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走勢“高估”跡象 市場爭議仍然存在

儘管美元強勢反彈令人民幣匯率從年內新高6.2409下滑至6.33附近,但人民幣匯率“高估”爭議仍在市場中蔓延。

截至5月14日17時,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徘徊在6.3299附近。

數據顯示,今年1月底與3月初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兩次觸及6.33區間時,與之對應的美元指數均徘徊在89.6附近;如今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第三次觸及6.33時,美元指數則跳漲至92.32附近。

人民幣匯率走勢“高估”跡象 市場爭議仍然存在

另一方面看,今年1月初美元指數曾觸及92.3,與之對應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徘徊在6.46附近;如今美元指數再次徘徊在92.3區間時,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卻漲至6.33附近。

值得注意的是,5月11日央行發佈的《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未來貨幣政策更多將體現在“把握好穩增長、調結構、防風險之間的平衡”。中金公司宏觀分析師陳健恆認為,此次報告刪掉“去槓桿”表述,一方面表明去槓桿已取得階段性成效;另一方面預示未來央行可能適度放寬貨幣政策,在中美貿易糾紛下為經濟穩增長“保駕護航”。

在布朗兄弟哈里曼(BBH)全球外匯策略主管Marc Chandler看來,近期人民幣匯率“高估”,或與抗通脹、緩解中美貿易糾紛沒有必然聯繫。真正的原因,一是相比其他新興市場國家經濟發展前景下滑,中國經濟增長基本面令人民幣匯率更容易獲得較高估值效應,反映在CFTES人民幣匯率指數連續4月保持上漲;二是對沖基金擔心美元能否持續走強,因而不敢大舉沽空人民幣獲利,導致近期人民幣匯率走勢明顯強於美元。

  對沖原油上漲壓力

4月下旬以來,國際對沖基金界對人民幣匯率是否“高估”的爭議就沒有停歇。當時美元指數從89.6漲至年內高點93.4,漲幅超4.3%,其間人民幣匯率從6.2409跌至6.3694,跌幅約2%,遠低於馬來西亞貨幣、俄羅斯盧布、土耳其里拉等新興市場貨幣逾5%的跌幅。

Gordon Johnson 認為,中國相關部門藉助人民幣匯率堅挺走勢,對沖原油價格上漲衍生的輸入性通脹壓力,為確保經濟增長創造相對靈活的貨幣政策操作空間。

方正證券(601901,股吧)分析師楊為斆發佈最新報告指出,過去一年隨著人民幣持續快速升值,很大程度抵消進口原油漲價對國內通脹壓力提高的影響,具體而言,人民幣匯率“堅挺”走勢對原油進口價格的影響高達11%,即以人民幣計價的原油進口價格,相比以美元計價的原油進口價格低了約11%。

楊為斆承認,當前人民幣匯率明顯偏“高估”,無論是從中美名義增長率的剪刀差,還是就外匯佔款邊際變化而言,都難以解釋近期人民幣匯率為何如此“堅挺”。其結果是中國可能面臨輸入性通縮。在2012-2015年人民幣持續被高估的狀態下,中國PPI數據也曾出現了一輪長期的負增長。

Allianz Investment Management策略分析師Charlie Ripley認為,這或許是中國相關部門樂於看到的局面。當前歐美國家央行均深受通脹壓力回升之苦,相比而言,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階段性“高估”,中國可以有效對沖原油價格上漲與通脹回升壓力,貨幣政策操作趨於靈活。

在Charlie Ripley看來,人民幣“高估”狀況還將持續多久,未必取決於原油價格上漲趨勢。而人民幣匯率得以支撐的另一方面,是受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的影響,隨著更多海外資金投向中國境內金融市場,人民幣正獲得額外的上漲動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