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青年電視劇編劇”評委王小康支招:如何提煉作品的靈魂?

“十大青年電視劇編劇”評委王小康支招:如何提煉作品的靈魂?

他說,優秀青年編劇的作品以普通人的視角創作,捕捉到不同的角度,對人物有超強的塑造能力,戲劇衝突、戲劇性轉折,故事節奏感把控很好。

“而且懂得用導演的角度和高度寫劇本,考慮到時間和空間感,具有鏡頭感、畫面感,所呈現的劇本是確實可行的,是具體可操作的影像,懂得如何與觀眾通過故事迅速建立情感交流,產生共鳴。”

但,年輕編劇過於注重腦洞,創造和貌似妙語連珠,實際上是脫離生活的臺詞以及缺乏生活體驗,更談不上對藝術的追求。對此,王小康勉勵現代的青年編劇“多積累生活,豐富生活”。

他說,對社會、人性有著深刻的認識,再從中感悟與昇華,按照戲劇規律創作,追求邏輯性、故事性以及情感真實,多弘揚真善美,傳遞正能量。

除此之外,他還特別強調,作為編劇最好對影視製作、導演、表演、剪輯、聲音、剪輯、攝影等知識有所涉獵,才能提煉出影視作品的靈魂所在。

編劇是整個影視作品的核心和靈魂,沒有了編劇,整個影視作品像是丟了魂魄一樣。王小康說,真正的好的影視作品,一是在講好故事,二是講個好故事,編劇就是好故事的靈魂創造者。

“十大青年電視劇編劇”評委王小康支招:如何提煉作品的靈魂?

他舉例,90年代的好萊塢,沒有炫酷的特效,觀眾為什麼還能一直記住那些影視作品中的經典場面或臺詞,就是因為編劇在創作的時候,引人深思,更得人心。

對年輕編劇的選拔和培養是王小康帶領的團隊下一步重點工作。他透露會推出相關的選拔活動。對於有才華,但缺乏經驗和機會的年輕編劇,這無疑是種機遇。對於那些充滿熱忱的人,自己和團隊還會推出講座以及系列課程,全方位的培養青年編劇的綜合能力,讓他們的才華得到市場的認可。

他同時鼓勵《影視女魔頭》可以多舉辦幾項類似具公信力和有影響力的榜單。他說,目前影視市場出現供不應求的人才緊缺現狀,這個榜的意義在於調動全民文學創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編劇人才,給青年編劇提供一個平臺,積累優秀的劇本,為推出影視精品打下堅實基礎。

“中國十大青年電視劇編劇”評委會成員包括郭靖宇、王小康、白一驄,陳秋平、傅曉陽、柏彤、王萌、夏梅、馮雷、何侯擇、張海帆、房子加、唐海威、竇霞以及資深媒體人翟亞菲、傅雲鵬、田博川、張哉、胡杰等。

此前頒發的“中國十大青年電視劇製片人”,獲獎者為白一驄、楊曉培、柳盈瑄、何侯擇、蘇降雨、閻若洲、樊斐斐、劉陽、葉昭君、夏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