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恶梦 之 元祐党案:第1章 始于熙宁二年

“元祐党案”是北宋奸臣蔡京等人针对以司马光为首的“元祐旧党”进行的政治清算,时间长达二十余年。崇宁元年九月,立“奸党碑”,被列入“奸党”的朝臣有一百二十人——

曾任宰相者:司马光、文彦博、吕公著、吕大防、范纯仁等7人;

曾任执政者:胡宗愈、范纯礼、苏辙等16人(内除郑雍、李清臣);

曾任待制以上者:苏轼、孔文仲、吕希纯、范纯粹等35人(内除杨畏);

余官:秦观、吕希哲、黄庭坚、程颐等39人;

又余官20人。计120人。

崇宁二年八月,下监司长吏厅刻石,人数减至九十八;崇宁三年六月,重定“元祐”、“元符”党人及上书邪等者合为一籍,增加至三百九人。

据《宋史·本纪第十七·哲宗一》记载,元祐三年(公元1088年),“是岁,三佛齐、于阗、西南蕃入贡。天下上户部:主户213万4733,丁2853万3934;客户615万4652,丁362万9083。……”所以后人称“元祐之治”比隆“嘉祐”(仁宗的年号)。

可惜没有过久,党议复兴。王安石之徒多为飞语,以摇动在位。吕大防、范纯仁畏惧退让了,想要参用其党,以平旧怨,谓之“调停”。

元祐八年(1093)十二月,除章惇资政殿学士、吕惠卿中大夫。

绍圣元年(1094)四月,章惇相。以王安石配享神宗庙庭,追复蔡确原官,重修《神宗实录》。七月,夺司马光、吕公著赠谥。贬吕大防等人。

绍圣二年(1095),章惇专政。

绍圣三年(1096),章惇专政。

绍圣四年(1097),章惇专政。哲宗心恶“元祐”宰执。二月,追贬司马光、吕公著等。追毁程颐出身以来文字,放归田里。

元符元年(1098),章惇专政。三月,遣吕升卿、董必尽杀“元祐”流人。七月,复窜郑侠,除名秦观,重新获罪的多达830家。

元符二年(1099),章惇专政。

元符三年(1100)正月,哲宗崩,徽宗即位。

建中靖国元年(1101)二月,章惇贬雷州司户参军。十一月,复诏蔡京为翰林学士承旨。

崇宁元年(1102)七月,蔡京相,禁“元祐法”。立“党人碑”于端礼门,徽宗御书深刻其罪状,列为“奸党”。

崇宁二年(1103),蔡京专政。从此开始,“元祐”学术、政事之禁持续了24年,一直到金人围困京师才罢。

崇宁三年(1104),蔡京专政。六月,诏“元符奸党”通为“元祐奸党”,凡309人,上亲书刻石于文德殿之东壁。又命蔡京书而颁之天下。

崇宁四年(1105),蔡京专政。十一月,章惇死。

崇宁五年(1106)正月,以星变,毁“元祐党人”碑。二月,蔡京罢。

大观元年(1107)正月,蔡京复相。

大观三年(1109)六月,蔡京罢。

政和二年(1112)蔡京复相。

宣和二年(1120)六月,蔡京罢。

宣和五年(1123),禁“元祐”学术,凡举人传习“元祐”学术者,以违制论。

宣和六年(1124)十二月,蔡京依前太师领三省事。

宣和七年(1125)四月,蔡京罢。十二月,钦宗即位。

哲宗、徽宗两朝发生的这些事情,究其原因,可以追溯到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开始实行的“新法”。关于那次“变法”,世上有水火不容的两种观点,赞成王安石的一派,直指司马光是北宋的“大罪人”,因为他阻扰“变法”,致使北宋失去了重兴的机会,形成了积弱积贫的局面,以至于后来无法和金人对抗,造成了“靖康之耻”。

对于此一观点,笔者不敢苟同。现举一两例子,从侧面说说“新法”给当时的社会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周颖字伯坚,江山人,以行义名称于世。熙宁初年,召赐进士第,授校书郎。

一天,王安石找来他聊天,问:“你说说‘新法’在下面搞得怎么样呢?”王安石想象的情况会很不错的,想听这个刚到朝廷的人说两句好话,夸一夸,美哉美哉。

周颖回答:“现在都把‘新法’编成歌谣了,天天唱呢。”

王安石一听乐坏了,赶紧问:“怎么唱的?你唱给我听听,唱给我听听!”

周颖清了清嗓子,高声唱道:“市易青苗,一路萧条……”

这下可把王安石气坏了。过了两天,找了一个理由,把周颖赶出朝廷,让他到一个叫作“乐清”的地方做个小官。

据《宋史·列传第八十八·邓绾传》记载,利州路发出去的“岁用钱”是九万六千缗,而转运使李瑜收回来的利息竟然高达三十万。“新法”何等虐民,由此可见一斑。

熙宁三年(1070),在河南洛阳的一个地方,有一个诗人写了一首诗,也是反映实行“新法”之后社会的惨状,诗的名字叫《无酒吟》:

自从新法后,尝苦罇无酒。

每有宾朋至,尽日闲相守。

买不到酒不是因为没钱,而是因为粮食欠收,没有粮食造酒了。一天夜里,有朋友给这位诗人送来了酒,他高兴得又吟诗一首《谢城南张氏四兄弟冒雪载肴酒见过》:

久旱几逾冬,川守祈未得。

雁行联镳来,佳雪遽盈尺。

酒面生红光,客心喜何极。

半夜离天津,天津陡岑寂。

这位诗人的名字叫邵雍,字尧夫,人称“康节先生”,上面两首诗载在他的诗集《击壤集》。其时,他的门生故旧有在外面做官的,给他写信:“没法干了,准备辞职了。”

邵雍回复他们道:“现在正是贤臣君子为国效力的时候,新法虽然严厉,但是你们能宽一分,则民受一分之赐,辞职了又有何益?”

这一年,程颢上《谏新法疏》,被罢为京西路同提点刑狱;张戬(张载之弟)因为触怒王安石,贬知公安县。张载辞官回到家乡眉县,创立“横渠书院”,开始撰写《正蒙》,里面就有大名鼎鼎的“西铭”和“东铭”。

熙宁五年(1072),程颢回到洛阳。

熙宁六年(1073)六月七日,周敦颐在九江病逝,享年五十七岁。

熙宁七年(1074),实行“买官田之法”。立刻,邵雍家里热闹起来了,因为他家的宅子就在官田上,现在朝廷收回去拍卖了。而他是一个穷教书先生,之前御史中丞吕公著向朝廷推荐他,他推辞不就,还写了一首诗《诏三下答乡人不起之意》,现在哪里有钱买回来自己的家业?

榜文贴出去,过了三个月,没有一个人前来购买。

邵雍的朋友就凑到一起合计,说:“邵雍先生今年六十四岁了,如果真的有人把他的宅地买了,把他赶出家门,作为他的朋友,我们的老脸岂不是也丢完了?”

于是司马光等二十余家集钱,帮邵雍买回来,所以他的宅子的户主名字是司马光,游园的户主名字是富弼,收租的延秋庄的户主名字是王郎中,至终而不改。

熙宁九年(1076)三月,张戬卒,享年四十七岁。

熙宁十年(1077)七月五日,邵雍捐馆,享年六十七岁;冬十一月,张载行至临潼驿舍,卒,享年五十八岁。

元丰八年(1085),朝廷召程颢为宗正丞,遗憾的是,他没有赴任就去世了,享年五十四岁。

至此,为后人所称道的“北宋五子”: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五去其四,只剩下了程颐一人了。

黄庭坚这样称赞周敦颐:“周茂叔人品甚高,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

二程早年师事周敦颐,后来游学于安定先生胡瑗的门下,寻“颜子乐处”,发明“天理”,被后人赞叹:“学贯濂溪,道接子輿!”濂溪,即濂溪先生周敦颐;子輿,即孟子。

张载的著作除了“西铭”、“东铭”,他的“四句教”也广为人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程颢称赞邵雍是“振古之豪杰”,又说他的学问是“内圣外王之道”。

再说“元丰八年”,三月,上(神宗)崩于福宁殿,年三十有八。《宋史》是这么评价这位英年早逝的皇帝的:

帝天性孝友,……。其即位也,小心谦抑,敬畏辅相,求直言,察民隐,恤孤独,养耆老,振匮乏。不治宫室,不事游幸,厉精图治,将大有为。未几,王安石入相。安石为人,悻悻自信,知祖宗志吞幽蓟、灵武,而数败兵,帝奋然将雪数世之耻,未有所当,遂以偏见曲学起而乘之。青苗、保甲、均输、市易、水利之法既立,而天下汹汹骚动,恸哭流涕者接踵而至。帝终不觉悟,方断然废逐元老,摈斥谏士,行之不疑。卒致祖宗之良法美意,变坏几尽。自是邪佞日进,人心日离,祸乱日起。惜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