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朱元璋用来治理贪官的剥皮刑罚,是怎样的?

rosedameiniu

明朝太祖皇帝朱元璋出身草根,知道民间疾苦,对贪赃枉法的官吏极为痛恨。颁布法令规定凡贪污银子六十两以上者砍头示众。可后来发现仅仅是砍头,并不能很好的警示后来者,于是便施行了凌迟处死和剥皮楦草的酷刑。

所谓“剥皮楦草”就是将犯人活生生的人皮剥下来,然后用乱草塞满,再缝合起来依旧是个人形,将其悬挂在衙门口或者土地庙,用来警醒官员。

其实这剥皮之刑自古就有,只不过不是官方刑法,史料中记载的剥皮手法有两种,每一种都让人触目惊心。


第一种方法是沿脊背到肛门一刀划开,将背上的皮肤分成两半,然后慢慢地将皮和肉剥离,像蝴蝶展翅一样撕下来。据说这样的剥皮方法,可以让犯人在剥完皮一天后才死去,就是为了折磨他们。而对动刀破皮的人也是个考验,万一剥皮过程中让犯人死去,剥皮的人也会受到惩罚。

第二中方法是把犯人埋在土里,仅将头露出来,用刀在犯人头皮划开个“十”字,然后将水银从划开的头皮“十”字处灌入犯人体内,由于水银比重大,会将肌肉与皮肤分开。埋在土里的犯人忍不住疼痛就会不停扭动,但又无法挣脱,最后只能是身体“光溜溜”的从头顶“十”字处爬出,只剩下一张人皮埋在土里。


明朝是第一个将剥皮纳入官方刑法的。大名鼎鼎的明朝开国将领蓝玉,就是被人诬告叛逆而冤死于剥皮刑法之下的。据野史记载蓝玉被执行剥皮后足足撑了七天才死去,就是因为一口怨气未消。

崇祯皇帝死后,明朝宗室建立了南明小朝廷,而此时张献忠的义子孙可望假意降明,被忠臣李如月告发,但此时的南明永历皇帝颇为忌惮兵强马壮的孙可望,就打了李如月的板子。

孙可望听说后就派人将李如月抓了起来,对他施行了剥皮之刑。剥皮的人将一筐石灰,一捆稻草,放在李如月面前。李如月问这是干什么用的,一个人告诉他:“这是揎你的草。”李月如叱骂道:“瞎眼的奴才!这草颗颗都是文章,节节都里忠肠!”
孙可望喝令李如月跪下,李如月又骂道:“我是朝廷命官,岂能跪听反贼的命令?”于是步行到中门,向永历帝居住的南宫行跪拜礼。
剥皮的人将其按倒在地上,用刀割开脊背的皮肤,直到臀部,李如月大叫道:“死得快活,浑身清凉!”又呼喊着孙可望的名字痛骂。剥皮剥到四肢时,把他的手和脚都砍断,再把他翻过来剥前胸的皮,这时李如月只能发出细微的声音了,仍能听得出是在骂人,直到最后砍断脖子时,李如月才死去。


正如李如月所料的,过了不久这孙可望便出卖军情,头像了清军,从此明王朝一去不返。

朱元璋施行剥皮之刑,虽是严酷,却是为了明正典刑;而最后的南明对一个忠贞之士施行剥皮之刑,正是活该灭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明朝“立也剥皮,亡也剥皮”的来历。


文史肆

蛇会自己蜕皮,被称为“蛇蜕”,人自己不会蜕皮,但皮依旧会掉,只不过是被“剥”掉罢了。

那个曾经做过和尚的朱元璋做了皇帝,他要惩戒一下最痛恨的贪官和那些对自己不忠心的人。至于有多少人被剥了片,没人计算过,他们隶属什么衙门,又是什么官职,也没人知道。但其中有一个人的官职在这些人中无疑是排名第一的,他就是凉国公蓝玉,当然他不是贪官,朱元璋给他定的罪过也不是“贪恋财物”,而是“贪恋皇位”。


1393年的冬天,蓝玉同其它五个同样被朱元璋亲自定罪的老朋友,被押赴刑场。那五个人是哭着喊着被官军推搡着进入刑场的,而蓝玉却不声不响,被抬到刑场,这倒不是他有骨气不怕死,而是提前被弓弦勒死。这算是朱元璋对他的恩赐,为了让他在众人面前不那么丢人。六个人的得到的惩罚都是“剥皮”,但只有蓝玉是“死剥”,这无疑是最幸运的。

今日的刽子手是特意从扬州请来的“能人”,叫做薛顺子。薛顺子小时候跟师父学宰羊,不知挨了多少次打,终于练成了一手好刀法,只需麻利的几刀,一只活羊的皮就可以被他剥下,这种刀法连师父也不曾有这般娴熟。薛顺子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自己这门绝活却被锦衣卫看中,除了在集市上给羊剥皮外,还兼任朝廷的买卖,给那些判了极刑的家伙们剥皮。薛顺子很中意这份差事,在他眼里那些人跟羊没区别,只不过叫声不一样罢了。

这种差事已经不是干了一次两次,薛顺子已经轻车熟路,前面三个囚犯,在他的刀下已经成了“咕咾肉”。薛顺子只需在受刑之人由后颈部开一刀,顺脊骨往下至尾骨处割开一条缝,而后向两侧撕裂,就如同一只展开翅膀的蝙蝠一样。接着在徒弟的帮助下,只需数刀便可囫囵剥下。皮剥下,人却不死。薛顺子有“好生之德”,末了会在这些人喉咙上来一刀,给他们个痛快。

终于轮到蓝玉了,在薛顺子眼里,死人比活人更难剥。此时的蓝玉好似一只大青蛙,他冰凉凉趴在一扇门板上。薛顺子让徒弟给自己磨磨刀,歇了一小会,接过刀走到蓝玉已经僵硬的尸体前。弯下腰在蓝玉裸露的皮肤上弹了几下,很有弹性,死的时间不长。薛顺子笑笑,跪在地上朝蓝玉的尸体磕了三个头,站起身举起刀围着蓝玉的尸体转了三圈,口中念念有词,他在祭刀。磨好的刀在寒冷的阳光下一照,透出蔚蓝色的寒光,让看热闹的人不由自主的从内心有一丝畏惧。

看热闹的百姓早就等不耐烦了,有钱人大方丢些碎银子到台上,口中嚷着“快点,快点.....”他们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看。薛顺子让徒弟把银子捡起来,他朝四外鞠了个躬,表示感谢,然后开始动刀。


此时的蓝玉面朝下、背朝上、双臂伸展、双腿岔开,真像一只大青蛙。生前他是健硕的大将,如今死了却依旧魁梧。只是这些年的好日子,让蓝玉肥胖了许多。薛顺子用舌尖舔了舔冰冷的刀尖儿,这是他的习惯动作。紧接着刀尖在蓝玉颈部横着一刀而过,这是最佳位置。皮肤无声的绽开,血珠冒了出来。接着用刀划开一条直线沿着脊梁,一直往下划,直到尾骨位置,接着在粪门处剜了一圈,而后顺着大腿内侧,小心的转向大腿外面,再到小腿、脚跟、脚心。徒弟拿出钢钳帮师父将蓝玉的脚趾甲一个个拔掉。蓝玉虽然胖,但血流的并不多。接着那两条粗壮的双臂,像两个大木杆子,薛顺子换了一柄口,刀尖麻利的从双臂划过去,接着徒弟又帮着拔手指甲。

周遭的看客睁大眼睛看着,虽然有无数人头攒动,却死一般的寂静,每个人都屏住呼吸,等着看最后一幕。薛顺子站起身,坐在一旁,眼睛眯成一条缝,笑眯眯的看着徒弟。接下来他要给徒弟一个表现的机会,这小子将来要接自己的班接着给朝廷办事。这个徒弟面容俊俏,眼神中却充满了喜悦,这喜悦太诡异了,令人不安。徒弟知道师父让自己干什么,前面那三个死囚犯,也是自己这样干的。他麻利的将两只手插进蓝玉后背被剔开的皮缝中,顺着脊椎往外撕,这么冷的天,他竟然鼻洼鬓角热汗直冒。

“师父,好了!”过了一会后,徒弟对师父说。薛顺子没搭话,站起身走过去,将蓝玉肥胖的身子翻转过来,然后在头皮上几刀而过,剩下的事儿只需顺着头皮往下扯就可以了。他怕徒弟一个人的力气不够,于是爷儿俩一起用力。“好了!齐活”薛顺子喊了一嗓子,然后站起身,手里拎着一张完整的皮。接着往旁边早已备好的石灰粉一丢,他的差事圆满完成。那张皮会被石灰粉焐干,然后会被挂在某处示众。

那些看客打破了死一般的沉寂,纷纷叫好,欢呼的人们将的银子被纷纷丢在了薛顺子的脚下,他满意的笑笑,不知道是对这些银子满意,还是对自己的手艺满意。

蓝玉此时成了一只剥了皮的青蛙,依旧趴在门板上,不远的树上有无数乌鸦呱呱乱叫,它们等着吃碎肉呢。

蓝玉是第四个,还有两个等着薛顺子师徒俩开刀,只不过这两个是活剥。


(本文由悟空问答‘历史问答达人’大狮所写。大狮喜欢以文章的方式来回答问题,这是为了让大家看到不这么累。如果您喜欢大狮的写作风格,那就请关注大狮吧!)


大狮


转运中的幸福

土地庙想必大家都知晓,但你知道它在明朝时期又叫做什么吗?没错,在那时土地庙又叫“皮场庙”!为什么会叫这样一个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别称呢?这就不得不说一说由明太祖朱元璋所创立用来治理贪官污吏的

剥皮刑罚了,这剥皮之刑到底是怎样的呢?又与这土地庙有何关系呢?下面我便和大家一探这背后的秘密。

剥皮楦草,杀鸡儆猴

我们知道朱元璋是一个“草根皇帝”,自幼便尝尽了人间疾苦,他深知贪官恶吏对朝廷和黎民百姓带来的危害,自己更是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所以在他继位后,针对对贪官的治理,他采取了一种非常残酷的刑罚——“剥皮”!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颁布了《醒贪简要录》,其中规定:“官吏贪赃六十两以上的枭首示众、剥皮楦草。”这里提到了四个字,叫“剥皮楦草”,那么这个刑罚具体是怎么实施的呢?剥皮顾名思义就是将人皮剥下来,这已经是一件很难想像的残酷事情了,但这还没完,重点还在后面的“

楦草”,这是干嘛呢?就是在剥下来的人皮里面塞满稻草,在缝合起来做成一个看似人形的人皮袋子,听上去是不是很渗人?一般我们只在小说聊斋志异里面看到过用人皮来作东西的吧,没想到古代还真有这种是吧。那么做这样的人皮袋子有什么用呢?主要是为了“杀鸡儆猴”,据记载,明朝时期官府衙门的公座两旁挂有一种不同寻常的东西,便正是这填满稻草的人皮袋,用来警诫在职官员“好好工作”。那么又怎样和当时的土地庙扯上关系的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剥皮刑场——土地庙

在古代,土地的意义非凡,我国古代先民对土地极其崇拜,早在殷商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对土地的祭祀,后来也形成了一套对土地神的祭祀礼制。到明朝初年,“土地庙”不仅是祈求地方年岁丰稔之所在,同时也涵盖了政府官员守土有责的象征意义,所以在当时的各个州府衙门旁边,都建有土地庙。因为它涵盖了官员守土有责的象征意义,所以对于那些贪官污吏来说,是有愧于土地神的,所以当处以剥皮之刑时,正好将土地庙作为刑场,以这些贪官之血来祭慰土地神灵!剥皮之后做成的人皮袋子,往往也会在土地庙悬挂一个,一来警诫官员,二来告慰民众。所以当时人们又称土地庙为“皮场庙”。

这便是朱元璋时期的“剥皮刑罚”!你觉得这种刑罚怎么样呢?是不是过于残忍呢?


灵魂的感触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

大明一朝,以剥皮始,以剥皮终,可谓始终不变;至今在绍兴戏文里和乡下人的嘴上,还偶尔可以听到'剥皮揎草'的话,那皇择之长也就可想而知了。


朱元璋出身草莽,机缘巧合之下做了皇帝。曾经做过乞丐,做过和尚。贪官污吏对于百姓的迫害,朱元璋可以说得上是所有皇帝当中,体会最深的了。

朱元璋一做上皇帝,就花了相当大的力气来整顿贪官污吏。其实这也不怪朱元璋,因为当时明朝上下,贪污腐败太过严重。倘若不去整顿,刚刚建立的王朝马上就要灭亡。

在朱元璋统治阶段,官吏但凡贪污60两以上者,就会被斩首示众。除此之外他还在《大诰》当中颁布法令:贪污腐败严重者,皆处以剥皮楦草


一般做成之后,都会把它放在衙门口两边,用来警告当官之人,此乃前车之鉴。或者是放在土地庙之中,类似于杀头示众。具体做法我不用详细描述,想必大家也都能想象出来。

其实对这条法令,一直都被很多学者质疑,但是并不代表朱元璋整治贪污不严厉。朱元璋在颁布大明律之后,发现贪污仍然得不到整治,因此在其上的基础上又编纂了《明大诰》,甚至是列为了国子监考试内容。

相传明朝开国功臣蓝玉,就是被处以剥皮之刑,其皮更是被传阅各省。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后,对于之前衷心于建文帝的臣子,也都处于了此种刑罚。

除此之外明朝张献忠,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其自从入蜀地之后,对于反抗的人,大多采用活剥。

从脖子后面拉一刀到肛门位置,之后往两边扒开到两侧肋的位置,类似于蝙蝠状。接下来再行刑的时候,就会把四肢砍断。

此等刑罚下的犯人,一时半会死不了,一直到断掉四肢才会这真的加速死亡。倘若受刑过程中死掉,执行者还要被处罚。

只能说幸好生活在这个年代,不用每天提心吊胆。


史之策

朱元璋治贪相当严历,重则用刑,轻则发配,他常告诫臣下,国家初定,民心俱困,猶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树不可摇其根,要在安养生息之。一俟发生贪官事件量刑裁衣,剥皮就是针对贪官的严刑峻法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