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人間吃貨指南——山西晉城篇

晉城市,古稱建興、澤州、澤州府,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素有“河東屏翰、中原咽喉、三晉門戶”的美譽。晉城市是華夏文化發祥地之一,兩萬年前便留下高都遺址、塔水河、下川等人類遺址。是女媧補天、愚公移山、禹鑿石門、商湯籌雨等神話發源地,高僧慧遠、名將陳龜、名醫王叔和、天文學家劉羲叟、李俊民、郝經、荊浩、賈魯、陳卜、孔三傳、張慎言、王國光、陳廷敬等名人故里。包括冶底岱廟、青蓮寺、崇壽寺、玉皇廟、陽阿古城、海會寺、開化寺、程顥書院、崇安寺、炎帝陵、柳氏民居以及湘峪古堡、天官王府、皇城相府、長平之戰遺址群、羊頭山石窟、中華名山析城山、太行至尊王莽嶺等眾多名勝古蹟和自然遺產。

晉城燒大蔥

美味人間吃貨指南——山西晉城篇

晉城燒大蔥是以大蔥為主要原料,採用燒菜的烹飪技巧,成品帶有蔥香味,是山西省晉城市的一道特色小吃,是晉城一帶的名菜史。燒大蔥是山西小吃菜譜之一,以大蔥為製作主料,燒大蔥的烹飪技巧以燒菜為主,口味屬於蔥香味。燒大蔥的特色:此菜色澤金黃誘人,湯鮮蔥香,配上鮮荔枝,使口味鹹鮮香中有甘甜微酸。

王府八八筵

美味人間吃貨指南——山西晉城篇

王府八八筵流傳於陽城東鄉,因其主菜貫穿周易太極“八卦生萬物”和“好事成雙”理念,且主菜為十六道而得名。其歷史悠久,風味獨特,是名揚天下的一種古老名宴。

王府八八筵因其配料合理、甜鹹有序、湯水適中、色香味俱佳、營養價值高,且原料來源廣、製作工藝精、傳統特色濃、風味大眾化,很適合廣大城鄉人民婚嫁壽誕喜慶活動,數百年來經久不衰,也是至今廣大人民群眾非常喜愛的一種宴席。如今,它不但成了人們舉辦喜慶活動的首選喜宴,也成為了一種朋友聚會、接待賓客的名吃名宴。

陽城燒肝

美味人間吃貨指南——山西晉城篇

陽城燒肝,是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地方名吃。以鮮豬肝加佐料,用花油包卷,經煎、蒸、炸等工序達焦黃酥軟即成。其特點是外焦裡脆,味美適口,佐酒佳餚,熱食不膩。

毛頭丸

美味人間吃貨指南——山西晉城篇

毛頭丸,是山西晉城市陽城縣的一種獨特佳餚,也是晉城十大碗中的一道菜,選用羊肉、粉條、澱粉綜合製成的一道蒸菜,其色澤銀灰,香而不羶。

酸菜黑圪條

美味人間吃貨指南——山西晉城篇

口味酸香辣俱全,高梁面特有香味勝似精米白麵,使人越吃越愛,越吃越香。久之,成為晉城一種地方大眾化名吃。

晉城十大碗

美味人間吃貨指南——山西晉城篇

晉城十大碗是山西晉城地區特色綜合菜系,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傳說。晉城十大碗的十大菜系主要有木耳圪貝、燒大蔥、毛頭丸、過油肉、小酥肉、 糊卜肉、糖醋溜丸、油圪麻、天鵝蛋、甜飯等。晉城十大碗,其以涼菜、熱菜、湯菜、主食為系統體系,按照“十大碗”、“六六”、“八六”、“八八”為區分標準,是本地區婚喪嫁娶、宴請賓朋的特色飲食。

羊肉李圪抓

美味人間吃貨指南——山西晉城篇

全名叫羊肉李圪抓,是高平風味小吃中的一朵奇葩。相傳一個姓李的牧羊人喜歡吃羊肉包子,食多生厭,他就忽發奇想,借來鄰居做煎餅的鏊子,想把包子用油煎一下,可包子皮厚難熟,他就在手上抹了點油,把包子皮拽薄,這樣做成後油而不膩,別有風味。

陽城火鍋

美味人間吃貨指南——山西晉城篇

陽城人逢喜事請客喜歡用“火鍋”,如同擺酒席一樣隆重。製作火鍋的食材主要有蔬菜、毛頭丸、粉條、肉丸、肉類、雞蛋等等,蔬菜根據時令選擇,可以是冬瓜、大白菜、胡蘿蔔等;毛頭丸是自家做的,用粉條、玉米澱粉和蔥薑蒜沫攪拌均勻後捏成團,上蒸籠蒸熟。

晉城炒涼粉

美味人間吃貨指南——山西晉城篇

炒涼粉是晉城民間傳統風味小吃,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先將涼粉切成長寬各3—4釐米、厚約1釐米的方塊,放置待用。鍋內放少量食油,燒熱後將切好的涼粉塊入鍋翻炒。再將醋汁蒜沫澆入,加蓋,待蒜、醋味入裡後出鍋。口感軟嫩,香辣可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