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成功別喊累,馬明哲、許家印等告訴你大佬們也是拼出來的!

想成功別喊累,馬明哲、許家印等告訴你大佬們也是拼出來的!

成功沒有捷徑,勤奮是最樸素最實用的辦法。

凡是功成名遂的人毫無例外地,都是不懈努力,歷盡艱辛,埋頭於自己的事業,才取得了巨大成功。那些功成名就卻依舊兢兢業業奮鬥的企業家們完美地詮釋了這句話。

光環背後,大佬們有多拼?

1、許家印:經常開會到深夜,凌晨三四點才睡覺

想成功別喊累,馬明哲、許家印等告訴你大佬們也是拼出來的!

許家印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經常凌晨三四點鐘回家睡覺,睡一會就起床去公司,這是他長年累月養成的習慣。許家印的拼命影響了很多恆大人,一大批人尤其是公司中高層,都是工作狂。

恆大總裁夏海均入職的第一天就被許家印拉著開會一直到十一點半結束,當然這只是偶然,因為常態下恆大的會一般會開到凌晨兩三點才結束。

許家印曾經思考過要不要一直拼命下去,但這樣的問題是無解的,戰鬥已經是他的常態了。

2、稻盛和夫:除了拼命工作,不存在第二條通往成功的路

想成功別喊累,馬明哲、許家印等告訴你大佬們也是拼出來的!

在稻盛和夫的70餘年工作經歷中,離不開“極度認真”四個字。

稻盛和夫的第一份工作在一家制造絕緣瓷瓶的企業,當時這家企業瀕臨倒閉,很多員工離職了。當時的稻盛和夫也想過離職,但他覺得辭職需要一個義正言辭的理由,於是留在公司先埋頭工作。

不發牢騷,不說怪話,聚精會神,全力以赴,當時的稻盛和夫開始用格鬥的氣魄,以積極的態度認真面對自己的工作。從那以後,他的工作認真程度甚至用“極度”二字來形容。

他把鍋碗瓢盆都搬進了實驗室,睡在那裡,晝夜不分,連一日三餐也顧不上吃,全身心地投入了研究工作。他還訂購了刊載有關新型陶瓷最新論文的美國專業雜誌,一邊翻辭典一邊閱讀,到圖書館借閱專業書籍,往往都是在下班後的夜間或休息日抓緊時間,如飢似渴地學習、鑽研。稻盛和夫在拼命努力的過程中,一次又一次地取得了出色的科研成果,同時周圍人對他的評價越來越高,他的人生逐漸開始良性循環。

公司上市後,他依舊用“奮鬥者”的態度要求自己和員工,“迴歸創業的初衷,哪怕汗流浹背,哪怕沾滿塵土,讓我們同心協力加油幹!”

對於自己的成功,稻盛和夫說,除了愛上工作、拼命工作,不存在第二條通往成功的路。

3、馬明哲:“成功沒有捷徑,勤奮是最樸素最實用的辦法”

想成功別喊累,馬明哲、許家印等告訴你大佬們也是拼出來的!

馬明哲一直謹守勤勉,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30年前他從26個英文字母開始學起,把《新概念英語》裡近萬個單詞,都記在一張張小卡片上,後來一捆捆卡片裝滿了一個大紙筐。出差時,他一定要隨身攜帶英文雜誌或小說,有時間一定要聽聽英文財經報道。馬明哲一直告訴自己,學無止境,勤能補拙。

工作後的馬明哲拼搏勁兒更大,他在《平安心語》中說:“成功沒有捷徑,勤奮是最樸素最實用的辦法”。他平均每天處理500多封郵件,其白天辦公時間通常排滿了各種專題會議及重要接待。絕大多數郵件必須要下班後去處理,有時出差在外或晚上有公務接待,郵件就要到晚上10點後開始處理。馬明哲說,特別重要的事,他寫的回覆郵件比請示人的內容多好幾倍。

非獨以上這幾位企業家是工作狂,很多企業家都將“勤奮”二字奉為圭臬:埃隆·馬斯克每週工作超過100個小時,每天都忙到夜裡3點才躺下;宗慶後每天工作16個小時,一年中200多天都奔波在市場一線;雷軍在訪談節目中表示,中午午飯三分鐘解決,平均每天開十一個會;喬布斯生命快結束的時候,他還在努力加班……

成功沒有捷徑,勤奮是最樸素最實用的辦法。每一份榮譽背後,流的是汗,拼的是命。我們不提倡有損身體健康的拼命,但像“勞模”一樣奮力拼搏的企業家們的敬業精神與奮鬥理念值得每一個人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