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要打齊國,想讓趙國出兵,於是先胖揍了一頓趙國

春秋戰國精彩,也很混亂,有很多讓常人想不透的事情。在穰候列傳裡記載著這麼一件事,秦國要跨境去攻打齊國,計劃是一個半代理人戰爭——讓趙國出一部分兵去打。但秦國是剛把趙國胖揍了一頓的,趙國的怨氣、怒氣肯定都還在。在這種情況下,秦國還要長途奔波去打不聽話的齊國,

雖說在齊國邊上有一個屬於自己的陶邑可以做後方吧(後面會放上地圖,希望仔細看一下),但是怎麼也有孤軍深入的意思,趙國反水他們肯定很危險。戲劇性是事發生了,怕捱打的齊國寫信給穰候,讓秦軍避免了這些危險,還給提供了一個特別好的戰略規劃,簡直就是一神助攻。下面筆者就介紹分析一下這件事情。

秦國要打齊國,想讓趙國出兵,於是先胖揍了一頓趙國

前面文章說過魏國虛晃一招,給自己贏取了聯合齊國的時間,從而背信了秦國,這應該是秦國要打齊國的一個原因吧。魏國的下場就是讓秦國揍了又揍,第二次被秦國打的還有韓趙,白起淹死了趙國兩萬降兵。秦國做了這麼一個決定,把侵佔的觀津還給趙國,還給補充了四萬的軍隊,要他們去攻打齊國。我打了你,給你點好處,你還要給我幹活,這可是剛殺了人家好幾萬人啊!這秦國老霸道了。或許是相信自己的威懾力吧,但風險確實不小。

齊國聽說後馬上就慌了,趕緊派人送了一封信給穰候。他以為鞭長莫及,攙和一下戰爭得點利,結果惹上了強硬的主,雖遠必誅。筆者明白齊國參與不參與的都會被打,只是發表一下感慨。勸說的信件相當有水平,開始先恭維秦王明智善謀,再恭維穰候有智慧,肯定不會擴充趙國四萬軍隊攻打齊國,隨後分了五點介紹並給出了謀劃天下的策略。讓對方有好感才能順利繼續下面的環節,多會都是通用的。

秦國要打齊國,想讓趙國出兵,於是先胖揍了一頓趙國

第一,韓趙魏之間不管怎樣背棄欺騙,他們總會進行聯合,如果大敗了齊國,只會壯大趙國,而趙國又是秦國的死敵,對其相當不利;第二,齊國力量本來就很弱了,打敗了他們也不幹會對打敗韓趙魏與楚國有多大幫助;第三,秦國聯合趙國來打齊國,他們害怕也肯定不會投降秦國,而會選擇倒向韓趙魏楚;第四,如果孤軍深入,很可能被其他國家包了餃子;第五,聯合別的國家打齊國,就是讓敵人強大瞭然後對付自己,很不明智的作為。

安邑屬於魏國,分晉後的魏國半包圍韓

秦國要打齊國,想讓趙國出兵,於是先胖揍了一頓趙國

給了什麼建議呢?先佔領安邑並將其治理好了,然後以此為後方攻取韓國的上黨,奪取天下的中心位置,對以後的霸業是相當有幫助的。這與擔心著盟軍會反水要強太多了。最後還是恭維穰候有智慧熟悉政事,果然穰候撤軍沒去打齊國。秦國以後的戰爭也是這麼打的,先攻野王郡,然後打上黨,長平之戰差點滅掉趙國。筆者淺見,這封信讓秦國躲掉了一次有可能的危機,還指明瞭未來的霸業之路,這算是對手的一次神助攻吧。如果理解錯誤,請不吝指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