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詩入門(十六)——近體詩13七絕格式

四、七絕的格式上一講我們瞭解了七律的格式,七絕的格式就是在它們的基礎上減半:

格律詩入門(十六)——近體詩13七絕格式

格律詩入門(十六)——近體詩13七絕格式

平起式1、首句入韻者

格律詩入門(十六)——近體詩13七絕格式

全首隻有阿、黃、日、穆、何不合平仄格式,其餘的全部合律。

2、首句不入韻者

格律詩入門(十六)——近體詩13七絕格式

全首隻有惟、鷓、飛三字不合平仄格式。

仄起式1、首句入韻者

格律詩入門(十六)——近體詩13七絕格式

全首隻有寒、洛、親不符合平仄格式,其餘的完全相符。

2、首句不入韻者

格律詩入門(十六)——近體詩13七絕格式

全首的第一個異、每、佳、兄字不合平仄格式,其餘的完全相符。

這四首詩分別體現了七絕的四種格式,除了個別1.3.5字處不合平仄外(1.3.5字處可不論),其餘的全部和這四種七絕格式一一對應,非常嚴謹。

(三)七絕和七律格式的推導:

上講我們講了根據首句的平起還是仄起,首句入韻還是不入韻,就可以推導出七絕或七律後面所有的句式,根據的是以下規則:

1.嚴禁三仄尾和三平尾。

2.每一句平仄2.4.6相間,一般1.3.5字平仄可不論(特殊情況後面再講),每一聯2.4.6字平仄相反(對),跨聯第二字平仄相同(粘)。

3.每一聯出句都是仄腳(首聯入韻除外),對句都是平腳(即韻字)。

那麼,具體是怎麼推導的呢?

我們知道:七絕和七律的句式有以下四種 :

1.平平仄仄平平仄

2.平平仄仄仄平平

3.仄仄平平平仄仄

4.仄仄平平仄仄平

我們以首句平起不入韻(即為句式1)為例來推導,根據規則3和規則2,我們知道,它的對句是句式4,這是首聯,第二聯,根據規則2和3,我們推導出第二聯的首句是句式3,第二聯的對句是句式2,也就是說首句仄起不入韻的格式為:句式1,4,3,2

1.平平仄仄平平仄

4.仄仄平平仄仄平

3.仄仄平平平仄仄

2.平平仄仄仄平平

其他幾種七絕格式的也可以根據規則類似推導,七律就是在此基礎上疊一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