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良飽蠹齋:注重史料,探跡編刊(上)韋力撰

王振良飽蠹齋:注重史料,探跡編刊(上)韋力撰

飽蠹齋

王振良先生之名我早已聽聞,但因為各種原因,卻未曾與之謀面。某年在尋訪藏書樓途中,南開大學的來新夏先生給我打了個電話,他說王振良要給他搞一場八十壽誕慶祝會,希望我能前去參會。我跟來老有著多年的交往,聞其所言,立即終止尋訪計劃,而後乘高鐵前往天津。因為列車晚點的原因,我趕到現場之時,裡面已經擠滿了來賓,我只能坐到最後一排,而會議的主持人就是王振良先生。

這場壽誕會有著學術研討會的味道,其舉辦場地乃是正式的會議室,但此會議室前方並無高起的主席臺,故我是隻聞其聲,竟未目睹王振良的真容。從聲音判斷,他是一位年輕人。而接下來的活動,我也未曾看到他的身影。在會議的間歇,我給來老呈上壽禮而後匆匆離去。

王振良飽蠹齋:注重史料,探跡編刊(上)韋力撰

原裝的線裝書

王振良飽蠹齋:注重史料,探跡編刊(上)韋力撰

開本闊大

此後的一段時間,我將稿件發給王振良,以支持他參編的《藏書家》。而我與之正式見面,則源於我到天津圖書館拍有關文獻。在拍照完畢之後,李國慶請來了王振良先生,我們一同前往陳景林先生主辦的中藥器具博物館,而後在那裡共進晚餐。席間,我第一次正式地打量王振良。他穿著一身中式制服,舉手投足間頗有上世紀三十年代文人的氣質,這跟我在來老壽誕會上聞其聲而作出的想象大有不同。然而,其說話的內容卻給我留下了好的印象,由此而跟他有了較多的接觸與交往。

後來,王振良承辦了一屆民間讀書年會,因為各種原因我未能參會。然而通過一些民間刊物,我瞭解到王振良舉辦此會的特色,而對此會議論較多的話題,則是他將讀書年會去掉了“民間”二字,而後我也看到了他對此的相關解釋。由此讓我瞭解到,王振良做事有著自己的思維模式和一定方規,他能堅持自己的觀點,這也是其性格特點之一。

對於王振良的藏書情況,我最初是從李國慶那裡聽聞到的信息,知道他藏書量很大,而藏書模式仍是讀書人的那種——以蒐集史料為第一著眼點。某次我們在天津見面時,他向我講到自己藏書的特點,同時也講到他對天津租界地內的小洋樓進行過的地毯式調查。而我這些年來偏愛於古代的藏書樓,天津小洋樓的原主人也有不少是著名藏書家,為此我多次向王振良瞭解細節。我在尋訪之後,也會向他索要資料,通過那些資料讓我瞭解到,原來有不少小洋樓都是在他的細心調查下,才被有關部門確認為某人舊居的。雖然我在藏書樓的尋訪過程中有不少曲折,但所下的工夫卻遠不能與王振良相提並論。

王振良飽蠹齋:注重史料,探跡編刊(上)韋力撰

李嘉端題問津書院舊匾額(嶽宏提供)

王振良飽蠹齋:注重史料,探跡編刊(上)韋力撰

問津書院匾額(來新夏題)

2017年10月,我們共同在蕭山參加了來新夏先生逝世三週年紀念會,又同到諸暨參加了第十五屆民間讀書年會。在會議期間,我提出想去參觀他書房的要求,他謙稱自己所藏之書只是閱讀檢索之用,並無珍本善籍。而我則告訴他,自己好奇之處乃是他在尋訪小洋樓以及辦刊方面的獨特思維方式,至於他是否藏有善本並非是主要的著眼點。

王振良飽蠹齋:注重史料,探跡編刊(上)韋力撰

天津人著作

王振良飽蠹齋:注重史料,探跡編刊(上)韋力撰

向我講述書中的故事

其實關於王振良的藏書與編刊情況,我在此前看到過一些報導,《梧桐影》2015年第2期登載著該刊主編夏春錦對王振良的長篇採訪,此文的名稱為《應棄須棄,當止則止》。這個題目起得很有力,由此也突顯出了王振良那種“若個書生萬戶侯”的果敢氣質。此篇採訪之文,其著眼點主要是王振良的編刊之事,而對其藏書行為也有所涉及。比如王振良在本文中回答夏春錦說:

……以至節衣縮食有甚於高中之時。本科畢業時,書裝滿八個紙箱,約一千餘冊;碩士畢業時,書裝了二十幾箱,約三千餘冊。1998年參加工作後,經濟條件日益向好,買書不必再瞻前顧後。大約是2002年10月,我以“飽蠹魚”的網名在天涯社區註冊,其間網絡書攤、書店和舊書拍賣先後出現,買書變得越來越容易,我也經歷了人生中買書的顛峰十年(最為瘋狂的一年購入近3000冊),藏書數量迅速地增長,2010年前後已超過三萬冊。近年雖然仍在繼續買書,但一是速度有意降低下來,二是陸續外捐有三千多冊,因此總量增長倒不是很大。

王振良飽蠹齋:注重史料,探跡編刊(上)韋力撰

牌記仍在

王振良飽蠹齋:注重史料,探跡編刊(上)韋力撰

品相上佳

因我亦有藏書之好,故而我能瞭解到三萬冊藏書將會是多麼大的體量。從這個角度來說,王振良也是一位名副其實的藏書家。雖然文中已提及他的藏書偏好,但有些事我卻偏愛於親力親為,而到友人書房去探訪,也是我的偏好之一。2018年3月3日,在我與王振良相識多年之後,終於走進了他的書房。

王振良飽蠹齋:注重史料,探跡編刊(上)韋力撰

飽蠹齋

王振良家所在的小區處在天津的鬧市,然而這裡卻鬧中取靜,小區以合圍的形式獨成系統。走進院中,瞬間感到隔絕了外面的喧鬧。在到達之前王振良告訴我,小區的門牌號因為重新編排過,會給問路帶來一些混亂,而我在小區內詢問過三個人,果真有三種不同的說法,故只好給王兄打電話,他很快下樓把我帶到了家中。

王振良飽蠹齋:注重史料,探跡編刊(上)韋力撰

潔淨的客廳

王振良飽蠹齋:注重史料,探跡編刊(上)韋力撰

整潔的書架

王振良府上打理得整潔乾淨,這與一些愛書人有著較大的差異。王兄笑稱,他前一天專門跟單位請假,收拾了整整一天。雖然一些具體的書擺放隨意,但從客廳書櫥內的陳列,我還是能夠看出他平時對所藏有著良好的整理習慣。為了節約時間,我們並沒有坐在客廳內寒喧,而是請他直接把我帶入書房。在這裡,我看到的仍然是整齊的擺放與嚴格的分類,他的這個習慣至少我做不到,而我只好將這種整潔的書房主人一律視之為強迫症。王振良一向嚴肅,他對我的調侃毫無反應,而是繼續認真地解釋自己何以搞出他的分類方式。

王振良飽蠹齋:注重史料,探跡編刊(上)韋力撰

多寶閣上也是書

王振良飽蠹齋:注重史料,探跡編刊(上)韋力撰

書房

關於其藏書的門類,王振良在答夏春錦問時分為四大部分,我將其所言抄錄如下:“一是中國古代小說(含野史筆記)、民國通俗小說及相關研究著作約一萬冊,多是1949年後的版本;二是天津地方文獻或與天津相關的書約一萬冊,都是最近十年買的,興趣轉移使然,版本從晚清直到當代,主體仍以1949年後為主;三是關於‘書’的書約五六千冊,基本屬於圖書文獻學範疇,主要是各種藏書目錄,書話類的也不算少;四是各種雜書約五六千冊,包括工具書、古今中外社科經典和科學普及名作,還有千餘冊五花八門的簽名本,多是師友所贈,有些內容並不喜歡,但必須好好留存,有一份情誼在。在我的收藏中,有些特色且稍具規模的小專題有:民國版的古代小說研究著作,各種版本的中國小說史和小說目錄,1949年以前的各種詩鐘文獻等。此外,1949年以前的天津文獻也略有可說之處。”

王振良飽蠹齋:注重史料,探跡編刊(上)韋力撰

同樣整齊

王振良飽蠹齋:注重史料,探跡編刊(上)韋力撰

轉角排列

王振良飽蠹齋:注重史料,探跡編刊(上)韋力撰

底櫥

當然,王振良所說距離我寫這篇採訪記已經過了兩年多時間,我問他現在的所藏門類與數量是否有些變化。他說曾經編過藏書目錄,後來因為電腦出問題資料消失,於是就放棄了這個好習慣,但根據他最近兩年買書的速度來估算,他的藏書量約在三萬五千冊上下。因為居所空間有限,他的書被迫分放三處,家中所藏乃是他手頭常用以及最為偏愛者。

王振良飽蠹齋:注重史料,探跡編刊(上)韋力撰

開門細看

王振良飽蠹齋:注重史料,探跡編刊(上)韋力撰

分門別類

王振良飽蠹齋:注重史料,探跡編刊(上)韋力撰

書之書

我從其書架的排列方式上,確實能夠感受到他也喜歡“書之書”。購藏研究書的書,幾乎是每位愛書人的共同偏好,對於王振良來說,他也不能免疫。他特意抽出一本《山西藏書家傳略》,這是一本薄薄的小冊子,他說是花幾百元錢從網上爭得者。而我也有這本書,似乎是太原古籍書店經理原晉先生所贈,當時我對這本小書並沒有太多在意,聞王振良所言後,方知道他在買這類書時果真不惜代價。王振良告訴我,他在買關於藏書家、藏書樓、藏書史這類書時,並不單純是從資料著眼,而是會想方設法買齊某書的不同版本。這顯然是藏書家的路數。

王振良飽蠹齋:注重史料,探跡編刊(上)韋力撰

成套蒐集

王振良飽蠹齋:注重史料,探跡編刊(上)韋力撰

高價買得

王振良飽蠹齋:注重史料,探跡編刊(上)韋力撰

這兩本我沒見過

我個人的偏好當然是線裝書,王振良也知道我執拗於此,於是特意拿出一些讓我欣賞。翻看他的所藏,同時聽他講解每本書的特色所在,由此讓我瞭解到,他買線裝書並不是從善普著眼,更多的是關注資料的稀見性,尤其與天津有關的稀見文獻,乃是他必欲得之之物。

王振良飽蠹齋:注重史料,探跡編刊(上)韋力撰

老出版物

王振良飽蠹齋:注重史料,探跡編刊(上)韋力撰

文獻史料

雖然如此,他向我講述書的價值時,還是會關涉到版本問題。比如他留意到《潛子詩鈔》的書口被人挖改過,可全書並不缺頁,因此他一直琢磨挖改人的心理和原因,雖然這樣的挖改並不影響內容閱讀,但他依然認為這樣的探究很有價值。

王振良飽蠹齋:注重史料,探跡編刊(上)韋力撰

抱出來一摞

王振良飽蠹齋:注重史料,探跡編刊(上)韋力撰

排印本

王振良飽蠹齋:注重史料,探跡編刊(上)韋力撰

書口做過手腳

王振良所藏線裝書中有一冊《李光明書莊價目》,此書也是薄薄一冊,卻被售書者做成了金鑲玉,雖然手法很是拙劣,而我對此書感興趣之處,乃是此前不久我前往南京,剛好尋找過書莊的舊址所在。當時薛冰先生帶領我邊探訪邊講解,雖然讓我瞭解到許多細節,但當時手中若能有這樣一冊書價表,我對書莊的認知一定會更立體。

王振良飽蠹齋:注重史料,探跡編刊(上)韋力撰

《李光明莊書價表》

王振良飽蠹齋:注重史料,探跡編刊(上)韋力撰

《書價表》前的說明文字

王振良飽蠹齋:注重史料,探跡編刊(上)韋力撰

當年的價格

拍照完王振良的書房,我們坐下來聊天。我向他提問一些自己感興趣的話題,比如他的堂號——飽蠹齋的來由。他說這源於他的網名飽蠹魚,而對於該堂號的解讀,王振良則稱他的碩士生導師李劍國先生在給其專著《稗談書影錄》所寫序言中有著詳細解釋,於是我向他索要了一本大作。歸京後細讀這篇序言,李劍國果真在序中詳細講述了這個堂號的意義。該篇序言首先用幾個段落講述“蠹魚”一詞的代指,而後李先生在序中評價說:“‘飽蠹魚’的意思顯然是對有書不讀的嘲諷。”接下來該序又引用明代胡應麟在《少室山房筆叢》中摘引的胡侍《墅談》所言:

近代士大夫積書之富,莫過於尤延之,嗜書之篤,亦莫過於尤延之。嘗謂飢讀之以當肉,寒讀之以當裘,孤寂而讀之以當朋友,幽憂而讀之以當金石琴瑟。餘博雅雖遠不及延之,而亦酷有嗜書之癖,三世之積,書頗不少,辛未之夏,不戒於火,皆為煨燼。迄今勤搜遍括,尚未半於舊藏。關中非無積書之家,往往東置庋閣,以飽蠹魚,既不假人,又不觸目,至畀之灶下,以代蒸薪。餘每自恨蠹魚之不若也。

王振良飽蠹齋:注重史料,探跡編刊(上)韋力撰

王振良著作

王振良飽蠹齋:注重史料,探跡編刊(上)韋力撰

周學熙落款

王振良飽蠹齋:注重史料,探跡編刊(上)韋力撰

天津文獻

雖然說每個藏書人的藏書起因各自不同,而且我也多次強調過,能夠說得清的由頭就離真實有了偏差,但我依然還是不能免俗地向王振良提問,他何以走上了藏書這條路?王振良打開所著《稗談書影錄》,此書附有他所寫的《我的網絡書緣》一文。此文長達四萬多字,雖然題目說的是“網絡”,然細讀此文,則可稱得上是王振良的藏書自傳。因為此文從他的家鄉講起,一直追溯到了以他為座標的前八代。而此篇文章第一小節的題目就是《東北農村的“書愛少年”》,細讀這節文字可以看到,王振良對書的摯愛乃是出於天性。搞文史之人必須具備一個先天優勢,那就是記憶力超強,王振良恰好有這個特點在。他在該文中稱:“我的好記性一直保持到上大學,為了應付各門考試,頭天晚上要到圖書館自習,一個學期的聽課筆記,個把鐘頭就能搞定,背得八九不離十(足以應付考試)。”

王振良飽蠹齋:注重史料,探跡編刊(上)韋力撰

無框豎排

就短期記憶而言,王振良的本領超乎尋常,我自己也一向自負於記憶力,而我的短期記憶卻完全沒有王振良的這個水準。其實與之談話,我同樣能感受到他的長期記憶力也非同尋常。因為在談話時,我偶然提到的某部書,只要是架上具備,他就能隨手抽出,而後翻開某一頁,向我出示某段話的原始出處。他的這種記憶力當然對藏書至關重要,然他在文中卻說:“我對書籍的過度嗜好,跟小時候農村的精神生活極度貧乏有關係。”而後他詳細描述了具體的情形,比如他們家族中遺留下來的兩本書,乃是他的歷史啟蒙讀物,遺憾的是這兩本重要之書,竟然被高年級同學騙走了。

王振良飽蠹齋:注重史料,探跡編刊(上)韋力撰

孟廣慧題簽

在那種無書可讀的時代,對書籍有著摯愛的王振良只好去讀任何有字的東西:“把街頭的招牌從東唸到西,再從西唸到東。可到家以後,能看的東西除了課本,最多的只有藥品說明書。那時一切吃穿日用,幾乎都是零買(很多還要憑票),貨品基本上是散裝,根本沒有品牌和商標之類。惟有藥物誰家都離不開,且附有商標和使用說明。許多常用藥的使用方法和禁忌,我都能背得滾瓜爛熟。最高興的日子是每年春節前,母親一般會買回幾斤舊報紙(大多是《吉林日報》和《人民日報》),用來糊牆迎新。但是那時家裡真的缺錢,都得到了最後關頭,才能省吃儉用把報紙買回來。然後又很快打好糨糊,一張張貼到牆上(年就要到了),根本容不得我把報看完。我當然也有我的法子,就是一張報紙只看一面,然後讓母親把這麵糊到牆裡;剩下的一面呢,就可以等到糊完牆後慢慢看。”

王振良飽蠹齋:注重史料,探跡編刊(上)韋力撰

提到了嚴修

這段話讀來真的令人唏噓不已,而正是這樣的知識飢渴,才使得王振良在有可能的情況下,靠節衣縮食大量地買書。1991年,他考上了天津的南開大學,由此來到這個大都市,從此他的藏書數量也迅速地增加:“‘節食買書’的直接結果,就是我藏書的不斷增加。1995年,本科畢業搬往研究生樓,我的書裝滿了8個紙箱,約一千餘冊;1998年,碩士畢業搬往柳州路暫住,書裝了20多箱,約三千餘冊;1999年在新興路結婚時,藏書已超過5000冊;2003年初遷居王頂堤,全部藏書裝滿34個特大號紙箱,搬家公司的小夥子,一個人根本弄不動,這時我的藏書總量已突破了萬冊大關。”

王振良飽蠹齋:注重史料,探跡編刊(上)韋力撰

詞人按年紀排名

王振良飽蠹齋:注重史料,探跡編刊(上)韋力撰

嚴修題簽

王振良說在那幾年時間裡,他總是泡在孔網上,每天都會把所上新書瀏覽一遍。後來每天上書的數量越來越大,他瀏覽不過來了,開始改為用關鍵詞來搜索。雖說網上購書有許多便利,但稀見之本卻不見得便宜,所以大量買書當然需資金作後盾。對於這一點,王振良告訴了我如下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