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的發展偏離了民宿的本質?

1、從業者身份定位模糊。民宿愛好者、設計者、運營者、投資者是截然不同的概念,這些角色無論哪一種都沒有錯,但許多從業者有意無意把自己的定位搞混了。錯誤的角色定位直接導致行為的偏離。

2、許多人做的是旅館客棧,但對外都叫民宿。如何起名是個人的自由,但改名叫民宿並不會讓你的經營得以改善,因為骨子裡還是做旅館的思維方式。單單改名就像乞丐發下宏願:如果有一天我當了皇帝,整條街只准朕一人要飯!

民宿的發展偏離了民宿的本質?

3、隨便把一棟老宅改造下,也可以叫民宿。但這只是改變外在的形式,並沒有植入民宿的精神內涵。這就如同一位女孩把短髮攏成長髮,以期挽回男友飄逝的心。

4、髒和鄉土不是一個概念。很多農家樂、鄉村民宿,給人的感覺就一個字:髒!但他們卻認為這是鄉土!其實農村不代表髒,周莊、烏鎮同樣是農村,他們髒嗎?

5、很多轉型的建築設計師、室內設計師、園林設計師紛紛來玩民宿。這些人做的民宿設計感十足,這也是目前民宿最吸引眼球的地方。但相對於設計而言,民宿後期的經營更重要。目前公眾往往只是關注到了民宿的設計,卻忽略了民宿是否盈利、能不能盈利!

民宿的發展偏離了民宿的本質?

6、民宿要突出“民”。但不要動輒就是破木頭、碎瓦片、粗麻繩、舊布片、爛陶罐、壞農具。這種先入為主的悲憫情懷,貌似對鄉村的尊重,實質上是對鄉村的蹂躪!

7、看到一個民宿好,就拼命地去模仿但自然環境等資源不同,民宿完全不具備模仿性和可複製性。你確定把范冰冰的眼睛挖出來放在你的臉上也會顧盼生姿?

8、很多人關心自己的民宿能掙多少錢。卻很少人去反思自己的民宿再過N年,是否會依然值錢?隨著歲月的交替,一家逐步貶值的民宿一定是一家糟糕的民宿!主人應該蒙羞!

民宿的發展偏離了民宿的本質?

9、民宿主不考慮運營,而是一味地談情懷。情懷,如果是純個人的,在內心深處好好呵護即可。情懷,如果是對外的標榜,那也需要“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

10、一味強調主人、過度放大民宿主的作用。任何行業的取勝之道都是人,為何民宿的主人就會是制勝法寶?民宿的取勝應該是區位、生態、環境、人文、設計、營銷、社群以及民宿主的合力!

民宿的發展偏離了民宿的本質?

11、盲目跟風單體民宿。民宿的房間少,這個沒有錯,錯的是沒有公共活動空間,更勿論室外的休閒、娛樂空間。號稱給人提供休閒生活的民宿,連優衣庫的試衣間大都沒有,這算是什麼休閒生活方式?

12、許多民宿主兼職經營民宿。兼職也沒有錯,但既然沒有主人,憑啥讓客人出那麼高的價格入住?你投入的是“兼職”的心,憑啥讓民宿回報你“全職”的收益?如果是你忍受不住民宿運營的壓力,偷偷回到城裡喘口氣、放鬆下,那是調節。如果是你忍受不了城區的工作壓力,偷偷回到自己的民宿喘口氣、放鬆下,那是調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