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姿勢』客家歷史 ---捍衛"客家"是漢民族支系尊嚴的三次搏弈

客家歷史 ---捍衛"客家"是漢民族支系尊嚴的三次搏弈

經過長期艱難的開拓奮鬥,客家人在明清時啟才在閩粵贛站穩腳跟。但中國社會對客家民系身份的認同卻經歷了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

1851年,客家學者徐旭,提出了“客從何來…","客話,白話異同."的文化命題,把客家作為一個民系概念首次提出。咸豐、順治年間的土客械鬥震動了朝庭,時值太平天國運動席捲全國,首領大部分是客家人。客家人由此吸引了全國乃至全球的目光。國內外學者就此引起了三次大論戰。

『漲姿勢』客家歷史 ---捍衛

客家土樓

客家土樓

第一次是1905年,順德人黃節在其為省教育廳編的《廣東鄉土記》一書中介紹客家時,把客家說成"非粵種″,也非"漢種"。言下之意,客家人是雜種、野種。此事引起客家各界的憤慨和抗爭。

時已回到梅州的黃遵憲、丘逢甲與各界人士集會人境廬,成立"客家研究會",黃遵憲撰文從客家淵源、語言、山歌、婦女等方面論述“客家人根在河洛"的觀點,駁斥《廣東鄉土》的奇談怪論,著名國學大師章炳麟也為客家人鳴不平,在他撰著的《嶺外三州》中,把客語與古漢語加予比較印證解釋,有力地證明了客家乃漢族一個組成部分。在一片譴責聲中,廣東學使不得不出面道歉。

『漲姿勢』客家歷史 ---捍衛

客家婦女

客家婦女

第二次是1920年,當時包攬全國中小學課本的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了一本《世界地理》,在介紹"客家"由來時說"廣東山地多野蠻部落,…如客家便屬其一"。此番言論引起軒然大波,海內外客家鄉親強烈抗議。

饒芙棠,姚雨平,周輝甫等在港梅州知名人士組織"大同會",辦"大同報",奮起抗爭。並串聯港,滬,京,穗客屬鄉親及歸國僑胞,向上海商務印書館提交抗議書。該館不得不停發舊課本,在修改後的教科書中,將客家民系改稱為"中國進步民族",風波才得於平息。

第三次是1930年,廣東省建設廳出版的37期《建設週報》主編任某簽發一篇客家風俗的文章,在介紹客家一詞時,竟言客家有大種.小種。說"大種…語言啁啾,不甚開化;小種則語言文化取法本地等"。當時國民黨中許多官員如省政府主席陳銘樞都是客家人,作為省刊如此無知。此文一出,輿論譁然。香港崇正總會立即派人到廣州串聯客屬駐省團體,聯合向省政府交涉。

8月21日,陳銘樞責令任某檢討,並給文章作者降職處分,同時在廣州東山懇思園召開會議,協調解決事態。當時全國著名學者顧頡剛,羅常培,潘光旦等都認為客家人是漢民族的一支。燕京大學還專門創辦了刊物《客家史料叢書》,聘請羅香林編集該刊,羅香林於1933年撰寫出版了《客家研究導論》一書,從學術層面對客家民系作出了最終的蓋棺定論。

『漲姿勢』客家歷史 ---捍衛

客家特色菜-鹹菜紅燜豬肉

客家菜系之“鹹菜燜豬肉”

經過上千年的流徙,客家兒女如今已遍佈五湖四海,他們把古老的中原文化傳播到嶺表深處,異域番邦,在飽受流徙之苦中發揚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形成了難能可貴的客家精神,即勤勞刻苦,勇於開拓,團結奮發,不斷進取,眷戀故土,愛國愛鄉的偉大精神

『漲姿勢』客家歷史 ---捍衛

客家土樓

客家土樓

【羅香林】(1906一1978),男,興寧人,我國著名歷史學家,客家學研究開拓者。早年就讀於清大中文系。先後任中大副教授,廣東文理學院,珠海書院及香港大學教授。從教46年。是客家文化研究一代宗師,史學研究的權威。著作有《客家研究導論》,《國父家世源流》,《客家源流考》,《中國族譜研究》,《客家史料彙編》等。

『漲姿勢』客家歷史 ---捍衛

客家土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