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助丈夫夺得皇位后立一奇葩宫规,应验儿子身上13年就断送了江山

独孤伽罗尽心辅佐,与杨坚一同倡导节俭,协助杨坚成就“开皇之治”,国泰民安,与杨坚并尊为“二圣”,在杨坚开创隋朝盛世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独孤伽罗和杨坚携手走过人生风雨,始终夫妻恩爱,伉俪情深,她时刻督促杨坚勤政爱民,无论处于人生何种际遇,夫妻二人保持着勤俭朴实的家风,创造了中国古代帝王夫妻后宫生活的佳话。宇文毓即帝位后,独孤氏被封为皇后,但受封仅两个月便香消玉殒了。宇文毓痛苦不堪,追封其为明敬皇后。独孤信的第四个女儿嫁给了李渊的父亲,李渊称帝后,追封母亲为元贞皇后。独孤伽罗是独孤信最小的女儿,她助丈夫夺得皇位后立一奇葩宫规,应验儿子身上13年就断送了江山!

她助丈夫夺得皇位后立一奇葩宫规,应验儿子身上13年就断送了江山

14岁就嫁给了杨坚,后来杨坚称帝,她被封为皇后。后人称独孤信"一门三后,荣宠无比",但独孤信在长女封后之前就已经过世了。独孤信可谓眼光独到,当时他为小女儿选亲的时候,一眼就相中了杨坚。杨坚的先祖杨震曾是东汉太尉,父亲杨忠是北周的柱国大司空。受先人的荫庇,杨坚少年时便在朝中任职,但遭皇室猜忌,所以他处处收敛锋芒,不轻易与人起冲突。不过,独孤信相中这个女婿却是另有原因。据说杨坚身材样貌与常人不一样,身体"短下长上",这种人坐下来后就显得高人一等,古人认为这是帝王之相。杨坚的面相也很特别,有威严之态,北周太祖就曾说过"此儿风骨,不似世间人"。独孤信正是看到他样貌不凡,才将女儿嫁给他。

婚后,独孤伽罗柔顺恭孝,谦卑自守,因此杨坚对她又敬又爱,生活和睦。杨坚本就是贵族之后,如今又得到了岳父的鼎力支持,仕途自然通顺。经过一十几年的经营,杨坚已经升到骠骑大将军、大兴郡公的位置。

独孤伽罗是隋朝文献皇后,天生聪颖睿智,性格坚毅要强、敢爱敢恨。她于少年时期历经家族变故,从小便对朝野政权有非常敏锐的洞察力,为人处事不仅有菩萨心肠,亦有金刚手段。杨坚是隋朝开国皇帝,即隋文帝。杨坚不仅终结了三百年的南北朝乱世,与独孤伽罗许下了一夫一妻誓言。并一同创下享誉后世的“开皇之治”,引来四海朝拜,更成为一生独宠一人的千古一帝

她助丈夫夺得皇位后立一奇葩宫规,应验儿子身上13年就断送了江山

杨坚虽然身居高位,但始终没有纳妾室,他的五子一女都为独孤伽罗所生。从以后的事情来看,不是杨坚对独孤伽罗情坚不移,而是独孤伽罗手段厉害。独孤伽罗很聪明,她对丈夫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总是在事情没发生之前就让丈夫断了这样的念想。杨坚也不是寻常之人,他有雄心壮志,既然家中已有美丽贤妻,在这种小事情上也就不计较了。

后来,他们的女儿成了北周宣帝的皇后。北周皇室对杨家的猜忌更加严重,宣帝曾经多次威胁杨皇后说:"你父亲要是把我惹火了,我一定杀了你们全家!"在这样的情况下,杨坚一直按兵不动。直到宣帝死了,年幼的静帝继位,朝中大权尽掌握在杨坚手上,他依然犹豫不决。最后还是独孤伽罗派人劝说:"现在天下大势已到了骑虎难下的局面了,再不做决断不行啊!"杨坚这才决定自己坐天下,逼静帝颁发禅位诏书。

北周武帝宇文邕是北周第三位皇帝,也是北周最后一位有着治国之能的帝王。宇文邕登基时朝政遭到权臣把持,几经隐忍的他最终在伽罗、杨坚等人的帮助下摆脱了傀儡的身份。然而腹黑多疑的帝王本性也令他在掌权后与杨坚渐生猜忌,君臣离心。

独孤皇后深度参与朝政,终身对隋文帝保持了强烈影响力,于开皇之治功不可没,宫中并尊帝后为“二圣”[1]。晚年主导罢黜宰相、废易太子引发史学界争议评价。隋文帝和皇后夫妻恩爱,“誓无异生之子”[2],共诞育有十个儿女。仁寿二年八月,皇后崩逝。隋文帝迷信皇后升化为妙善菩萨,并亲自为其送葬;又营造天下最盛佛寺为皇后祈福,临终前企盼和爱妻“魂其有知,当地下相会”[3]。仁寿四年七月文帝病逝,十月帝后合葬太陵,皇后谥曰文献。

她助丈夫夺得皇位后立一奇葩宫规,应验儿子身上13年就断送了江山

北周大定元年(581),静帝下诏禅位,杨坚称帝,史称隋文帝,独孤伽罗被封为皇后。独孤皇后见识非凡,很有政治才能,隋文帝夺帝位时,她不仅献计献策,还到处为他周旋。执掌后印之后,辅佐隋文帝处理政务。在这位识达古今的妻子的辅助与督促之下,隋文帝将政务处理得井井有条,即使有时出现了偏差,也有独孤皇后在一旁提醒他。遇到大事时,他也总会征求独孤皇后的意见,在一些事情上,夫妻二人的看法往往不谋而合,因此宫中称他们为“二圣”。

伽罗生长的年代,中华大地分裂为几个对立的政权:东魏、西魏和南朝,诸政权之间战争频繁爆发,社会长期不得安定。出生于掌握核心政权的顶级权贵家庭,让聪慧的少女视线超出闺阁,锻炼出了不一般的勇气和胆识,开始关注这个特殊时代的天下局势与命运。北周孝闵帝元年(公元557年),独孤信看中了老友杨忠的嫡长子杨坚相有奇表、气质非凡,于是把十四岁的独孤伽罗嫁给了他[12]。杨坚时年十七,小名“那罗延”,意为金刚力士[13]。他性格深沉稳重,外表木讷而内心有大气魄,因从小在寺院长大,又养出了一股与众不同的威仪风姿[14]。这是一桩门当户对的贵族亲缘联姻。

她助丈夫夺得皇位后立一奇葩宫规,应验儿子身上13年就断送了江山

周宣帝上台后,一反其父励精图治作风,行为乖张暴戾。为了抓紧权力,其引入岳父杨坚辅政。而杨坚虽然跻身到了政治权力最高阶层,但这位女婿实在凶狠残暴,他收拾了一批宗室、大臣后,又把目光投向了岳父。宇文赟一反成制相继册立四个皇后,与元配皇后杨丽华并匹[17];旋而,又欲赐杨后自尽。在杨家面临帝王的不测之怒、家族命运悬于千钧之重之时,危急关头,独孤伽罗一展其北方妇女的坚强风慨,毅然闯宫“诣阁陈谢,叩头流血”,使杨后得免于赐死之难而家族得免于株连之厄

独孤皇后见丈夫彻夜未归,早已心如明镜。第二天,隋文帝早朝后,独孤皇后带着一帮宫女拥入仁寿宫,背着隋文帝处死了尉迟氏。隋文帝回宫后知道了这件事情,不由得勃然大怒,离宫出走,躲人山中。最后在高频、杨素等人的劝谏之下,隋文帝才肯回到宫中。独孤皇后哭着跪在地上请求隋文帝的原谅。从那以后,隋文帝便不敢再碰其他女人了。朝中哪个大臣的小妾如果生了孩子,他的官运也就到此结束。就连皇子也不例外,太子杨勇就是因此而丢了太子之位。

她助丈夫夺得皇位后立一奇葩宫规,应验儿子身上13年就断送了江山

杨坚称帝之后,封长子杨勇为太子。杨勇本性直率,为人宽厚,颇有才华,对朝政也颇有建树,但是他"性奢华,又多内宠",因此不得母亲独孤皇后的喜爱。独孤皇后曾为杨勇选了元氏女为太子妃,可是杨勇却不喜欢这位妻子,多年来一直冷落她,最终导致元氏郁郁而终。元氏死后不久,杨勇宠爱的庶妃云氏却有了孩子。本来元妃之死就让独孤皇后耿耿于怀,如今太子又违背她所定的规矩,让侧妃有子,这是不可以容忍的。

在爱妻独孤伽罗的辅佐和支持下,隋文帝迅速稳定了政局,领导着以高熲为首的能臣干将们开始了一系列大刀阔斧影响深远的全面改革。他首先恢复汉制,建立起以汉文化为主导的意识形态理念;北破突厥,重新建立起以中原王朝为核心的东亚国际政治新秩序;南平陈朝,统一了分裂将近四百年的中华大地,并且使政治上长期分裂导致经济、文化分裂的南北方初步开始融合;改革官制,正式确立分工明确的以三省六部为主体的中央官僚体系

她助丈夫夺得皇位后立一奇葩宫规,应验儿子身上13年就断送了江山

不久,杨广又给独孤皇后加了一把火,他借入京拜见父母的机会,在母亲面前挑拨,说哥哥杨勇想要刺杀他,图谋不轨。本就对杨勇成见极深的独孤皇后听了这话勃然大怒,立即要求隋文帝改立太子。

开皇二十年(600),隋文帝废太子杨勇为庶人。一个月后,改立杨广为太子。杨广登帝位后大隋王朝仅存在了13年就灭亡了。

虽然独孤皇后参与选择的太子杨广最终被历史确认未能担当起让大隋长治久安的重任,但是,他的失败主要是当上皇帝以后盲目追求发展速度,好大喜功的结果。他的这种性格,在当皇帝之前并未充分暴露。仅以当时的情况而言,独孤皇后和隋文帝选择杨广,其实并没有什么错误。 独孤伽罗易储是从为了巩固新的政权统治、维护本集团利益起点出发来考虑的,而不是一己之私。也许是皇后从病发开始起,隋文帝早已失魂落魄得人尽皆知。皇后刚刚去世,非常善于把握上意的著作郎王劭立刻上书安慰文帝称:皇后是圣德仁爱的观世音菩萨下凡,她的死亡只是在诸天神佛的迎接中归位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