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各旅游景点简介

鄠邑区隶属于陕西省西安市,原称鄠(hù)县、户县,位于西安市西南部,南依秦岭,北临渭河,是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三个副中心城区之一,距西安主城区18千米,处于西安“半小时经济圈”。

鄠邑区截至2016年辖1个街道、13个建制镇、518个行政村、21个社区,总面积1282平方千米,总人口60.66万人,2016年,鄠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62.81亿元,比2015年增长 8.5%。

鄠邑区是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中华诗词之乡、中国鼓舞之乡、中国围棋之乡、全国文明城区、国家卫生城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档案工作示范城市。

风景名胜

折叠太平国家森林公园

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各旅游景点简介

太平国家森林公园太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西安市西南户县太平峪以内。距西安44公里、咸阳60公里,总面积6085公顷。公园有石门子、月宫潭、石船子、黄羊坝、桦林湾五大景区近百个景点。

太平森林公园所处地貌为秦岭中山地。整个区域高差悬殊、峭壁林立、峰峦叠嶂、沟谷连绵、多瀑布、急流和险滩,形成了丰富奇妙的山水自然景观。园内有石门、黄羊坝、月宫潭、桦林湾、秦岭梁五大景区。公园于2004年12月晋升为国家森林公园,2009年8月晋升为世界地质公园,2010年7月经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0年12月西安市政府认定为“西安服务业名牌”。

太平峪由隋朝皇帝建太平宫得名,峪中山水景观奇特,是唐王朝观花避暑的山水乐园。园内有苍劲古老的落叶松原始森林、顶风傲雪的红桦纯林、特别是天然分布的万亩紫荆,春季争奇斗艳,漫山遍野一片花的海洋,2004年经中央电视台《秦岭探访》栏目报道后,太平万亩紫荆花海在全国引起轰动。据中国林科院植物专家考证,太平国家森林公园内的紫荆是我国紫荆最早的发源地。因此有“天下紫荆,源系太平”之说。炎夏群山披绿、古木参天、万木峥嵘,好一派生机盎然。景区自然山水独特,截止目前仅黄羊坝景区共发现大小瀑布十二处,瀑布最大落差百余米,主要分布于园内2.5公里范围内,形成瀑布群,是我国北方独一无二的自然景观。瀑下皆有潭,飞瀑入潭,激起千层雾,形成万道虹,置身园中如入仙境,最具特色的有:彩虹瀑布、仙鹤桥瀑布、烟霞瀑布、龙口飞瀑等。漫步园中,处处是诗情画意,令人流连忘返。公园旅游服务完备,宾馆、饭店、旅游商店等配套设施齐全。

折叠朱雀国家森林公园

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各旅游景点简介

朱雀国家森林公园朱雀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鄠邑区南部,秦岭北麓,东涝河上游,面积3000公顷,有朱雀崖、秦岭梁、芦花河、奇秀峰、龙潭子、冰河翠六个景区被列入国家级森林公园。还有直插云霄的天柱峰,青莲峰,佛掌峰,渡仙峰,龙脊岭,有奇姿美态的莲台观音、聚仙山、醉仙台、玉笋佛云等。

折叠草堂寺

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各旅游景点简介

关中八景之一——草堂烟雾草堂寺创建于东晋,迄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原为后秦皇帝姚兴在汉长安城西南所建的逍遥园,弘始三年(401年),姚兴迎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居于此,苫草为堂翻译佛经,由此得草堂寺名。

草堂寺是中国“佛教八宗”之一“三论宗”的祖庭,第一座国立翻译佛经译场,也是佛教三大译场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译场[3-5],是佛教中国化的起点[6],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圭峰山北麓。佛教中著名的“中观三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都是由鸠摩罗什在草堂寺译出,为三论宗的创立提供了经典,所以他被尊为该宗开祖,草堂寺也因此被奉为三论宗祖庭。鸠摩罗什应请译出《成实论》,大力弘扬成实派宗风,所以草堂寺又被视为“成实宗”的祖庭。还由于华严宗五祖定慧禅师即宗密,曾在草堂寺著书讲学多年,所以又被视为华严宗祖庭。日莲专依鸠摩罗什译的《法华经》建立日莲宗,日莲宗信徒将草堂寺视为其在中国的祖庭,并尊鸠摩罗什为初祖。草堂寺被中国佛教三论宗、华严宗和日本佛教日莲宗尊奉为祖庭,在世界上独一无二。

1956年08月06日,草堂寺被公布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被国务院确立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2001年06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折叠祖庵重阳宫

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各旅游景点简介

祖庵重阳宫重阳宫位于鄠邑区祖庵镇,距城区10千米。是道教全真派三大祖庭(北京白云观,山西永乐宫,陕西重阳宫)之一。是道教全真派祖师王重阳早年修道和遗蜕之所,享有“天下祖庭”、“全真圣地”之盛名。

金庸名著《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故事就发生于此。重阳宫在元代曾盛极一时,宫域东至涝峪河,西至甘峪河,南抵终南山,北临渭水,殿堂楼阁多达5000余间,住道士近万名,宫观规模之大为国内道观之首。元世祖时重阳宫奉敕更名为“敕赐大重阳万寿宫”。明清以后屡遭破坏,宫院逐步缩小,原有碑石散弃露天。1962年鄠邑区人民政府将这些碑石集中至玉皇殿旧址,形成祖庵碑林。1973年建碑厅11间,使碑石得到妥善保护。现保存的40余通有关道教全真派历史的碑石,其中著名的有王重阳祖师及七真画像碑、《无梦令》诗碑、号称“三绝碑”的《大元敕藏御服之碑》、《全真开教秘语之碑》、元代皇帝圣旨碑(蒙汉文对照碑)和堪称国宝的吴道子《钟馗戏鬼图》画碑等。尤其是元代皇帝圣旨碑是研究我国现已失传的蒙古最古老的巴思巴文仅存的实物资料。象重阳宫碑林这样大量集中保护元代金石文献在国内实属罕见。对研究我国古代社会学、人体科学、语言文字与书法艺术等,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因此,“祖庵碑林”被人们誉为西安乃至陕西的小“碑林”,2001年6月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五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8年由香港青松观侯宝垣大师等捐资上千万元修复的重阳宝殿和钟鼓二楼,为重阳宫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和旅游内涵。目前,宫域总面积已达53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