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大基因“開醫院”啟示:如何拯救你,被“腰斬”的市值?

華大基因“開醫院”啟示:如何拯救你,被“腰斬”的市值?

“做好事”沒能保住股價,這恐怕是汪建沒想到的。

這位“基因狂人”身上有著多重標籤:他是科學家也是商人,有人說他天真善良,也有人說他“狡狂匪氣”;“盯著股價研究市值沒意思”,他選擇相信“做好事股價不會跌”。

事實上,在2017年7月14日上市後,華大基因確實上演過一則A股造富神話:短短4個月,該公司股價由發行價13.6元漲破260元,市值旋即破千億,一度躋身A股醫藥類上市公司市值第二,風光無兩。

但在2017年11月14日達到股價最高點後,華大基因的股價開始出現下行趨勢,如今幾乎被“腰斬”,市值僅餘600億元左右。即使在2018年4月19日華大基因公佈去年財報,22.44%的營收增長率和19.66%的淨利潤增長率,也未能挽回投資者信心。

4月華大基因的股價仍在160元上下浮動,5月至今近半交易日在150元以下收盤,下滑趨勢延續。無冕財經(ID:wumiancaijing)發現,7月16日首批40家機構投資者限售解禁期將至,對應股份佔全部股份比例高達50%,有投資者預計,大股東可能面臨不小的壓力。

華大基因“開醫院”啟示:如何拯救你,被“腰斬”的市值?

▲2018年7月16日,華大基因將迎來解禁潮。

上市以來,華大基因面臨不少爭議:支持者贊其為“基因界騰訊”,是中國基因生物技術的創新者和領導者;質疑者指其為“基因界富士康”,徒有基因測序來料加工的功能。

然而不論是騰訊還是富士康,其營收、利潤的體量都是巨大的。相比之下,華大基因備受爭議的一點,在於業績與市值是否匹配。

近年華大基因的業績增速遠不如其公開的預期值。2011年5月,汪建在雲南科技大講壇上透露,2010年華大收入達到10億元,計劃2012年達到100億元。然而據華大基因2015年曾公佈的第一版招股書,2012年華大基因營業收入僅7.95億元。

另外,根據機構研報、華大基因招股書、年報公開數據可以知道,儘管近年基因測序市場的複合增長率達到30%-60%,但自2014年至2016年,華大基因的營收增長率相對較低,分別為8.12%、16.53%和29.82%;2017年的幾項主要財務數據,增長也未達到此前機構研報的預測值。與汪建多次對外宣揚的“服務全人類”“萬億級市場”等口號相比,以上數據仍相距甚遠。

此前華大基因主要採用toB模式,通過與醫療機構建立合作,推廣自身的基因測序服務。但這種服務並不具備唯一性,例子之一是,2016年美年大健康仍為華大基因第二大客戶,貢獻3.35%的採購額,但在當年11月,該公司旗下自建的基因測序服務機構“美年基因”獲A輪融資1.6億元。毫無疑問,此舉將搶奪華大基因的業務訂單,也側面反應出華大基因對下游控制不足。

天花板和洗牌前夜

對於當前基因測序技術推廣使用中的難題,想來汪建是深有體會的。他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吐槽”:相比國家批准的臨床價格,華大基因提供的部分基因測序服務已降價10倍,但還是沒人去做。

華大基因對市場拓展的重視程度和投入力度都不低。最新年報顯示,2017年公司銷售費用高達4.01億元,同比增長22.62%,在規模和增速上都遠遠超出研發費用。

2010年,華大基因從美國基因測序儀器公司illumina購入128臺高通量測序儀,使其一舉成為全球最大的基因測序服務提供商;2013年,華大基因又在資本加持下,完成對美國測序儀生產商CG的收購,從而具備研發、生產基因測序儀的上游能力。

雖然華大基因已萬事俱備,市場的東風卻來得很慢。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儘管2007年至2016年中國基因測序市場的複合年均增長率高達62.2%,但直到2016年,這一市場的規模也僅有50.6億元;2017年,中國基因測序市場規模在80億元左右。更值得注意的是,多家研究機構均調低了對中國基因測序市場複合年均增長率的預測,預計到2022年該數字僅20%-30%。

華大基因“開醫院”啟示:如何拯救你,被“腰斬”的市值?

一位醫療領域的觀察人士認為,目前基因測序市場遠未成熟,除產前篩查與診斷(NIPT)的普及率較高外,能夠合法開展的臨床測序業務寥寥無幾,這些業務的規模也是平平,短期內不可能達到千億、萬億級市場;與此同時,這一領域已有200家多企業存在,競爭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在相對成熟的產前篩選與診斷(NIPT)領域,華大基因正面臨著來自同行貝瑞和康的強勁競爭——早年illumina因華大基因收購CG而與其交惡,貝瑞和康適得其利,通過與這家全球最大測序設備供應商合作,在全國40多家臨床檢驗所建立了以NextSeq CN500為核心的高通量測序平臺。

2016年,在最核心的生育健康類基因測序服務項目上,貝瑞和康與華大基因共佔據超過90%的市場份額,兩家公司分別實現收入9.29億元、9.22億元,規模已十分接近。

貝瑞和康是典型的“華創系”公司,即原華大基因公司員工辭職後創辦的同類企業,起初也被稱作“華小系”。據統計,此類企業的數量目前共有超過30家,還包括諾禾致源、碳雲智能等獨角獸公司。它們與華大基因在業務上相互競爭,例如在華大基因第二大營收的基礎科研類服務板塊,諾禾致源在2015年實現營收3.5億元,超越華大基因,成為國內最大的科研服務提供商。

據媒體報道,華大基因曾佔據國內95%的基因測序服務市場,但如今在“華創系”以及其他基因企業的競爭下,市場格局早已轉變,華大基因雖仍處於領先地位,但也並非“一家獨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