,在中国古代,尤其是割据时期,人口,就意味着兵源。所以,诸葛亮不断地北伐,其实是在不断对魏国进行消耗,虽然与此同时蜀国内部也在不断地消耗着。

诸葛亮企图通过自己的军事才能,达到在短时间内震慑魏国,使之不敢染指蜀汉的目的,如果可能,还可以从曹魏夺取不错的战果。这种以攻带守,实际上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一旦他不北伐,就意味着蜀汉和曹魏要比生产,这一点蜀汉是绝对比不过曹魏的。如此一来,蜀汉只能更迅速地灭亡。

同时,一旦诸葛亮停止北伐,那么久而久之,蜀汉就会从“偏霸一方”彻底变成“偏安一隅”,人人不思上进,安于现状。这种情况一旦出现,那么就离灭亡不远了。所以,为了让全国时刻保持高度的警觉,为了让北伐不被忘记,他只能一遍遍地出征。



诸葛亮北伐的另一个原因在于他本人。北定中原,既是他的政治理想,也是他对刘备的政治承诺

在《出师表》中,他说明了,这是“所以报先帝而忠于陛下之职分也”。诸葛亮本人是一个有理想的政治家,但凡有一线希望他就会去试一试,无论成功与否。



所以,诸葛亮的北伐,是建立在自己政治理想和具体天下大势之上的。只要北伐一停,蜀汉内部就会居安不思危,而各种士族也会开始争夺权力,如此一来,蜀汉必然早亡无疑。

故言,诸葛亮北伐,是正确的抉择。

【欢迎诸位交流讨论!】


庭州行者

直接先上结论:三国终究会归于一统。



有人说,诸葛亮北伐是找死,不北伐是等死。虽然这话说的有点游戏,但不失其理。面对北方强大而统一的政权,诸葛亮根本不具备修养生息的条件和环境,特别是刘备死后,蜀汉元气大伤,三国中居于微末之位,根本不具备和曹魏、东吴争雄的实力。

一、蜀国举国之兵仅有十万。吴蜀夷陵之战后,蜀国元气大伤,精兵猛将损失殆尽。诸葛亮《隆中对》遇到空前挫折,关羽集团5万精锐基本全军覆没,刘备手下最强大的攻伐汉中集团的军队也在夷陵之战中基本全军覆没,大家熟悉的黄忠、黄权、孟达等猛将,死的死、降的降,留给诸葛亮的却是一手最烂的牌,真的是“危急存亡之秋也”。蜀国举国之兵仅有10万,而魏国举国之兵差不多有60万。这10万之兵,正是在诸葛亮的带领下,异常英勇,导致魏国不敢小觑,采取守势。

二、北伐有成功的可能。诸葛亮北伐的目标不是拿下关中,因为诸葛亮明白他拿不下关中,更不可能攻下洛阳,消灭曹魏政权。所以,诸葛亮没有采纳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他北伐的目标是陇右和西凉,意图通过曹魏陈兵江淮,寻找间隙拿下陇右和西凉,但除了第一次北伐,诸葛亮基本没有机会拿下陇右。

三、丢失荆州后的吴蜀已失去战略回旋余地。在三国战略上,真正的战略家只有曹操、司马懿、诸葛亮和鲁肃。鲁肃死后,东吴失去了唯一的战略大家,本应乘着荆襄大战的机会,发兵猛攻江淮,结果死咬着弱小蜀汉,导师蜀汉实力过早透支,吴蜀两国加起来也无法和曹魏抗争。


笑傲江湖149553812

如若诸葛亮不北伐,而是休养生息,勤理内政,偏安一隅,三国会变成什么局面?

看到这个题目,我想起来一件事。我先问一下大家:

如果十五年前,我们不买房,而是努力把每个月的工资存在银行里,等着利息多了,今天会不会在北京买到房?

事实上,蜀国如果不北伐,蜀国也会被吞并!让我们从诸葛亮的《后出师表》里来找出答案吧:

01.王业不偏安,不北伐是坐而待亡

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失败后,上表请求第二次北伐,首先说明,魏国和蜀汉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不抓住曹魏和东吴开战的时机北伐,将来失去战机,蜀国不可能是曹魏的对手,必然会坐以待毙,被曹魏吞并。《后出师表》对蜀国当时的危机的分析如下:

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02.奋斗和折腾才是王道,乱世要”危然后安“

战争中,保守的整体,终究会受到惩罚。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举了两个例子来论证北伐战争的必要性: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首先,即使是刘邦,也要靠折腾才能取胜图存,当下的蜀汉,实力不如刘邦当年,所以无法依靠稳健的方法图存!

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

刘繇、王朗这些人,害怕战争,坚持保守,结果只能是被孙策吞并。蜀汉不能走王朗等人的老路。

03.蜀汉一地出产的人才不足,要趁着刘备留下的人才底子进行北伐

刘备积累的人才优势正在消失,如果再等几年,之前的人才老去死去,蜀国是无法继续聚集这样的人才班底的。没有人才就没有未来!蜀国不能等待!

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这样讲:

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

04.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蜀国太小,国力不济,不得不折腾

就像靠月薪一万,在北京不贷款永远买不起房一样。靠蜀国的地土,不折腾永远看不见存在的希望!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这样讲:

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历史迷猴神通

这样的局面,结局很简单,蜀国还是第一个完蛋。

首先,我们来看看蜀国的地理形势。

在中国的各大战略要地中,要说起来山川险固,无论关中、江南、河北、山西等地,都不如四川。

李白诗中写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从地形上看,青藏高原到四川西部戛然而止,秦巴山脉横亘四川北部,巫山折向西南与云贵高原相连接。

所以,从外部形势来看,四川的每个方向都是崇山峻岭构成了天然防线。

四川与外界的主要交通联系条件就是依托长江及其支流建立起来的水运系统,长江三峡是四川与东部来往的要道,嘉陵江及其支流是与北方往来的通道。

重庆和成都,是水运系统的两大枢纽,分别位居上下游。

相对于外界形势的险峻,四川境内有适宜发展农业的肥沃平原,还有着包括盐、铁在内的丰富物产。

早在《隆中对》的时候,诸葛亮就说益州是“天府之土,民殷国富”,到唐宋时期,四川赋税与扬州相当,为天下之最。

然而,四川既然有如此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为什么自古以来没有一个从四川完成统一天下大业的政权呢?

要知道,历史上,四川曾经出现过许多割据政权,从西汉末年的公孙述、到东汉末年的刘焉刘璋,刘备,再到西晋末年的李雄,再到五代时期王建、孟知祥,最后一个就是元朝末年的明玉珍。

这些政权,绝大多数都选择了休养生息,偏安一隅,为何最后还是一一被降服了呢?

很简单一个原因,不思进取。

天下大乱,群雄割据的时候,四川的统治者只有利用好天府之国,物产丰富,地势险要的条件,在政治上积极进取才可以吸引四方豪杰,将有利条件转化为夺取天下的雄厚基础。

否则,如果只是一心偏安,那么四川的这些险要地形也不足以保命。

历朝历代,比如岑彭入瞿塘、邓会钟艾破剑阁等等,都是如此。

所以顾祖禹总结到,“四川非坐守之地也。以四川而争衡天下,上之足以王,次之足以霸,恃其险而坐守之,则必至于亡。”

换句话说,就是不主动出击,肯定死,主动出击了,还有搏命一把的可能。所以,如诸葛亮一般的人中龙凤,自然要选择北伐,而不是鬼缩四川。

至于姜维北伐,那是只学到了诸葛亮的形,没有学到诸葛亮的神,无可奈何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