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喜劇大師卓別林的電影《摩登時代》?

義楓刀

《摩登時代》是上映於1936年的戲劇默片,其娛樂性和對現代社會的深刻反思,使它在將近百年後的今天依舊具有獨特的魅力。

其實,好的電影作品並不需要刻板的鑑賞技巧,每位觀眾只需遵循自己的內心直接和影片對話,就能夠獲得最大的享受。並且獲得自己的對影片的獨特理解。

故事以“這是一個關於工作時代的故事,其中講述了個人企業與人類追求幸福的衝突”這句話,拉開了序幕。

這句話已經為觀眾們交代了故事的主題,即在現代工業社會中,工業文明和機械化生產對人造成的異化和人們反異化的鬥爭。

“摩登時代”的英文原名是“Modern Times”,指的是現代社會。戲劇大師卓別林以他自己獨特的喜劇方式,對人類在二十世紀後步入的這一全新時代進行了反思。

誰說喜劇作品就沒有正劇深刻?在我看來,卓別林是以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向觀眾們展示了人們最不願面對的殘酷現實。

電影的開篇,以蒙太奇的手法將被牧人驅趕的羊群和走進工廠上班的人群剪接在一起。這個隱喻相當深刻——現代社會中,被資本家、機械生產和金錢奴役的勞苦大眾彷彿軟弱無力的綿羊。儘管數量眾多卻對自己的悲慘處境毫不自知,囿於反抗也沒有勇氣面對現實。

接下來就是展現工人“異化生活”的一系列經典的橋段。卓別林在工廠中負責用兩個扳手擰緊配件上的螺絲,每日長時間、高強度的重複性工作使他患上了擰東西的“職業病”。

其中又有一個隱喻性的鏡頭,又一次卓別林被捲入了龐大的機械設備,在大大小小的齒輪、槓桿、活塞中被拉扯、扭曲、變形。這是機械生產對工人生活異化的形象展示。

後來卓別林和自己的戀人攜手逃離了現代文明,重返破屋陋室的大自然,卻發現連自然也已經被工業文明侵蝕殆盡。最終,他們選擇流浪。喜劇大師卓別林以幽默、詼諧的方式為觀眾們講述了一個悲劇的故事。


電影爛番茄

《摩登時代》是卓別林最經典的電影之一。這是一個關於美國工業時代的電影,因為機器的廣泛應用,造成大量工人的失業。

主人公查理也是這個時代悲劇的產物,他因為工廠倒閉而進入社會。這部電影講述的就是查理走向社會後發生的一系列令人哭笑不得的故事。

電影的開頭就極具寓意。影片的第一個鏡頭是一個時鐘,這個時鐘在影片後面反覆出現。時鐘寓意著時間的流逝與人們的思考,同時也象徵著當時那個資本主義猖狂的時代。

而第二個和第三個鏡頭分別是羊群擁護在一起走和一群工人擁護這走進工廠。這裡運用了蒙太奇手法,將當時的工人比喻成待宰的羊羔,暗喻工人們是資本主義和金錢的奴隸。

電影《摩登時代》非常巧妙地運用了對比手法。

一是將理想中的豪華商店、花園別墅與現實中的破舊木屋進行對比,突出了理想與現實之間的矛盾。

二是將監獄生活與現實生活進行對比。監獄中的人雖然失去了自由,卻可以不愁溫飽;而街頭中的人們雖然擁有自由,卻要為了擔憂衣食問題。

通過這兩者的鮮明對比,向觀眾揭示了摩登時代的本質矛盾。

除此以外,影片從一開始就用一些列畫面來表現查理在工廠裡的工作情況。機械性的工作,只是無止盡地複製粘貼,毫無意義可言。這也為查理後面得精神病提供充足的理由。

總之,《摩登時代》是一部難得的佳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