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沒有氧氣,為何太陽會燃燒出火焰?

訫------流浪

這個問題直到1939年才得到滿意的答案。

十九世紀初, 最廣為接受的答案是化學反應驅動了太陽的能量輸出。 瞭解太陽的質量, 利用已知的最高能化學反應, 據估計太陽只能燃燒5000年。 當時人們認為地球有幾千年的歷史, 所以這並不是一個問題。

但是自從18世紀後期, 地質學家一直在尋找沉積物的證據, 研究沉積物發現地球要古老得多, 數百萬年, 數千萬年, 數億年以上。

1862年, 威廉 · 湯姆森(1892年後的凱爾文勳爵)對太陽的熱量提供了一個新的解釋: 引力收縮。 按照目前的太陽能輸出速度, 以及其"起始半徑"(地球軌道)的上限, 他得出了一個年齡為2000萬年的數字。

這與地質學家正在考慮的最年輕的年齡相符合, 也符合他自己對地球年齡的估計, 因為地球需要一個熔融的球體才能形成它現在的地殼。 儘管湯姆森的"地球時代"估計是錯誤的, 因為他沒有考慮到熔融核心內部的對流。

但是, 地球已經超過2000萬年的證據不斷堆積。 在幾億年的時間裡, 沒有任何東西看起來是合理的, 這使得太陽能的來源成為一個完全神秘的東西。

1896年放射性的發現提供了各種各樣的解釋。 在這裡, 我們有證據表明原子(或某些原子)中存在著一種神秘的能量來源, 這種能量大約是化學能的一百萬倍。 這表明一些類似於放射性的過程是能量的來源, 但沒有人能夠說明這個過程是什麼。

放射性也允許新型的岩石定年, 很快地發現地球一定有數十億年的歷史。

1920年, 亞瑟·愛丁頓先生利用最近測量的核素團, 假設氫聚變形成氦(直到1895年才在地球上發現)解釋了能量輸出, 因為將四個氫原子結合形成一個氦原子會釋放大量的能量從缺失的過量質量。 但是, 這種情況可能發生的實際核反應是未知的。

直到1938年, 漢斯 · 貝斯才完成了他的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工作, 這項工作確定了太陽聚變過程的實際步驟, 即質子-質子過程。


低熵製造機

幾十萬年前人類的祖先學會使用火,通過燃燒,把木材中的化學能釋放出來,用於驅寒、照明和做飯。

上圖:熊熊燃燒的篝火,圖片來自網絡。

開始我們學會寫“燃燒”這兩個字,學到燃燒是一種發光發熱的化學反應,可以釋放化學能,學到燃燒需要氧氣,後來我們逐漸懂得有很多燃燒並不需要氧氣,比如鎂帶在二氧化碳氣體中燃燒、氫氣在氯氣裡燃燒等。

當我們把視野擴展到浩瀚宇宙,可能會驚奇地發現燃燒不是唯一可以讓物體發光發熱的方法,不是唯一可以釋放能量的辦法,甚至不是很有效的釋放能量的方法。瞭解到傳統的化學能之外,還有動能、重力勢能、核能、磁能等多種不同的能量來源,這是我們個人知識的增長,同時顯示了人類科技的進步。

太陽每秒向外發出的能量有3.8x10^26焦耳(10^26的意思是1後面跟著26個0),按照每千克標準煤燃燒可釋放2.9x10^7焦耳的能量計算,太陽每秒需要燃燒1.3x10^19千克的標準煤,如果太陽是一顆大煤球,它2x10^30千克的總質量只能燃燒1.5x10^11秒,除以每年約3.1x10^7秒,得到4.8x10^3年,也就說大煤球太陽僅能支撐不到五千年。也就是說,如果太陽是靠燃燒產生化學能的方式來維持的,那就不會有我泱泱華夏的燦爛文明瞭。

高速運動之後的碰撞也是一種釋放能量(動能)的方式,比如當鳥和飛機相遇,可能把結實堅固的飛機撞成下圖這樣,圖片來自網絡。

天文學家在計算之後發現碰撞產能也不足以讓太陽維持很久,即使是比較有潛力的收縮產能方式,也只能讓太陽維持約3000萬年,這麼短的時間都沒法解釋恐龍的存在。直到上個世紀,人類才終於明確了太陽巨大能量的來源,是太陽內部的熱核反應(雖然發光發熱,但不是化學反應,不是燃燒,也不需要氧氣)產生的核能讓它穩定發光發熱50億年,並將繼續維持50億年。


至於我們在太陽表面看到的“火焰”狀的東西,那其實是一種高溫物質——等離子體——在太陽磁場中的運動(雖然發光發熱,但不是化學反應,不是燃燒,也不需要氧氣)。如果仔細看看下面的特寫照片,你會發現那些“火焰”有豐富的細節結構,看起來真是像霧像雨又像風,與咱們地球上的火焰長得並不那麼像。有時候太陽上的部分磁場會重新組合(即磁重聯),這時會有巨大的磁能和大量的等離子體被釋放出來,可能形成“太陽風暴”。至於地球在太陽風暴的吹拂下會怎麼樣,那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左:極紫外太陽圖像,中:太陽表面的等離子體特寫,右:和地球大小的比較,圖片來自JAXA。

上圖:NASA SDO衛星拍攝的太陽表面等離子體的運動,可以看到很多下落的物質流。


宇宙浩瀚無垠,個人水平有限,圖片來自網絡。如有疏漏,請多指教。


喬小海

第一,燃燒是什麼?

↑燃燒反應↑

人們正常知道的燃燒是木頭在燃燒、煤氣/天然氣在燃燒、煤在燃燒等等,而燃燒的定義是:

燃燒是物體快速氧化,產生光和熱的過程。

所以說燃燒已經限定了必須是一種氧化過程,那麼基本上就要有氧化物的參與,這種氧化物在地球上最為廣泛存在的就是氧氣,當然,能夠作為燃燒現象中的氧化物的遠遠不僅僅是氧氣,比如說初中化學裡會學的二氧化碳和鎂的燃燒,就是一種不需要氧氣的燃燒。

↑鎂在二氧化碳中燃燒↑

第二,發光、發熱這種現象跟燃燒沒有直接關係。

確實,燃燒是會發出光和熱,但是不代表發出光和熱的現象就是燃燒。一般來說,比較劇烈的物理、化學反應都會放出大量的光和熱。

最簡單的就是我們平時看到的電燈泡,裡面的鎢絲髮光發熱就不是因為燃燒,而是由於電流通過鎢絲而產生的輻射。

↑電燈泡的發光發熱和燃燒沒有關係↑

第三,太陽會發光發熱也不是因為燃燒,所以不需要氧氣。

太陽是離我們最近的恆星,那麼太陽為什麼會發光發熱?太陽會發光發熱完全不是因為燃燒,而是其內部發生的核聚變反應,因為有核聚變反應才會讓太陽放出了大量的光和熱。

↑核聚變反應↑

而人類現在也已經能夠掌握核聚變技術,並且用來做成了氫彈:

↑爆炸中產生大量的光和熱的氫彈↑

而這種核聚變反應跟燃燒是沒有任何關係的,不需要氧氣的參與,所以太陽也可以在真空環境中放出大量的光和熱。

↑真空中的太陽↑


SilentTurbine

首先,根據維基百科的定義,燃燒是物體快速氧化,產生光和熱的過程,其本質是氧化還原反應。 所以說燃燒不一定要有氧氣參加,任何發光、發熱、劇烈的氧化還原反應,都可以叫燃燒。小到氫氣可以在氯氣中燃燒、鎂條可以氮氣中燃燒;大到火箭發動機自帶氧化劑(如四氧化二氮)在外層空間中工作。所以可以明確的是,即使沒有氧氣,燃燒依然可以進行。

只要滿足了發生劇烈氧化還原反應的條件。

然而我們知道,太陽上並沒有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大多數人都知道,太陽是一個由大量氫氣氦氣組成的恆星,按照現在普遍接受的觀點,太陽由內部的氫氦核聚變,發光發熱,這顯然是一個物理過程,所以太陽並沒有發生燃燒。

那為什麼一張張太陽模擬圖片、日珥照片,又讓我們認為太陽就是一個劇烈“燃燒”著的大火球呢?為什麼太陽表面確實可以觀測到大量火焰狀結構?

燃燒與核聚變有著本質上的相似之處,可燃物發生氧化反應,反應產生的熱量使氣體電離,氣體離子中激發態電子躍遷至低能級,發出可見光輻射,同時燃燒又發生在大氣內,高溫氣體與周圍環境發生劇烈的熱交換,形成小範圍強烈對流,造成擾動,這就形成了我們平時看到的火焰,飄忽不定,明亮火熱。

太陽大氣同樣是一團電離氣體,太陽內部高溫高壓的核心區,不斷髮生聚變反應,產生巨大的能量,讓太陽發光發熱。太陽表面大氣中發生劇烈的活動,如日珥、耀斑、物質拋射等,這確實和火焰的劇烈活動很像,給人一種燃燒著的感覺。

那麼太陽大氣是靠什麼來產生這些火焰結構的呢?這並非是直接由核聚變產生的,因為太陽的核聚變只發生在內部核心區,外部的光球層、色球層和日冕層或因為溫度不夠,或因為氣體密度太低,核反應都無法發生。

現代太陽物理學,用磁重聯(magnetic reconnection)來解釋外層太陽活動的直接原因。這個理論比較深奧,用最通俗易懂的話來說,就是太陽磁場線不斷髮生斷裂,重聯,磁性拓撲被重新排布,繼而對太陽大氣中高電導率等離子體產生影響,使其不斷髮生高能現象,產生火焰狀結構。

所以儘管宇宙中沒有氧氣,太陽依然可以產生類似火焰燃燒的現象。

川陀太空

20170617


川陀太空

  按定義,火焰是可燃物質燃燒時,所生成的發光、發熱的氣體區域。但請注意發光發熱的氣體區域未必需要通過燃燒來實現,只要有足夠的能量通過氣體區域釋放出來,在我們看來就是所謂的“火焰”。

  但太陽的能量來源問題,的確是個有趣的問題。同樣的問題,伴隨著我們對太陽越來越瞭解之後,讓許多先賢曾為此冥思苦想。在歷史上,當人們第一次估計出了太陽的體積以及太陽所釋放的能量,然後人們發現按照當時人們對能量釋放的理解,太陽早該熄滅而偏偏沒有熄滅,這時候太陽的能量從何而來才成了歷史上的一大懸案,雖然那時候的人提出了引力收縮能來嘗試解釋。

  這個懸案直到愛因斯坦出現才在不經意之間被解開,對的,愛因斯坦並不是要去解決太陽能量問題,他甚至未必對這個問題感興趣,但這並不妨礙他解決了這個問題,這就是科學讓人著迷的地方。甚至,任何人如果直接去解這個問題,大概也是永遠都解不出來的。

太陽的秘密

" 如果你無法將所討論的問題加以測量,並用數字表示,表示你對它瞭解得有限。如果你能夠加以量化並進行測量,表示你對它已經開始有所瞭解" —— 開爾文(絕對零度定義者)

  所以,我們如何知道太陽有多大?利用日全食和月食我們能估算太陽的大小,當然前提條件是我們先知道地球有多大。估算地球有多大這事情,早在公元前240年,古希臘數學家埃拉特色尼就根據比例關係,輕而易舉地計算出了地球的周長。他還創造出地理學這個詞,用來指代所有研究地球的學問的總稱。

  能夠計算地球的周長,是因為他發現了一件事,在夏至的正午,太陽正好在塞恩現名阿斯旺城天頂的位置,因為此時太陽光可直射入城內的一口深井中,並在井底的水上反映出太陽的倒影。

  他假設他的家鄉亞歷山大港在阿斯旺的正北方,在夏至日正午時分,埃拉特色尼測量了亞歷山大城裡一個方尖石塔投下影子的長度,計算出了這個時候太陽在亞歷山大的天頂以南約7.2°。他推斷出亞歷山大港到阿斯旺的距離一定是整個地球圓周的7.2/360 。而今天我們已知兩地的直線距離是今日所用距離單位為800公里,根據這麼一個簡單的比例計算,地球周長:800公里=360°:7.2° ,得到地球周長約為40000公里。而實際測量顯示地球南北極之間的距離為40008公里,赤道的周長為40066公里,總之這個估算的準確度令人髮指,因為地球的確相當的圓,雖然不是正圓。

  當然,由於當時沒有今天這麼精細的距離測量,因此埃拉特色尼計算出的地球周長換算過來之後,相當於今日的42000公里,不過一種已經失傳的距離單位通過文獻資料來換算成今日的公里實在不夠靠譜。但重要的是他所使用的這種方法是非常靠譜的,這才是關鍵所在,測量的精度隨著工具的發展總可以得到改善,但要創建一種新方法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一旦我們知道了地球有多大,就能知道月球有多大。與埃拉特色尼差不多同時代的阿里斯塔克斯則利用同樣簡單的幾何學,估算了太陽月亮的大小以及它們距離地球的遠近。這可以通過月食,日食以及一個月的時間長短等天文學資料進行估算。下圖是阿里斯塔克斯的手稿,他也是西方世界日心說的創立者,但他沒有找到嚴密論證日心說的方法和策略,因此如亞里斯多德以及托勒密這樣的大家依然相信地心說。但總之有了估算的方法,後世的人們得到了越來越精確的太陽月亮的大小以及太陽離地球的距離。

公元前2世紀,依巴谷(Hipparkhos),推算日地距離大約為地球半徑的490倍。

公元2世紀,托勒密將日地距離擴大至1210倍的地球半徑

1609年,伽利略發明了天文望遠鏡

1635年,天文學家文德林重複了阿里斯塔克斯的實驗,將日地距離擴大13310倍地球半徑

1663年,格里高利發表了誤差更小的金星凌日

觀測方法

1687年,牛頓發表萬有引力定律《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1769年5月23日,歐洲天文學家與塔希提島庫克船長合作觀測,得到精確的金星凌日觀測資料。有意思的是,當時英法兩國正在交戰,但鑑於這項歷史性的科學探測任務非常知名,因此法國政府特別下令海軍不得攻擊庫克船長的奮進號(ENDEAVOUR),並提供航行安全保護。這種匪夷所思的事情,表明對頭頂的星空,那時代的上層社會人物們也充滿了渴求。

1771年,法國天文學家拉朗德據此算出,日地距離約1.52~1.54億公里,與今日的測量值1.49億公里的誤差已經非常小了。

1798年,卡文迪許利用扭秤,成功地測出了萬有引力常量的數值。


現在,我們利用萬有引力等於向心力,就可以計算太陽的質量了。

  太陽的質量大約為1.99×10^30 kg,佔我們已知的整個太陽系質量的99.8%左右。當然,這是古人們估算太陽質量的辦法,到了現代自然有許多別的方法來替代,這是另一回事了。

  太陽質量當然很大,但隨著化學的崛起,人們知道每公斤煤完全燃燒所釋放的能量,然後只需測量一下,在正午的陽光下每平方釐米所接受到的來自太陽能量,再假設太陽是一個均衡的球體,能量是均勻的向宇宙空間中輻射,就可以發現,假設太陽真是一堆燃燒的木材或者煤炭,那它

最多隻能燃燒幾千年的時間

  不過,專門研究太陽系的物理學家們早就知道,要形成太陽系起碼也得兩千萬年的時間,而對於太陽的能量釋放問題,他們更傾向於認為是引力收縮釋放能量,簡單來說,當太陽系形成的時候,微粒在萬有引力作用下彼此靠近最終形成了太陽,在這個過程中彼此互相摩擦產生巨大的熱量,然後熱量向四周輻射出去,雖然引力收縮時的確會釋放能量,但遠遠不足以提供太陽所釋放的那麼多的能量。

  而太陽的能量秘密直到,愛因斯坦寫出他著名的質能方程式的時候,人們才第一次搞清楚天上所有恆星的主要能量來源,並且就此明白了另一件重要的事情,恆星是宇宙元素的製造工廠,通過核聚變過程,多數情況下,這個過程將會釋放出大量能量,讓恆星能夠對抗萬有引力的收縮趨勢來維持住大小的平衡。太陽上主要發生的核聚變過程是氫轉變成氦,平均每秒太陽中的7億噸氫變成6億9千五百萬噸氦,這意味著每秒鐘有五百萬噸質量轉變成各種能量被釋放。當然,對此有很多種估算方法,關鍵在於太陽到底用多少種方式在釋放能量,以及釋放了多少能量,隨著我們技術的進步,估算值也在不斷髮生著變化。

  恆星越大,它能引發的核聚變過程就越複雜,在核心的氦經由3氦過程(即3個氦原子核轉換成碳原子核的過程)聚變為碳,同時也產生氮,氧,氖和鎂。但這個轉換過程不斷的進行,到形成鐵元素的時候,能量釋放會遇到一個巨大的麻煩,因為形成鐵元素的時候不會釋放能量,於是在這一瞬間,恆星的內核被萬有引力瞬間壓縮,整個恆星發生崩坍,引發一次劇烈的爆炸——這就是超新星的形成方式。當然,這都是比太陽更大的恆星才會經歷的過程。而我們的太陽質量不夠大,不足以讓核聚變進行到那個程度。

  解開太陽的能量來源之謎,並非僅僅解開了能量來源,同時還解開了宇宙中元素的來源之謎,這就是一個深刻的科學問題所帶來的巨大的收穫。


三思逍遙

首先,我們看到的火焰並不是一定需要氧氣的存在的。

對於氣態物質來說,當溫度升至幾千度時,由於物質分子熱運動加劇,相互間的碰撞就會使氣體分子產生電離,電離氣體中激發態電子向低能級躍遷,躍遷過程發出可見光,形成我們所看到的火焰,這樣物質就變成自由運動並相互作用的正離子和電子組成的混合物(蠟燭的火焰就處於這種狀態)。我們把物質的這種存在狀態稱為物質的第四態,即等離子體。

自然界中的等離子體,我們還可以列舉太陽、電離層、極光、雷電等。在人工生成的等離子體中,我們也可以列舉如熒光燈、霓虹燈、電弧焊等。

從觀測角度來說,太陽表面確實可以觀測到大量的火焰狀結構。

太陽結構可以簡單分為太陽內部和太陽大氣兩部分。太陽大氣從裡到外又可以分為光球層、色球層和日冕三層。

太陽的核心區域溫度極高,達1500萬℃,壓力也極大,氫氦聚變就在這樣的條件下發生,從而釋放出極大的能量。這些能量再通過輻射層和對流層中物質的傳遞,到達太陽光球層,並向外輻射出去。

光球層和色球層很薄,溫度也較低;而日冕,即太陽大氣的最外層,溫度最高,可至數百萬度,這與蠟燭的火焰的外焰溫度最高同理。在這樣的高溫下,太陽表面物質無法保持固體形態,變成氣態(就是金屬在這個溫度下也會變成氣體),進而形成等離子體,看上去就是火焰。

更多優質內容,請持續關注鎂客網~~


鎂客網

太陽的火焰,其實是由太陽上的氫”燃燒”而產生的,其本質當然是核聚變反應,而不是化學反應,因此不需要氧氣的參與。

不過我們人類沒有登陸到太陽,是怎麼知道太陽的火焰是來自“核聚變反應”的呢?這個核聚變反應的細節是怎麼樣的呢?這就是一個很重要的理論模型了,實際上也被稱為“太陽模型”,其主要細節如下:

在太陽中,主要發生的核聚變反應被稱為pp鏈。其中p就是質子。這個pp鏈的反應是非常複雜的,分為大致四個步驟,這四個步驟大致如下:

1. 質子質子反應產生氘與正電子以及電子中微子。

2. 氘與質子反應形成氦3。

3. 氦3與質子反應形成阿爾法粒子與正電子以及電子中微子。(或者是氦3加氦3反應產生阿爾法粒子再加2個質子;或者是氦3與阿爾法粒子反應產生Be7)

4. Be7與電子反應,最後產生兩個阿爾法粒子。中間過程有中微子射出。

可以注意到,除了第二階段,“中微子”在其他三個階段都有射出。中微子是一種質量非常接近於零的基本粒子,它們的穿透能力非常強,它們可以穿透太陽內部很輕鬆地到達地球(這就好像海水可以從漁網裡漏出來一樣)。因此,我們在地球上可以通過檢測“中微子”來知道太陽內部正在發生核聚變反應——因為中微子的出現是核聚變反應的標誌(類似於你把氧氣當作是化學反應的燃燒的標誌差不多)。你說的太陽是如何燃燒起來的問題,到這裡答案就基本已經清晰了。

當然了,我們人眼看到的太陽的光芒不是中微子,而是光子。這些光子的產生是來源非常複雜,但總體來說是因為太陽是一個高溫等離子體,電子的碰撞與運動都會發出光子。太陽發出的光子也會組成一個光譜,在量子理論中太陽的表面可以用一個黑體輻射譜來刻畫,這個黑體輻射譜可以在地球上被精確測定,我們甚至可以據此推斷出太陽表面的溫度大概是5600度左右。如此高的溫度,是我們地球上的稻草或者木頭的燃燒不能達到的溫度。

所以,總結如下:並不一定要有氧氣才可以燃燒,有氧氣的燃燒釋放的是化學能,太陽釋放的是原子核能(不需要氧氣)。


瀟軒

這是個很好的問題,在沒有接觸核聚變的物理理論之前,這點的確讓人想不通。在剛接觸化學時,課本就給出了燃燒的條件,即俗稱的燃燒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如氧氣)、達到燃點。太陽在太空之中,自然是沒有什麼助燃物的,可燃物這點也令人存疑。不過,當學習到核聚變的概念之後,這些疑問就迎刃而解了。

核聚變是一種物理反應,指的是原子核發生聚合作用,產生新的原子核,同時釋放出能量的過程。小原子核在聚合成大原子核的過程中,質量會有所損失,根據質能方程,可以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因此這個過程與傳統的化學燃燒不同,並不需要助燃物的參與,因為其本質根本就不是所謂的“燃燒”。

不過要讓原子核聚合到一起可不容易,需要極高的溫度和壓力,才能夠讓核聚變反應開始。但一旦開始後,突破臨界條件,釋放出的巨大能量就可以維持這個反應進行下去,不再需要外界能量的輸入。太陽就是如此,核聚變的過程不斷髮生,不斷地發光發熱。

藉助於這個原理,我們可以製成核武器和核電站。氫彈就是聚變反應制成的核武器,而可控核聚變則有望解決地球的能源問題,但技術要求太高,目前還做不到。但這是各個國家努力的方向,即“人造太陽”。人造太陽使用幾百束高能激光聚集到一個靶丸上,瞬間產生巨大的壓力和上億度的高溫,讓靶丸發生聚變反應。目前還處於試驗階段,但相信不久的將來,科學家能夠掌握這一技術,造福人類。


看風景的蝸牛君

太陽的燃燒是不需要氧氣的。你覺得圖上的結構像「火焰」,主要是兩個方面像:一個,是它在發光;另一個,是它有類似火焰的結構——似乎有向外噴射的動力,有湍流一樣的細節。

然而這並不能說明它就與火焰完全一致。它們之間唯一的相似之處,就在於它們都是「等離子體」,其氣體之中,正負離子分離,而總數又相同,故謂之等離子體。我們知道,帶電粒子在磁場之中會受到垂直於運動方向的力,無其他力的時候,就會做圓周運動。這也是為什麼會在太陽表面看到類似彩虹的結構——那正是一個近似的半圓,是大量高溫帶電粒子在磁場下的集體運動。又同時,帶電粒子的運動,也會產生電流、產生磁場。來自內部的湍流,以及表面的熱噪聲,都會攪動這一鍋「帶電粒子湯」,在這樣有序、無序的耦合之下,總體呈現出極為複雜的行為。這也就是為什麼會看起來像火焰,因為火焰本身會產生湍流(特別是大的火焰),而湍流通常認為具有一定的混沌特性,至今仍未能完美解決,可見其複雜。

人類只能理解簡潔的事物,然而自然界總是有一些東西,它們太過於複雜,以至於人類無法細緻分辨它們。地面上的火、太陽上的「火」,看起來結構上很相似,所以有人會無法分辨之。

但其中最大的差別,在於背後的原理。它們發光,都是因為高溫,高溫使得粒子躍遷到激發態,然後在回到基態的時候,發出光子,從而發光、發熱。然而太陽的高溫來自核聚變,是低核子數的粒子,合併為高核子數的粒子(核子數要小於鐵),同時釋放能量。而普通的火焰,釋放的是化學能。這裡有非常巨大的差別。


章彥博

嗯,沒錯,真空中似乎是不能燃燒,但是太陽也不算燃燒,它只是發光發熱,不要誤認為太陽就是一個在不斷燃燒的火球。


太陽看起來是在燃燒,是因為它在發光,而且它很熱,就像電磁爐一樣,裡面很熱,而且還會發光,但並不意味著是在燃燒。

比如說原子彈?

那麼太陽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能量?無外乎發生了聚變反應。在這個過程中,氫原子轉化為氦。

當質子在低溫和低速下相互作用時,兩個質子通過電磁力相互排斥,但是在高溫和高速下,質子經歷融合而形成核聚變過程,通過將較小的核結合成較重的核,並且不斷釋放大量的能量。

在將氫氣轉化為氦氣後,它會釋放出大量的能量,為太陽提供燃料。

太陽不是化學過程,它是一個核過程。

我們知道,核電廠不需要氧氣,因為它使用核反應來制熱。

核反應堆中沒有火。而在太陽的核聚變過程中也是如此。太陽的“火”不是由於燃燒,而是由於核聚變,它不需要任何氧氣來工作。

所以不要混淆,認為太陽就是一個燃燒的球。事實就是這樣,也許小時候的你是認為太陽是在燃燒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