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第一奇書,鬼話不輸聊齋,諷刺堪比紅樓,句句雷人

提到清朝的著作第一想到《紅樓夢》,第二想到《聊齋志異》,兩本書都是我國曆史上經典的著作,是我國曆史上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寶,尤其是“紅樓夢”,是世界公認的中國古典文學巔峰之作,相比於這兩本,《閱微草堂筆記》則顯得較為“冷清”。

滿清第一奇書,鬼話不輸聊齋,諷刺堪比紅樓,句句雷人

這本書只能說是小有名氣,並未到達家喻戶曉的地步,然而創作他的人卻是人盡皆知,甚至連剛上小學的兒童都知道他的名字,他就是紀昀紀曉嵐。

在我們的印象中紀曉嵐是一位博學多才,剛正不阿,正直廉明的正人君子,在與和珅惡勢力的鬥爭中總是順風順水佔據上峰,不過這也難怪,電視劇中的紀曉嵐帶著主角光環,褪去這層光環再來讀這本書你會發現現實中的紀曉嵐是另外一個人。

滿清第一奇書,鬼話不輸聊齋,諷刺堪比紅樓,句句雷人

他的這本書在現在看來處處透露著一種惡趣味,其中有包含神鬼,懸疑甚至是耽美種種場面,說是荒誕,文筆卻尖酸毒辣,用詞真實,某些場面甚至是細思極恐,其中又有荒淫怪異較之“金瓶梅”也不遑多讓。

書中開篇便是村中一群惡少見到一位女子進了一座廟,其中一名姓呂的惡霸對眾人說我們可以進去與她“享受”一番,幾人也是這種想法,欣然同意,姓呂之人率先進入掩住女子的嘴巴,待眾人一一“享受”一番之後,這名姓呂的惡霸發現這名女子竟然是她的妻子!一股赤裸裸的諷刺意味撲面而來。

滿清第一奇書,鬼話不輸聊齋,諷刺堪比紅樓,句句雷人

又比如說書中寫到有兩個老儒生來到一處墳地,突然間就迷了路,正在毛骨悚然之時不知從哪冒出來一個老者,老者用心安撫二人,說世間絕對沒有鬼,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弄得二人深信不疑,紛紛壯起了膽子,沒想到就在這時老者化為一陣青煙飄然而去。

又是一處鮮明的對比,好似賊喊捉賊,諷刺意味十足。

若書中盡是這種言論也算正常,可偏偏一些重口味的畫面突然讓人措手不及。

比如一個六旬老農冒雨前行,雷鳴電閃之際天上突然降下一條惡龍,惡龍龍爪放在老農頭上,老漢以為自己做了什麼錯事龍要懲罰他,嚇的雙腿一軟癱軟在了地上,誰知這條龍竟然將他的褲子撕碎,老農又以為龍要脫掉他的衣服懲罰他,誰料龍竟然將他翻了過來騎在了他的身上,做了難以啟齒的事情。

滿清第一奇書,鬼話不輸聊齋,諷刺堪比紅樓,句句雷人

一系列的出乎意料扣人心絃,結果更是讓人大跌眼鏡,老農每每要掙扎之時,龍便會在他的頭頂磨牙恐嚇,嚇的他只能忍受,龍足足過了一個小時才隨著一聲雷聲離開,老農呻吟不止,滿身的腥臭味,幸虧他的兒子前來將他扶會了家。

此段描述令人咋舌,“尺度”之大令人震驚,有人嘲笑那條龍恐怕是泰迪轉世吧。

可仔細一想,龍在當時代表著什麼?作者用這種“低俗”,惡趣味的手法,不得不說成功的吸引了一大批眼球,有的人權當看個熱鬧滿足自己的好奇心,也總有人會去揣摩作者的心理,總的來說這本書存在的目的已經達到。

滿清第一奇書,鬼話不輸聊齋,諷刺堪比紅樓,句句雷人

事實上紀曉嵐仕途並非一帆風順,這本書是在他編纂完《四庫全書》之後完成的作品,見慣人情冷暖的他內心逐漸封閉,最終寫成這本勸善諷刺之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