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在空姐遇害事件扮演着什么角色?

网约车平台就是交通运输业的电商平台,就像电商领域的“谁销售谁负责”、交通运输领域的“谁服务谁负责”,交通运输业的电商平台对消费者也应当有安全保障责任,即网约车平台首先应审核司机的驾驶资质、车辆资质,还需采取合理措施杜绝司机利用平台侵害乘客的权益。

滴滴在空姐遇害事件扮演着什么角色?

现在滴滴平台上不符合当地网约车法规的人和车很多,马甲车也非常多的,来的车和预约的车根本对不起来。在上海滴滴未取得网约车运营许可最大的因素就是人车不符监管要求。前段时间,有乘客约了滴滴,结果出了车祸,最后查出滴滴司机还是个实习期的司机,按道理根本不能注册滴滴。但是就这样的实习司机,滴滴竟然过审核了。

首先,如果遇害者搭乘的滴滴平台上的顺风车,那么,在顺风车业务或服务中,滴滴等平台承担的是信息撮合服务,其在遇害事件,是否承担责任以及承担何种责任,主要看滴滴平台是否履行信息撮合平台的义务,比如对双方注册信息、订单信息的保存及依法向相关部门提供。

其中,注册信息按照《网络安全法》要求,需要确保信息真实。

如果平台履行了必要的注意义务,可能对于遇害者只有道义责任。

其次,如果遇害者搭乘的是滴滴快车、专车服务,那么,也就是网约车服务,那么,滴滴平台按照规定要承担承运人义务。

对于冒用他人证件者,滴滴平台有明文表示一经发现会对账号进行罚款500、终身封禁的处罚。但目前来看,平台似乎还未从根源上解决这类问题。

关于5月5日晚,祥鹏航空一名21岁空姐李某从郑州航空港区搭乘网约车前往市区途中不幸遇害。21岁空姐滴滴打车遇害,滴滴平台无疑要承担对司机审核不严的责任。但是,要堵住漏洞,恐怕不是想像的那样简单。

其实换一个思路想:人性之恶只能规避,却无法完全消灭,司机师傅的安全同样值得考虑。那么在车内实行安防监控、报警联动,与公安机关作出妥善协调将会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当然,这个方案需要全社会的支持,也要投入足够的资金和精力去维护。

科技是可以用来赚钱的,但不该用人们的生命安全,作为所谓“高效、快捷”的代价。这也是所有互联网先锋大佬必须正视的原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