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深圳外來務工人數減少了,深圳的工廠都到哪去了?

新知傳習閣

作為深圳的企業HR,深感用工壓力以及員工的結構變化,我們曾經做過一些調研,專門研究過這類問題,先將我們的看法跟大家分享一下。

深圳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特區成立之初,深圳的企業多以港資的三來一補的加工企業為主,這類企業按照現在的術語來說是勞動密集型企業,低附加值企業。當時為了搞活經濟,在深圳開設工廠的門檻很低,基本上沒有一個科學的准入標準。因此當時的深圳可以說到處是工廠,大量的工廠需要大量的工人,形成了內地大批務工人員蜂擁而至,一片欣欣向榮的場景。
經過近四十年的發展,時代也跨入二十一世紀,這幾十年改革開放的發展,中國大地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隨之出現了題主提到的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深圳企業升級轉型。今時今日,深圳已發展成一個以創新為特色的國際大都市,各種高科技企業竟相崛起。過往的三來一補企業低附加值,不注重環保,已成為城市發展的障礙。因此,深圳鼓勵企業升級轉型,否則,就以各種嚴格的措施來規範企業行為,加上現在企業的人工成本大漲,造成了大批這類企業遷出深圳,甚至關閉,因此深圳的務工人員總數呈逐年減少的趨勢。


二.內地的高速發展。改革開放的政策也刮到內地,內地的經濟也開始展翅高飛。早先在深圳務工人員飽嘗了離鄉背井的痛苦生活,當在老家也有工作的機會,大多數的務工人員就選擇留在家鄉發展,再說,家鄉也採取了各項優惠政策,鼓勵務工人員回鄉創業發展。因此,外出務工人員逐年減少,深圳也不例外。

三.計劃生育政策造成勞動力短缺。隨著第一代務工人員差不多接近退休年紀,其二代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由於多年的務工,已解決了溫飽問題,開始重視子女教育問題,因此,其子女基本上都接受了高等教育,大部分已在各地從事了不同於父輩的工作,不一定非得來深圳才能發展。因此,一線的員工已後繼無人。



綜合以上幾點,深圳的務工人員總數相對於前十幾年前是減少很多,但是務工人員的整體素質已不能同日而語,相反其創造的價值大大超過了以前。企業的升級轉型,淘汰了原地踏步的企業,為了生存,這類勞動密集型企業遷出深圳是無奈的選擇。


蝸牛真不是牛

深圳是珠三角城市群中創新、現代服務、全球高端要素的集聚中心,還迎來了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紅利。隨著深圳的高速發展,第二產業佔該地GDP比重逐年降低,製造業壓力日增,已經開始轉移到深圳周邊、內地,以及印度、東南亞等地。像華為這樣把總部留在深圳,將生產基地前往外地的發展模式更是成為了很多企業的選擇。工廠外遷了,務工型人口也逐漸減少了。

深圳製造業外遷主要因為,土地廠房租金、員工工資、原材料成本等要素成本上升,以及內地大力度的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等等。

歸根結底還是深圳的土地資源緊張。地皮貴、地又少,拿不到地,無法擴大生產規模,使傳統經濟增長動力減弱。同樣是建廠子,在深圳周邊城市可以用同樣的價格拿到更優質的地皮,性價比高很多。

不過數據顯示,去年深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增率有所回升,並創2014年以來新高。製造業回暖的同時,當地企業也增加了用工人數。

雖然有製造業企業從深圳轉移產能去了外地,但也有新的企業出現,遷入企業的數量和產值可能都超過了遷出的數字,深圳不會出現產業“空心化”。

【關注:粵港澳大灣區,好內容等著您】


粵港澳大灣區

深圳這幾年來務工的普通打工者的確是在減少,而掌握一定技能、技術型打工者來深圳人數在不斷增加,此消彼長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

1.隨著深圳的發展,深圳的產業不斷升級,高層次產業層出不窮,而低端產業逐漸搬離了深圳,這種格局也改變了來深圳打工人口結構,純務工型人口逐漸減少,而知識型、創業型人口在不斷流入。

2.高房價也是外來務工人口減少的一個原因。深圳的房價這幾年漲勢迅猛,房租價格不斷攀升,外來務工人員生活成本居高不下,打工掙的錢除去生活成本後所剩無幾,對普通人群來說,深圳打工賺錢越來越難,所以吸引力也在下降。

3.內地經濟蓬勃發展。這也是導致來深圳人口減少的原因,現在許多地方在家門口就可以打工掙錢,工資收入和沿海差距不大,而且可以照顧家,生活成本又低,帳算下來還是在家門口打工划算,這樣就沒有人願意去沿海了。


財經微世界

深圳的發展前30年可以說是飛速發展,作為經濟特區有天然的優勢,全國的勞動力都集中在深圳,機會,金錢,發展等贏得很多創業者有志之士的心。

近10年以來,深圳的發展可謂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持續在走下坡路,除了人口,更多的是城市發展的步伐沒有找對,前海搞了那麼多年,除了炒高了南山的房價(10多萬一平),還有什麼?自貿區搞的不溫不火,直線下降的步伐。經濟轉型金融,IT的現代化都市也都沒有繞開房地產的魔咒,華為要走了,中興要死了,很多一線企業要去雄安了,特區轉型工廠全部搬離市區,到關外,關外的發展看下十年前和今天,除了高樓大廈,人口顯然減少,往日的熱鬧擠破頭工廠時代已經一去不返。

華強北,轉型升級完成,但是,已經被網絡殺的焦頭爛額,去看看華強北的商品成排的關門,偌大的廣場有幾個人?

任何城市的發展都是人的發展,沒有了可持續發展,居住安逸,生活幸福的建立,長久一定是死路一條。內地發展是一方面,更多的應該是90後的崛起,不愁吃穿,寧可去送外賣誰還進工廠熬時間,浪費人生。

在大環境以房地產為主的時代,實業要興,深圳要發展,吸引人才,房價一定要降,否則深圳毫無優勢可言。


揚望天空

1,深圳產業結構已經成功轉型升級。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大數據庫”的數據,2017年深圳市GDP為22438.39億元,比上年增長了8.8%。其中,第一產業增值18.54億元,增長52.8%,佔深圳市GDP的0.1%;第二產業增值9266.83億元,增長8.8%,佔深圳市GDP的41.3%;第三產業增值13153.02億元,增長8.8%,佔深圳市GDP的58.6%。從這份數據可以明顯地看出來,深圳市的產業轉型是非常成功的。由最初集約式的生產模式,轉變為“現代服務業”、“先進製造業”、“高技術製造業”等等現代產業。


2,人才結構實現成功轉型升級。隨著深圳市產業結構的成功升級,其相應的人才結構,也是相應的成功升級。通過一系列“戶籍改革政策”和吸引人才的政策,深圳戶籍人口基本上都是本科以上的學歷(隨遷和掛靠等除外),特別是入戶深圳,可以申請租房補貼:(1)本科入戶補貼15000元,(2)碩士入戶補貼25000元,(3)博士入戶補貼30000元。比如2016年9月出臺的“1+2”新政,對各行各業的人才的入戶政策,進一步放寬。

3,大批粗放型企業的內遷。
由於內地經濟的起飛,深圳的成本優勢不再繼續保持,深圳很多企業為了尋求更低的“經營成本”、更高的利潤,選擇了將公司或者工廠“內遷”。而內地各地區政府的非常誘人的各種“招商引資政策”,也配合著這一大的趨勢的形成。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位於深圳龍華的富士康集團,近幾年的大舉內遷。有的甚至遠遷到東南亞等地辦廠。

4,內地各地區政府優厚的人才政策。隨著近幾年內地經濟的起飛,各內地地區政府,也打起了“吸引人才”的這副牌。很多願意留在家鄉的人,可以實現就近創業、或者就近上班。所以,相比前十年而言,來深圳的人才數量,增速放緩。但深圳巨大的吸引人才的魔力,擋不住來深打拼的年輕人。深圳是一座年輕的城市,也是一座“年輕人的城市”!



騰飛之龍


枯心883

你也不看看深圳房價有多高了,低端製造業在深圳無法生存,沒實力的倒閉,有實力的跨國公司遷移到內地或海外尋找更廉價的勞動力去了,多學點東西吧,簡單的重複勞動已經無法適應社會發展需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