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一姓一族的黃興家風

關注清風雜誌

讓廉潔變成一種生活方式

超越一姓一族的黄兴家风

黃興與孫中山並稱“孫黃”,他一生戎馬倥傯,為建立中華民國殫精竭慮。他一生恪守“篤實”“無我”的人生信條,並以此教育子女,贏得生前身後名。

1912年秋,黃興的長子黃一歐和長女黃振華由湖南都督府資送赴美留學。為此,黃興為黃一歐題寫“篤實”二字,希望他為人處世謙虛謹慎,篤實厚重。後來,又寫了“無我”贈給黃振華。自此,“篤實”“無我”的家訓便確立了下來。

黃興的長孫,曾任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政協常委、民革湖南省委副主委,現任黃興研究會會長的黃偉民每次說起祖父的事蹟時,他都顯得異常驕傲。面對外界對祖父的不同聲音,他也顯得很平靜。他說:“評價歷史人物,本就該百家爭鳴,這也符合祖父包容的胸襟。”正所謂“褒貶不計,功過有天,但問耕耘,莫問收穫”。

“毀家”革命

黃興原名軫,從小就受到良好的傳統教育。1892年,他和地方紳士廖星舫的女兒廖淡如結婚。同年,兒子黃一歐出生。1896年,女兒黃振華出生。

黃興一直讀書很好,得到了授業老師的好評。1898年,黃興被選拔進入武昌兩湖書院,他在12次大考裡6次排名第一,院長梁鼎芬對他讚不絕口,稱其“品學兼優,智慮精明,文似東坡,字工北魏,詩尤豪氣磅礴”。

黃興的家裡比較富裕。黃振華在一次採訪中介紹,她5歲的時候,家裡共有9位傭人,其中3位轎伕、兩位傳達、兩位廚師、兩位女工。家境優渥、學業有成,如果沿著學而優則仕的道路,可謂最是穩妥;但他卻不在乎這些,面對積貧積弱的國家,他的理想是挽救民族危亡。黃興說:“朝作書,暮作書,雕蟲篆刻胡為乎?投筆方為大丈夫!”

1900年,黃興赴日本考察學務,這成了他人生的重要轉折。那個時候,正值民族危機加深,全國救亡圖存的愛國運動高漲,黃興逐漸成為一位堅定的革命者。1901年6月27日,他的次子黃一中出生。隨後,黃興舉家遷到長沙城北紫東園。後來,廖淡如又先後生下女兒黃文華、黃德華。

1903年,黃興回國,同年11月4日,他以做生日酒的名義,與劉揆一、章士釗、陳天華等20多人,在長沙舉行了華興會籌備會議。1904年2月15日,黃興以舉行除夕宴的名義,召開了華興會正式成立大會,黃興被推舉為會長。華興會以“驅除韃虜,復興中華”為革命口號。

華興會決議於1904年在長沙起義,但當時經費拮据。為籌備起義,黃興與繼母易氏、夫人廖淡如商量,將祖居和2000多畝田產賣掉,所得款項一分為三:一部分用作籌辦華興會的經費;一部分用來購買距涼塘7 華里的瀏陽河畔石家河埠幾間簡陋的房子,作為家人居所;剩餘一部分原打算補貼家用。可是,1905 年8 月中國同盟會成立,亟須經費,他又將這些錢捐給了同盟會。1912 年9 月,黃興為了支持國民黨湖南支部的競選,與夫人廖淡如商量,又賣掉了長沙城區內文星橋三戶裡的住宅。

“我祖父不是不願過高貴安逸的生活,不是不想孝敬長輩、陪伴妻兒,不是不愛惜只有一次的寶貴生命……在無國與無我的兩難選擇中,他寧願選擇後者!”黃偉民說。

作為長子,黃一歐自幼隨父投身革命,1907年,年僅15歲的他加入了中國同盟會,成為同盟會最年輕的會員,也成為黃興的得力助手。武昌起義後,黃興在漢陽前線督戰,為配合武昌起義,黃一歐率軍攻打南京,黃興給兒子題字“努力殺賊,一歐愛兒”。黃一歐受父親影響深刻,他始終恪守家訓,踏實做事、淡泊名利。民主革命後期,當時他一個月有800大洋的收入,但大多用來辦報宣傳先進思想,還曾把散落四處的“辛亥同志”組織起來,成立一個“辛亥同志會”,自己掏錢救濟他們的生活。

黃一歐一直牢記父親不讓他當官的教誨。黃興逝世後,黃一歐計劃將主要精力投入辦實業。1920年12月,黃一歐出任長沙市政公所經理(相當於長沙市市長)。之所以擔任此項職務,一方面因為黃興生前十分關注長沙的城市建設,這樣做可以完成父親的心願;另一方面也可以藉此為家鄉做一番事業。任職後,黃一歐編制了《長沙市政計劃書》,頗有戰略眼光。其中,1930年大部分竣工的東西幹道被命名為中山路,1933年部分竣工的南北幹道被命名為黃興路,1937年建成的又一條南北幹道被命名為蔡鍔路。這三條路目前仍是長沙城區的主要道路,道路兩側仍是繁華的商業區。

新中國成立後,黃一歐曾任湖南省政協副主席等職,在政協工作時,有一個加工資的名額,但候選人有兩個,領導在黃一歐和另一個人中間很難選,但更傾向於黃一歐,後來,組織徵求黃一歐的意見時,他說:“那就把名額劈開,他加一半,我也一半算了。”另外,黃一歐還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做了大量促進祖國統一的工作。

黃一歐從不向別人宣傳自己,也不讓兒子黃偉民寫有關他的文字。黃一歐晚年曾說:“先君遺墨諸多散失,唯有‘篤實’隨我轉徙流離,至今仍在身邊。”1981 年1月,89 歲的黃一歐辭世前,慎重地把黃興書寫的“篤實”條幅交到黃偉民手中,並囑咐他:“一定要好好保存,一代代傳下去。”

黃興、黃一歐在外革命,家裡的重擔主要交給了次子黃一中。1914 年,黃一中帶著他的奶奶、母親還有妹妹黃德華赴日本,和父親團聚。兩個月後,黃興遠赴美國。過了兩年,黃興電報要黃一中帶家人回國,年僅 15 歲的他把一家人從日本帶回上海後,又返回日本東京帝國大學讀書。“我父親把家人照顧得好,讓祖父一心革命沒有後顧之憂,這種從小開始的磨礪,也鍛鍊了父親,他早熟穩重,秉承了祖父實幹的一面。”黃建舲說。

新中國成立後,黃一中曾任全國政協委員,1991年在蘇州辭世。黃建舲是黃一中的女兒,但她的父親很少和他說家族往事,只是每年10月31日黃興忌日那天,黃一中會在廳堂黃興肖像下供兩盆菊花,全家人行三鞠躬。“這是我們家的規矩,小孩子遵從父母囑咐去做,只是把他當一個祖父來敬供。”黃建舲說。直到 20世紀80 年代,黃建舲才開始讀到祖父的詩詞和別人研究他的文字。

超越一姓一族的黄兴家风

功成不必在我

為矢志革命,黃興將原來的名字軫改為了興,字克強。他說:“我的名號,就是我革命終極的目的。這個終極的目的,是興我中華,興我民族,克服強暴。”

1905年,孫中山領導的興中會與華興會等組織合併,成立了中國同盟會,自此,孫、黃開始密切合作,為中華民國的建立同仇敵愾。然而,歷史的浩瀚往往容易掩蓋局部的波譎雲詭。同盟會成立初期,華興會內部對大聯合認識並不一致,黃興本人也還有“精神上仍存吾團體”的念頭。不過,同盟會成立時,華興會成員幾乎全部加盟,並擁戴孫中山為會長,這與黃興的努力不無關係。

1907年,同盟會討論革命旗幟的圖案,黃興建議採用具有中國歷史特點的井字旗,但孫中山堅持使用青天白日旗,兩人都不肯讓步。後來,黃興為了維護團結,做了讓步。黃興在寫給胡漢民的信中說:“名不必自我成,功不必自我立,其次亦功成而不居。先生何定須執著第一次起義之旗?然餘今為黨與大局,已勉強從先生意耳。”

後來,章太炎、陶成章對孫中山有所不滿,希望黃興取而代之,黃興全部予以回絕,以維護孫中山的領導地位。這種做法既體現了黃興的篤實作風,又展現了他的無我境界。

這樣的選擇也與黃興年少時的思想有關。他閱讀太平天國雜史時發現,太平天國起義初期,他們的弟兄和衷共濟,但後來逐漸有了私心,互相爭鬥。黃興讀史至此,不禁頓足三嘆。他說:“我們革命黨,一要服從首領,二要弟兄們同生死,共患難,有福不享,有禍同當,不能有絲毫私意、私見、私利、私圖。”

孫中山曾發動了十次革命,兩次是同盟會創立之前在廣東進行的。其餘的八次軍事行動,大多數都由黃興親自指揮。最有影響的當屬1911年4月27日的黃花崗起義,也稱“三二九”起義。

為了這次起義,同盟會可以說傾注了全部的物力、財力,但因起義風聲洩露,加上內部思想不統一,起義最終失敗。當時,有人建議起義推遲,但黃興從政治與信譽上考慮,決定立即採取行動。

這次起義,很多人記住了林覺民寫下的悽美傳世的《與妻書》:“汝幸而遇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中國!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卒不忍獨善其身。”但鮮有人知道,作為起義的實際指揮者,黃興曾在當年4月23日給孫中山及南洋鄧澤如、梅培臣等寫下了絕筆信。

他在致孫中山的信中說:“今夜擬入,成敗既非所逆睹,惟望公珍衛,成則速回,敗亦謀後起。弟本不材,於此次預備多有未周,厥咎殊深。奈事皆決議而行,非一人所能專斷,幸各人挾有決死之志,或能補救,亦未可知。絕筆上言。”在寫給梅培臣的信中,黃興說:“本日馳赴陣地,誓身先士卒,努力殺賊。書此以當絕筆。”從中可見黃興的無我獻身精神。此次起義,黃興的右手中食指負傷,逃亡香港,得到了革命同伴徐宗漢的精心照顧,後來,兩人成為夫妻,並生下了兒子黃一美、黃一球。

1949年,黃振華去了臺灣。她一直保存著黃興寫給她的“無我”字幅。年輕時,她留學哥倫比亞大學,取得法學博士。黃振華和丈夫一生節儉,在臺灣建立了“克強獎學基金”,慷慨捐贈教育。1989 年,黃振華回到大陸,並把臺灣的房產變賣取現,後來,黃德華的丈夫薛君度用這筆錢,在美國成立了黃興基金會,用於研究辛亥革命和資助學子。1992年,黃振華在蘇州去世,骨灰送回長沙安葬。薛君度是研究黃興與辛亥革命史的專家,於 2016年6月9日在美國病逝。

超越一姓一族的黄兴家风

為蒼生而哭

1914年,“二次革命”失敗後,黃興因對孫中山組建中華革命黨的事不滿而前往美國,在那裡寓居將近兩年,但始終關心國事,並幫助蔡鍔回到雲南開展護國運動。1916年6月,黃興從美國趕往日本。同年7月4日,從日本返回上海。此時的黃興,身體已經每況愈下。

生病期間,同盟會成員李根源來看望黃興,臨走時,黃興託付他幾件事:一件是希望顧念舊交,維持無志節的胡瑛(黃興的弟子)生活。胡瑛本與宋教仁、覃振並稱“桃源三傑”,但後來列名籌安會六君子之一;一件是宋教仁的墓地尚未完工,應有人負責;一件是李烈鈞統率的部隊聽說已到了餓飯地步,要請黎元洪妥籌善後。

1916年10月31日,黃興在上海的寓所辭世,年僅42歲。當時,夫人廖淡如尚有身孕,1917年,孩子出生後取名黃一寰,後改名黃乃,是中國的盲文之父。黃一球當時出生僅五天,成年後先後留學德國、美國,成為一名航空機械工程師,1964年逝世於臺灣。

黃興共有8個子女,他給5個兒子分別起名為:歐、中、美、球、寰,女兒的名字裡都有一個“華”字,有著“面向世界,振興中華”之寓意。他的子女們也確實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在各行各業做出了巨大貢獻,“篤實”“無我”的精神也薪火相傳。

為紀念辛亥革命100週年,2010年11月,湖南省辛亥革命人物紀念館確定在黃興鎮建設,但政府當時並沒有相應的土地劃撥。後來,相關部門找到了黃偉民,最終他同意把黃興故居後花園一多半的地拿出來用作場館建設。“辛亥革命人物都是祖父的戰友,有這個場館,他們的後代也有個紀念的地方。”黃偉民說。

當時,武漢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向黃偉民徵集遺物,但黃偉民擁有的祖父紀念物已寥寥無幾,最後將珍藏多年的祖父睡衣割愛捐贈。“身邊有關祖父的東西不多了,能捐的我都捐了,剩下一點就是為了留個念想。”黃偉民說。

1917年4月15日,黃興國葬嶽麓山。每年的清明節及10月份,黃偉民都會帶著家人到嶽麓山憑弔,這是一種緬懷,也是一種精神的傳承。

圖片來源丨網絡

超越一姓一族的黄兴家风

廉廉look

有格調,接地氣的家文化傳播小站

超越一姓一族的黄兴家风

弘揚廉潔文化 鞭笞腐敗現象

淨化心靈家園 引導清廉人生

超越一姓一族的黄兴家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