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長平之戰(一):巨頭企業的燒錢競賽

為何要說長平之戰?在我看來這是與現代企業競爭最為貼近的典型,沒有那場戰爭比它更值得企業管理者去深思。

提到長平之戰,不少朋友的第一反應是秦國和趙國幹了一架,然後秦國勝利,坑殺了趙國四十多萬人。這麼說其實也可以。但在這場戰爭背後,是兩個大國間的博弈,尤其是企業架構和經濟資本間的較量。

解讀長平之戰(一):巨頭企業的燒錢競賽

戰國七巨頭

經過春秋時期幾百年的較量之後,當年的八百諸侯,到了戰國時只剩下十幾個,其中有七大巨頭。之所以叫巨頭,是因為它們都曾經牛掰過,至少都具備統一全國商業市場的潛質。

戰國七雄中的第一個巨頭是魏國,憑著地理位置優勢和CEO李悝的改革,讓魏國在戰國初期擁有了無以倫比的實力,當時的魏國軍事實力很強,而且特別會賺錢,想收購誰就能收購誰。

後來魏國老闆不爭氣,孫臏通過圍魏救趙、圍魏救韓之後,讓齊國成為行業老大。齊國的員工個人素質強,尤其擅長技擊之術,可惜這公司的老闆猜忌心重,導致將相失和,再後來被燕國CEO樂毅領導五國伐齊給群毆之後,就再也抬不起頭來。

就在魏國最強大的時候,邊上的秦國和韓國都開始企業改革。韓國的CEO申不害推出了全新的產品,再加上企業本身守著宜陽鐵礦,產品技術水平比較高,所以市場競爭力強,改革見效快,可惜的這位CEO掛了之後,韓國的老闆就抱著產品不撒開,不再拓展新產品,直到企業倒閉。秦國CEO商鞅的改革比較徹底,不過但見效慢,等到秦國開始搶市場的時候,其他對手基本都已經累趴下了。

至於南邊的楚國,少數民族出身,地盤大,人口多,市場拓展以農村包圍城市為目標,唯一的短板可能就是身上的小農意識很重,而且企業的運轉效率很低很低。

解讀長平之戰(一):巨頭企業的燒錢競賽

瘀與之戰

在戰國七巨頭之中,趙國是比較苦逼的,公司很缺錢,卻還要不停幹架,一方面要和其他國家爭地盤,另一方面還要防著背後的匈奴過來偷東西。於是在北邊斥巨資修築了長城,駐守了不少部隊,這些都是白花花的銀子。

後來趙老闆武靈王大刀闊斧的進行了改革,戰鬥力增強,雖然沒有額外的財政收入,但是這特殊的員工培訓體制,讓企業競爭力大幅提升,等到秦國人出來搶地盤奪市場的時候,魏韓齊燕都不行了,楚國那邊也丟了首都,能抗一抗的也就只有趙國了。

公元前270年,秦國來瘀與這塊搶地盤,不知道趙國是不是沒人可用了,臨時抓派了財務總監趙奢出來打擂臺。一方面是秦國的職業BD,背後是強大的員工激勵體系,另一方面是趙國改革後的勁旅,雖然企業上層內鬥不斷,但實力很強。

最終,以財務總監趙奢的慘勝收場,秦國大敗而歸,按照《大秦帝國》小說中的說法,秦國太后羋八子因為這場戰爭而畏罪自殺的。

趙奢因此戰被趙老闆送了“馬服君”的稱號,他的兒子也就順理成章被人們稱為“馬服子”。不過平心而論,一個軍事外行一生就打了這麼一仗,然後青史留名成為楷模的,歷史上恐怕沒幾個。

解讀長平之戰(一):巨頭企業的燒錢競賽

韓國開始惹事

就在秦國瘀與之戰的同時,范雎進入了秦國,幫著老闆轟走了掌握實權不幹活的CEO穰侯魏冉,然後又提出了“遠交近攻”的口號。簡單的理解就是:打別人的時候必須要打相鄰的,不要像瘀與之戰那樣,隔著別的公司去擴張,否則擴展了也守不住。

瘀與之戰後,秦國員工們都提不起勁,總要找點事情做吧,那就先打隔壁的韓國吧,順便蹭點經驗。韓國的地盤形狀很奇怪,整體上它在魏國的南邊,雙方的大本營相聚也就二十幾公里,但是西北邊的領土卻一路向北延伸,盡頭是巨大的、號稱“天下之脊”的上黨高地。

秦國就三番五次的欺負韓國,後來一舉奪下了韓國的技術核心“宜陽鐵礦”,再後來又佔了沁陽。從此以後,韓國就失去了技術優勢,沒法再煉出好兵器了,更為重要的是上黨地區成為“飛地”。就像一個啞鈴,中間的手柄斷了一樣。如今的企業都在追求市場,追求大數據,上黨這裡的數據資源和空白市場在鄰國心中就成了稀罕物。

於是韓國的老闆一不做二不休,反正平時經常“割地賠款保平安”啥的也習慣了,順路將上黨送給秦國,保個平安吧,權當是戰略合作了。但是上黨的大區經理馮亭不幹了,和底下的員工一商量,徹底拋棄了總公司,公開宣佈企業併入趙國集團,並將所屬的員工與市場全部送給趙國。

解讀長平之戰(一):巨頭企業的燒錢競賽

長平燒錢開始

作為目前實力最強的企業,看到上黨這事還是挺糟心的,找韓國問責吧,也不是韓國老闆的錯,那就只能用實力搶過來了。

秦國派出了業務骨幹王齕去搶奪市場,趙老闆也派出了業務能力最強的廉頗。雙方的軍隊在長平郊區的山裡,試探性的打了幾架之後,就發現問題了:打吧,一時半會兒打不贏,撤吧,沒傷到筋骨就撤太可惜了。

於是,王齕就地安營紮寨,同時向總公司提出要多招業務人員,廉頗那邊也安營紮寨耗上了,同時向總公司要求增派人手。然後,等到雙方的新員工到場之後發現,雙方實力還是差不多,還得再招新員工。

結果就因為雙方互不相讓的執拗,匯聚到這裡的員工越來越多,試探性的小股部隊就逐漸演變成了局部戰爭,進而演變成雙方都無法安全退出來的燒錢競賽。等到雙方的老闆發現這個問題的時候,長平的前線已經集結了近五十多萬秦軍,以及不到五十萬趙軍,這還不包括財務、行政、人事等後勤部門。

解讀長平之戰(一):巨頭企業的燒錢競賽

至此,已經花了那麼多錢,而且這一架遲早要打,反正收是收不回來了。不過雙方的老闆還是很理性的,前線不斷產生摩擦,背後也在盤算著各自的小九九。

如果你是雙方的大BOSS,你會如何抉擇呢?下回分解。

結語:不少企業都在追求數據,但歷史又何嘗不是最大的數據庫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