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與遠方,到底有多遠?

詩與遠方,到底有多遠?

“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與遠方”,“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不知從何時開始,這些想要去逃離現有生活的躁動就像每年一次的流感一樣,總是準時的到來,快速的擴散,每個人都為之心神惶惶,但在這樣的美好背後,卻很少有人告訴我們,我們到底該怎樣做才能把這樣每年一次的躁動變成一種真正可持續的生活。

或許是因為打小就自由慣了吧,也或許是因為小時候是在大自然中長大,成年後的我依舊對自由和遠方抱有美好的嚮往,而讓我與對自由和遠方同樣抱有嚮往的是從小看的港劇中獨立女性的職業生活。在沒有被生活與工作虐的體無完膚之前,理想中的一切是那麼美好,為之而奮鬥的日子也苦中作樂,一切僅僅是因為內心中那飽含的美好的期待。

可步入社會以後,是日復一日的朝九晚五,是無止盡的會議、報告、計劃、溝通、訓人、被人訓,是交通、水電、房租、飯局,以及人情世故和世態炎涼。最初那顆熱情而飽滿的心就在這樣的重複與忍耐中漸漸消耗殆盡,隨之而來的是倦怠、焦慮、想逃離。

我們總是認為,逃離了現實的苟且,去詩與遠方中就能尋找到初心和夢想,以及那鮮活的心跳。事實也確實如此,我們裸辭,我們說走就走,我們放肆的做個任性的人,我們拋下一切去了嚮往中的遠方,那裡的雲是那樣白那樣自由,那裡的水是那樣清澈那樣甜,那裡的人是那樣淳樸笑容是那樣暖心......我們覺得心好久都沒有這樣輕鬆過了,我們覺得這才是活著,我們心生感慨'如果能一直這樣生活那該多好'。

我們花了大半積蓄,生活的各項開支依舊在繼續,逐漸年長的自己和逐漸年邁的父母都讓我們充滿危機感,這個時候才覺得'如果自己能有錢有閒那該多好',那樣自己就能自由的生活,就能過自己原本想要的生活。步入社會很多年,做了金融很多年的我,第一次開始正視自己的工作與金錢觀。對金錢沒有概念,也沒有慾望,這樣一種還沒入世,就已經出世的狀態真的對嗎?而我也開始反思自己,步入社會8年,到底是因為什麼讓我與自己的理想背道而馳越來越遠。

我身邊早已有同齡人通過自己的努力把詩與遠方過成了日常的生活,也有人日復一日的只是把詩與遠方當做口頭禪卻從未有過任何行動,我開始觀察和分析他們彼此之間的不同,後來發現:

1. 詩與遠方對於前者而言,那是此生誓死也要達成的目標。你有多麼認定,下了多少決心,就會有多少不一樣的未來。

2.一切結果的呈現,都需要物質生活的基礎來支撐。一切的想法如果不落實到行動上,就只能算是空想。詩與遠方需要的是自由的時間,隨時可以創造收入的工作,而你具備這樣的一種技能來實現這一切嗎?你有刻意的去培養自己這樣一種技能嗎?

把詩與遠方過成了日常的人,他們不同的專業科班出身,有著不同的家庭環境,但他們都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一點點的在向夢想靠攏,最終實現。沒有人可以一步到位,一步登天,我們都不是王思聰,成功沒有捷徑。

3.你有以一顆客觀而冷靜的心,正視過你的初心嗎?你還堅守著你的理想嗎?你有以充滿智慧的頭腦,仔細的去分析和計劃過每一年的改變與進步嗎??

如果有,想來你離你的理想也在越來越近吧。如果沒有,那可能是你真的從內心裡真的並沒有你自己想的那麼想要詩與遠方吧。但不管是哪一種,隨心的生活,不遺憾的生活,會讓自己每天想笑著面對的生活,就是好的生活。

而對於那些真的很想要把詩與遠方變成日常的同伴們,我想說的是,你和詩與遠方之間,相隔著 認定、可執行的計劃以及行動。你有多少認可,多少行動,多少為之而付出的可執行的改變和努力,你就離你想要的生活有多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