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三十大發明》代後記:發明和文明

發明特別是重大發明在人類歷史上所起作用和所處地位,是眾所關注和須予闡明的論題。與此相關聯的,還有發明創造者的價值取向和發明創造的激勵機制等問題。本文試圖就此作一探討和簡述:

一、發明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原動力

縱觀人類文明的進化史,人們的日常生活、習俗、社會的經濟、政治、軍事、文化、藝術無不與科學技術的發明、發現有關。鑽木取火無疑是人類的第一個大發明,從二三百萬年之前懂得用火到約50 萬年前學會保存火種,再到燧人氏時代發明人工取火的技術,其間經歷了數十萬年無數世代的摸索、失敗,再摸索、再失敗,到終於取得成功並且成功地代代相傳,所經歷的艱難不是當代人所能想象的。鑽木取火即摩擦生熱和生火,是人類成功地運用物理學的原理,首次支配了一種自然力量。火帶來溫暖和光明,增強了生民的抵禦野獸和自然災害的能力,為以刀耕火種為標誌的農業革命創設了條件,炊事用火使人們得以熟食、增強體質,有了火還便於先民們克服氣候的限制,擴大生存範圍。隨著火被廣泛利用,神農製陶、宿沙煮鹽、女媧煉石、黃帝制矢,種種發明創造呈井噴之勢,人類從矇昧過渡到了文明。接下來的事,大家都很清楚:蒸汽機的發明把人類帶入了工業社會;電的利用使我們進入了電力時代;核能的發明把人類帶入了核時代;互聯網的發明使我們進入了信息時代。與此相應,人們的日常生活、習俗,社會的經濟、政治、軍事、文化、藝術無不在變:從農耕到工業化到信息化,從神權到君權到民權,從神學到玄學到科學。究其所以然,是因為有人類文明進步的原動力發明在。再問一問:為什麼科技發明會成為人類文明進步的原動力?作者以為,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須善處人與人的關係和人與自然的關係,這兩種關係是互相依存、相生相剋的。科技發明在於改進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自然的關係發生了變化,人與人的關係必然也要發生變化。如果人與自然的關係得到改進,人與人的關係也有可能得到改善,於是,人類文明便趨向於進步,反之則不然。

發明創造屬於創新的範疇。有科學技術的發明創造;有制度的發明創造,例如度量衡、文官制、民主制;有文學藝術的發明創造,例如詩的格律、水墨畫和油畫、管弦樂團;有體育娛樂的發明創造,例如足球、雜技、撲克和麻將。本書只講科技發明,恕不及它。

二、發明創造激勵機制的構成

由上文所述中國歷史上重大發明的梳理,可知中國人的創造力在不同歷史時期是有明顯的起伏的。如下圖所示,大體來說,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平均 1000 年有一次重大發明。夏商周三代約 450 年有一項大發明。兩漢為巔峰期,約 45 年就有一項重大發明。魏晉南北朝墜入低谷,370 年間只有一項大發明。隋唐五代每 75 年有一項大發明。宋元是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高峰期,每 65 年出現一項大發明。明代陳舊腐朽的政治經濟體制走向沒落,每 140 年才有一項大發明。清代皇權專制統治瀕臨末日,268 年間再無重大發明。1911 年,推翻帝制,肇建共和,古老的中國開始了文化復甦和民族復興的征程,百年間有了兩項重大發明。這就是縱向的比較。若從橫向比較,自 1609 年(明萬曆三十七年)伽利略發明 20 倍望遠鏡起算,500 年間重大發明數以百計,中國只有區區兩項,而且產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這是中國人必須正視的歷史事實,值得我們認真思考。

綜觀古今中外眾多重大發明的事例,創新系源自民智的開發、心靈的解放、志趣的追求和功利的激勵。所有這一切,都須以一定的社會條件為前提。政治清明,經濟繁榮,教育健全,科學昌明,思想自由,學術獨立,創新得到鼓勵,創新者的權益得到保障,發明創造方能生生不息地源源湧現。發明創造的激勵機制,就是由這些因素的結合與互動構成的。

三、創新引領文明,發明創造是代復一代的中國人的志趣、使命和事業

傳說中的大發明家有神農、倉頡、黃帝、嫘祖……見於史籍、實有其人的有魯班、扁鵲、歐治、蔡倫、畢昇等。在白話文運動中,劉半農造了一個“她”字,因其合理和適用迅即為國人所採納,他是在繼續倉頡的工作。王選是畢昇的繼承者,袁隆平和屠呦呦是神農氏的繼承者,魯班、扁鵲、歐治、蔡倫也都有他們的繼承者。

創新引領文明,發明創造是代復一代的中國人的志趣、使命和事業。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相信中國會湧現更多的發明和創造,對推動人類文明進程做出更大的貢獻。

摘自《中國三十大發明》,華覺明、馮立昇主編,大象出版社2017年版。

《中國三十大發明》代後記:發明和文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