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价上百亿创造富士康商业帝国,从打工到“马云”、“王健林”

创业是个很奇怪的事情,能够让穷小子一下子升级为富一代,也能够让你一蹶不振。今天,我们讲的这位就说从打工仔再到创业者再到成功人士的典型案例,那么,他是谁呢?背后又有着怎么样的与众不同的故事?接下来,笔者将和你一起分享他的创业故事,感受他无数次的挫折与失败,感受他的成功,他就是——台湾企业鸿海精密(下属富士康科技集团)创办人郭台铭。

他身价上百亿创造富士康商业帝国,从打工到“马云”、“王健林”

创业伊始,从0到1

时间回到1966年,那一年的他选择进入到台湾的“中国海事专科学校”进行学习,由于当初家庭原因再加上自己要强的性格,他依靠自己半工半读完成了学业。在毕业以后,他也被台湾复兴航运录用了,并且还就因为这样在了里面待了挺长一段时间。当时,他的这份工作可是被很多人羡慕着的。但是,天生不安分的他自然舍不得就这样一辈子待在一个地方打工上班,然后就这样过去自己最精彩的时光,毕竟年轻人都会有自己的创业梦、下海梦。

于是,他开始筹划着自己创业的事情,在经过自己的一番努力之后终于有了一个可以自己开公司的机会。刚好他的朋友有一笔塑料零件订单需要找公司承接生产。他在收到消息之后就马上接下了这笔生意。他出资10万元新台币租了一个70平方米的厂房,与朋友在台北县创立了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还招来了15名工人,他认真地做好各项流程的审核工作。在不到一年的功夫,企业就这样成为了郭台铭的全资公司。这时的鸿海不过是个规模只有30万元新台币的小公司。

靠着塑胶作坊赚取第一桶金后,郭台铭把赚来的钱拿去购置了先进的模具设备,以扩大产品范围,掌控技术能力。但其实,他的这种做法在当时是比较激进的。很快,鸿海就出现了极大的困境。他不得不去美国日本一家家拜访取经、开拓业务,而且自己的英语和日语都还是很烂。也正是这段日子,让他意识到了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性,他的野心也更大了,想要通过让顶尖的企业辅助自己技术升级。

他身价上百亿创造富士康商业帝国,从打工到“马云”、“王健林”

扭亏为盈,高速发展

之后很快到了1977年,当时的公司已经开始进入了盈利状态。他开始投资了其他领域,如建立了电镀部门与冲压厂,此外还以连接器、机壳等产品为重心,力行“量大、低价”的竞争策略。到了1982年,他把公司改名了,更名后的公司成为了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他还继续投资1600万元进入计算机线缆装配领域。1988年,郭台铭在深圳成立了广东深圳富士康精密组件厂。2001年,鸿海以1442亿元台币营收,名列《天下杂志》台湾1000大民营企业龙头。2002年,郭台铭的鸿海集团营业收入突破3450亿元(台币),高居台湾民营制造业第一。

他身价上百亿创造富士康商业帝国,从打工到“马云”、“王健林”

2008年4月,郭台铭宣布退休。7月23日,郭台铭与曾馨莹订婚,订婚宴上宣布,将捐出四百多亿人民币的九成个人名下财产作为公益之用。2016年4月5日,日本媒体报道称,鸿海集团(富士康母公司)已经和日本夏普公司在2日正式签署了收购协议。鸿海斥资35亿美元获得夏普66%股权,成为夏普的新东家。2018年3月8日,中国证监会的消息显示,富士康(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的首发获通过,最快3月底,这家巨无霸便可登陆A股。

他身价上百亿创造富士康商业帝国,从打工到“马云”、“王健林”

“成功是个最差劲的导师,只会带给你无知和胆怯,却不能带给你下一次成功的经验和智慧。”郭台铭曾这么说过,“顺境的人生人人会走,只是速度快慢而已;人一定要学着走逆境,而且愈年轻愈好,因为逆境才是真正学习成长的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