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就都会逐渐老年痴呆吗?

左倾-45°

人老了,就会逐渐老年痴呆?很多人都会这么问,问的人多了,很多人就会误以为人老了,就会逐渐老年痴呆。我们世外香格美中团队告诉您:这完全是误导!会误会的人首先他不知道什么是老年痴呆症,其次他混淆了大脑衰退和老年痴呆症的概念。


如果把人体视为一部运作的机器,大脑就是这部机器的操控室。人的衰老从哪里起始,似乎是没什么疑问的,脑子。 人衰老进程的快慢,极大程度上取决于大脑退化的进程。每每说谁老了,总会说这人脑子不灵了,但这脑子不灵绝不是老年痴呆。


老年痴呆症一般指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病因迄今未明。65岁以前发病者,称早老性痴呆;65岁以后发病者称老年性痴呆。1906年德国神经病理学家Alois Alzheim首次报告了进行性痴呆病例,因此而得名。可以说阿尔兹海默病是人脑衰退的慢性杀手。对于其致病机理的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尚无定论。阿尔兹海默症仍属不治之症,探讨是否能够有效地预防这一病症,就有了实际意义。

大脑和身体其他部分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像照顾身体其他部位一样照顾大脑,能够延缓人的认知能力的下降。目前的大数据研究表明你能够像保护牙齿一样,保护你的大脑健康, 但必须从年轻时从日常生活方式做起。


一项研究显示,“淀粉样蛋白质”致病之说不足以作为所有甚或大部分阿尔兹海默症病例的病因。哈佛大学研究者经常会引用玛丽修女的故事,玛丽是个身材瘦小的修女,她生于1892年,她的脸上总是带着灿烂的笑容,直到101岁去世前,一直都在教书。上世纪80年代末,科学家对大约700名老年修女的生活和死亡进行了一次研究,修女玛丽的大脑组织中积满了淀粉样蛋白斑块,按照现在的认识,她完全符合阿尔兹海默症的诊断标准。然而据报告,玛丽修女一直都思维敏捷,直至去世。


《自然神经科学》杂志的一篇文章(2015),拿出各种证据全盘否定了“淀粉样蛋白质”致病之说。与此同时,科学家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 1)心脏健康、2)睡眠质量和3)体育运动这3种因素的重要性,科学家们正在形成一套全新的阿尔兹海默症的防治方案:改善心脏健康,就是有力地扶持了大脑的健康。单凭生活方式的改变可能无法彻底消除这一顽疾,但也许是至今我们知道的预防此病的最佳措施。



只要我们想一想就会发现,心与脑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一点合乎科学道理。神经系统需要充足的氧气才能正常工作,大脑需要心脏输出的20%的血液。“大脑里的血管浩如烟海,” “正因如此,任何影响血液循环的事情都会影响到大脑。”一旦人们患上了高血压、肥胖症或者2型糖尿病,体内的血管就无法正常工作,血流量降低,神经就会缺氧。


我们世外香格认为,心脏病危险致病因素对于大脑健康有着严重影响。“生活方式“听起来平平常常,很多人觉得和疾病关系不大,其实生活方式对于认知障碍症的防治非常重要。生活方式的改变不需要花很多钱,而且对于身体的其他部位也有诸多好处。既然如此,何乐而不为呢?



科学家们对一些没有患有认知障碍症的中老年人进行过一次研究,他们把这些志愿者分为两组,一组做有氧运动,另一组做轻度拉伸运动,如此坚持一年。一年后发现,做有氧运动的一组人海马体增长了2%,也就是相当于将他们的认知能力的损失逆转了大约两年。


在认知障碍症患者确诊的几十年前,疾病就已在他们的大脑中埋下了种子,正因如此,人们对于认知障碍症的预防措施实施越早,效果越好。换句话说,选择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永远都不晚。


世外香格

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各个器官对会逐渐衰老,随之而来的就是身体的各项机能也随之衰退。到了老年期,不仅体力大不如前了,手脚也开始不利索了,眼睛看不清楚字,耳朵也听不清声音了,相性这些都是老年人所共有的体会。其实除了体力的衰退,老年人的脑力衰退也很明显。这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记忆力,老年人常常觉得记忆明显不如年轻的时候,昨天报纸上看过的事情,读书读到的内容,今天就怎么想也想不起来了,前几天买的物品,这几天要用了也怎么找也找不到了。这其实就是记忆衰退的表现。

这时候老年人自己以及家人就非常担心是否患上了老年痴呆症。这种担心是有道理的,因为老年痴呆症在老年人群中非常高发,而且这种疾病的首要表现就是记忆力变差。但是老年痴呆症是一种中枢神经的退行性疾病,学名阿尔兹海默病,这种疾病引起的脑功能衰退的速度和程度远远超过了普通老年人衰退的速度。且这种疾病会使得脑功能全部完全丧失,晚期患者不仅记忆力丧失,且不会走路,不会说话,不会使用任何工具,终日卧床,最后死于褥疮、肺炎等并发症,或因各器官功能衰竭而死。

那么老年人老了就会得老年痴呆症吗?答案显然不是的。老年痴呆症也是一种疾病,并不是老年人正常衰老。65岁以上老人只有15%罹患老年痴呆症。除此之外,老年人的衰退只要不超过同龄人的平均水平,就算是正常的老龄化,不能算作病态。不过,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的确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在85岁以上老年人中,发病率可达到50%以上。即便如此也有很多百岁老人神智清晰,所以说并不是人老了,就都会逐渐老年痴呆了。


鹈鹕心理夯小七

央视曾经播过这样一个公益广告,让很多人记忆深刻

广告中,儿子发现父亲的记忆越来越差,刚做过的事情立刻就忘记了,不记得自己刚刚吃过饭,有时候走到家门口却不记得是自己的家,甚至都认不出自己最亲的人……有一天儿子带父亲去饭店吃饭,父亲发现盘子里还剩两个煎饺,执意要往自己口袋里塞,周围人不解,老人家却一边塞一边嘴里说:“这是留给我儿子的,我儿子最爱吃这个了”。对,就是这样一位老爷爷,虽然他忘记了很多事,但是他仍然没有忘记爱自己最爱的人。

你一定知道这位老爷爷得的病叫做老年痴呆,你也或许听说过它的学名叫做“阿尔茨海默症(AD)”。我们知道,从25岁之后人类的记忆衰退与年龄增长就开始成正比了,因此很多人年纪大了就会有点儿“老糊涂”,这是大脑一种生理性的智能衰退,症状较轻,对生活影响也较小。但是阿尔茨海默症则不同,它是实实在在的大脑“生病了”,并不是正常老化的一部分,患该病的人的大脑里面的神经元减少了,神经纤维也缠结在了一起,脑子里面出现了beta-淀粉样的斑块。而这些大脑物质的改变会使得人不仅记忆力下降,还会破坏人的行动能力、语言能力甚至导致人格改变,最后生活能力也逐渐丧失。阿尔兹海默症这个病不仅让自己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急剧下降,也会增加亲人的看护负担。

人老了一定会得阿尔兹海默症吗?


其实,引起阿尔茨海默症发病的高危因素最主要的就是年龄

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65岁以上老年人群AD的患病率为4%~7%。AD患病率与年龄密切相关,年龄平均每增加6.1岁,患病率升高1倍;在85岁以上老年人群中,AD患病率可高达20%~30%。随着年龄增长,每个人都会出现类似于老年性痴呆样的部分脑内异常改变,由此可见,年纪越大确实越容易得老年痴呆。

虽然超过100岁的人有一半没有痴呆,但当我们老到一定程度时(120岁?150岁?没有人知道,因为以目前医疗水准,这个年龄上限很难达到),其实人人都有可能会得老年痴呆。

年轻人会得阿尔兹海默症吗?

阿尔茨海默症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其中在65岁之前得病的就叫做早发型。早发型只占该病总患病人数的约5%左右,而其中大部分的又都是五六十岁的患者,所以说在三四十岁,在没有任何家族病史的情况下患上老年痴呆的概率大概约等于中彩票的几率。

当然,如果自觉出现了严重认知、记忆力下降,影响生活,还是建议及早就医,防止误诊、漏诊,因为除了阿尔茨海默症还有其他疾病也有可能引起记忆力下降。

哪些人易患阿尔兹海默症?

前面我们已经提过,引起痴呆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年龄,年纪越大越容易得老年痴呆。而且此病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2倍,这可能与女性的平均寿命更长有关。

此外,家族遗传,也就是所谓的基因也可能是某些患者的罪魁祸首。目前我们已经发现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基因(APP)、早老素1、2基因(PS1、PS2)与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症高度相关,但这些与基因明确相关的老年痴呆只占总体人群中极小的一部分,大部分散发的痴呆患者通过基因检查并无异常。因此,希望像安吉丽娜朱莉一样期望通过基因检查排查乳腺癌一样排查阿尔茨海默症暂时没有太大可行性。

另外,目前很多研究表明,心脑血管疾病可能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密切相关,阿尔茨海默患者中有80%同时患有心血管疾病。还有研究显示,有些病人的脑中即使出现斑块和缠结,也没有表现出本文开头所列的那些典型症状,因此科学家们的推论是如果没有引发脑血管异常,脑细胞仍有可能保持活力。

如何预防阿尔兹海默症呢?

增加心血管风险的因素也往往是引起阿尔茨海默症的高危因素,比如高血脂、高血糖、抽烟、肥胖等。

因此保持心血管健康是最可能起到预防作用的方法。合理搭配的饮食、正常规律的作息、定时定量的运动,这些对心血管健康至关重要的良好生活习惯如果有了一定年纪却还没养成的话,就该引起重视并提到日程上来。毕竟良好生活习惯不像不由人自己来控制的衰老和基因,何乐不为呢?

另外,多参与社交活动、有意识地多做动脑筋的事也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这是医生们从经验观察中得知的,具体原因尚不清楚。科学家们猜测这些活动能通过刺激脑细胞来保持它们的健康状态。因此,老年人退休后可以多进行脑力活动,上上老年大学,多交流,多走动,以保持认知功能的正常。

对于担心自己或者家人会的阿尔茨海默症的人来说,最好的预防就是:戒烟!控制好你的血糖、血脂和血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