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母親獨自帶倆孩子坐火車卻無人肯換座,該生氣嗎,你怎麼看?

4245980885

看了這個問題,特意到網上查了一下。這是一名叫

@恬紫葉的網友發在天涯上一篇名為《獨自帶兩孩子乘座K311合肥——廣州東的痠痛》的帖子。


下面內容來自她的帖子:

今天01:28分從贛州上車前往廣州東站的我帶著兩個孩子。由於票源緊張 只好買了兩張不同車廂的中鋪,其中一張是孩票。   有人告訴我上車跟列車長說一下能否調劑為下鋪,當時我想能調為同一車廂的中鋪我就滿足了,因此,上車前我就左思右想如何跟人家說才願意幫忙?我第一反應想到的是列車員,問她能否調劑,她鐵心般毫無表情的拒絕了,我看著沒戲就想到位置上的乘客能否願意幫忙,結果都是都遭到殘忍的拒絕 ,直接回答我:不樂意,不願意 不行 不可以 不能等的字眼,連委婉拒絕的表達都不是,讓我的心瞬間涼的結了冰!我在質疑 現如今的社會怎麼變成這樣了?人人都那麼殘酷那麼現實,難道就沒有一個好心人嗎?是我人品問題還是社會在退步?我想不明白他們明明都可以幫的忙為什麼會這麼冷血無情?


關於讓座的問題在悟空問答也算是老生常談,隔個時間就會崩出來幾個。懷孕質疑他人為何不讓座的,帶孩子出門批評他人不讓座的,問題的出發點都是:我這麼不方便,你們這些人為何不能給我個圖方便!讓個座不行麼!基本上都是對他人的道德期待特別高,而沒意識到自己其實也在給別人添麻煩。

說實話,我覺得這樣的問題沒什麼好生氣的。同樣身為母親,我和@恬紫葉一樣也有帶孩子出遠門的經歷,和她不同的是,我出門前通常會做最壞的打算:搶不到火車票,又沒人讓座的情況,怎麼辦?是不是能HOLD住?不行的話,能不能換種別的交通方式?哪怕多花精力多花點錢,只要能讓兩個寶寶和和自己在旅途中舒服點,是不是考慮其它的交通方式?


以自己的不方便,來希望別人圖個方便,說白了,有道德綁架之嫌。換個角度想想,作為其它乘客,他們會不會覺得和一個哭鬧不休的嬰兒同在一個車廂,太倒黴了,現在這孩子的媽又要求換座,好不容易搶來的下鋪票,真心不願意!


恬紫葉也說了自己搶票不容易,其它乘客一樣是好不容易搶到的票啊。自己帶孩子不方便,別的乘客也可能剛加完班,或者身體不舒服不想讓座。你可以開口請求幫助,他人也有拒絕幫助的權利。沒有人是一定必須要幫你,要讓座給你的,讓座是美德,不讓座是本分。不要把照顧自己和寶寶的責任轉嫁到一個萍水相逢的人身上。

身為兩個孩子的媽媽,出行中保證自己和孩子的安全舒適是首要任務,承擔這個任務的主體是媽媽本人,而不應該寄希望於出行途中因為自己帶兩孩子去要求他人給予方便。


知乎上曾經有人提問《火車下鋪的年輕人遇到想換鋪的上鋪孕婦怎麼辦?》,總結了一個網友們的回覆,下面幾種人請求讓座成功率最高:

1.態度好,主動幫忙搬行李,主動補差價。

有時候不是一個上鋪下鋪的問題,也不是補不補差價的問題,也不是我願不願意爬上爬下的問題,而就是一個尊重的問題,你有求於我,你尊重我,那我會選擇尊重你。一副理直氣壯你必須讓座的態度,好走不送。

2.大多數人都非常認可以及支持給“懂禮貌”和“確需幫助”的人提供換鋪的方便。


Hi,我是孩子王首席育兒顧問,持有國家高級育嬰資格證,在孩子王有近5000名和我一樣的育兒顧問為寶媽們提供嬰兒撫觸、產婦催乳、寶寶理髮、營養指導、母嬰護理、成長培育等服務,讓當媽媽變得更簡單!


孩子王育兒顧問

當事人自白:從贛州上車前往廣州東站的我帶著兩個孩子,由於票源緊張,只好買了兩張不同車廂的中鋪,其中一張是孩票。有人告訴我上車跟列車長說一下能否調劑為下鋪,當時我想能調為同一車廂的中鋪我就滿足了,因此,上車前我就左思右想如何跟人家說才願意幫忙?我第一反應想到的是列車員,問她能否調劑,她鐵心般毫無表情的拒絕了,我看著沒戲就想到位置上的乘客能否願意幫忙,結果都是都遭到殘忍的拒絕。直接回答我:不樂意,不願意,不行,不可以,不能等的字眼,連委婉拒絕的表達都不是,讓我的心瞬間涼的結了冰!我在質疑,現如今的社會怎麼變成這樣了?人人都那麼殘酷那麼現實,難道就沒有一個好心人嗎?是我人品問題還是社會在退步?我想不明白他們明明都可以幫的忙為什麼會這麼冷血無情?

現在有兩種觀點:

一種是兩種自私自利為自己,這也是無可厚非的,

另外一種就是利他的,為他人做出一定犧牲。

這兩種力量在任何年代都是同時存在,並不是時代讓人變得更壞了,而是每個時代有兩種正反力量在競爭。

大家好像喜歡在車上說話,甚至陌生人之間也會說很多的話,而最近這些年,大家好像是獨立的,自我的意識佔了主導地位,很多人上了車之後,不願意和人交談,不敢和人交談,有很多的戒備心,防止不法分子對自己造成傷害。

當然還有關於環保意識,公益精神,為他人犧牲的事件,在社會上經常討論爭執。

比如前幾年網絡上爭論特別多的:年輕人該給老人讓座,還是老人該給年輕人讓座?有些人說,年輕人上了一天班,很累了,所以老年人應該給年輕人讓座,有的人說應該尊老愛幼,老年人身體不好,要給老年人讓座。

這樣的問題扔出來之後,都會在網上引起持不同觀點的人熱議,事實上,不斷拋出這樣的熱點問題,讓大家不斷的討論,最終結果就是兩方的人都會受到教育,他們都會在爭論中學會體諒他人。

其實每次討論的結果,都會在某種程度上教育著每個人,都會讓我們更多的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所以網絡上的討論對大家是有益的。

還有網友說的取票排隊的事情,自己好心讓人插隊,但等自己時間不夠也需要插隊的時候,其他人冷漠的拒絕了,網友就受不了了,恨他們為什麼不能像自己幫別人一樣幫助自己。

你如果想和別人換座位,就先讓別人獲得好感,比如幫別人看下行李,搬下行李,甚至送別人一點小禮物,這樣再去向別人提出問題和請求。合理合情的要求,人的大腦就不容易產生拒絕,這樣就是利用了大腦認知失調原理。

如果一次不行,我們就多問幾次。很多時候人們剛開始都是懷有很濃的戒備心,防止別人損害自己利益,但是當人們坐了一會兒,慢慢地就會放鬆下來,這時,你再去提要求,就會容易一些。

問的人更多,更有可能遇到熱心幫助的人。

希望大家在下方留言,說出您的看法!


瀋陽晚報

火車換位子我還真沒幹過,不過我坐飛機換過位子。

當時是在馬爾代夫,因為語言問題吧,我可能表述得不好,值機的女服務員給了我兩個同排但隔著走道的位子。女兒當年三歲多不到四歲,堅決不肯自己坐,我只好拜託空乘幫我協調座位。當時的感覺是,那十分鐘的等待真是漫長得不得了,期間我也是各種安慰勸說寶寶,寄期望於她突然開竅,願意跟我隔著走道坐,可惜就是不能成功。我連抱著她坐飛機的準備都做好了,所以最後當空乘小姐溫柔的對我說“給你找到兩個位子,不過在最後一排”時,我高興得幾乎跳起來。一邊帶著寶寶換位子,一邊不停跟空乘道謝,看見人家換過來的兩位女士,也是連道“給您添麻煩了”。最後女兒也被我感染了,拿了自己小揹包裡的零食送給幾位阿姨吃。

這是我唯一一次乘坐遠距離交通工具的換座經歷。從那以後,我就總結教訓。第一,英文不好沒關係,出行前我提前查好常用的句子怎麼說。比如值機的時候有要求,住店的時候有要求,吃飯的座位有要求,你都得提前查好了,到時候跟人家說出來讓人家聽懂了,你就不會吃悶虧。第二,獨自帶娃出遠門,一定要提前訂票,現在火車有12306,飛機可以在網上值機了,比幾年前可方便太多了,多辛苦點自己盯著點,還是能夠訂到適合的位子的。第三,如果真的是突發狀況,不得不找人幫忙換座位了,就多點耐心好好求人,畢竟人家誰也不欠你的,給你換是人家心善,不換也可能人家另有原因,萬不能心生怨懟的,這樣不利於自身健康。第四,萬不得已,我就抱著娃擠著,遇到狀況可能不是我的錯,但也更加不是其他乘客的錯呀。

綜上所述,我認為沒有換座成功,不必著急生氣。比如乘務員拒絕幫忙協調,可以再找乘務長問問,當然不要告狀,否則人家都是同事,他們潛意識裡就不高興幫你了。再比如這附近的乘客不願意換,可以一間包廂一間包廂問過去,說不定什時候就問著一個願意幫忙的了。再比如,可以一上來就明確表示這是由於自己的錯誤給別人添麻煩了,客客氣氣的表示願意加錢換座,別人也不一定會要你的錢,可能看你心誠就願意換了也說不定。最後要是都不成,可以辛苦點讓孩子們擠一擠睡,當媽的就坐著吧,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了,買不到挨著的票,不是其他乘客的錯。


babyblue31401197

觀點:說實話這種事沒辦法生氣,生氣也改變不了什麼,本身從理論上來說人家買了票,有權利不換座,冷漠也好,權利也罷。作為需要幫助的人,如果別人拒絕你的話,確實沒有任何辦法。

事發介紹:

當事人自白:從贛州上車前往廣州東站的我帶著兩個孩子,由於票源緊張,只好買了兩張不同車廂的中鋪,其中一張是孩票。有人告訴我上車跟列車長說一下能否調劑為下鋪,當時我想能調為同一車廂的中鋪我就滿足了,因此,上車前我就左思右想如何跟人家說才願意幫忙?我第一反應想到的是列車員,問她能否調劑,她鐵心般毫無表情的拒絕了,我看著沒戲就想到位置上的乘客能否願意幫忙,結果都是都遭到殘忍的拒絕。直接回答我:不樂意,不願意,不行,不可以,不能等的字眼,連委婉拒絕的表達都不是,讓我的心瞬間涼的結了冰!我在質疑,現如今的社會怎麼變成這樣了?人人都那麼殘酷那麼現實,難道就沒有一個好心人嗎?是我人品問題還是社會在退步?我想不明白他們明明都可以幫的忙為什麼會這麼冷血無情?

本案中女子並未道德綁架,至少最後她也沒有惡意攻擊他人,我想有的也是心寒。

首先定個基調,本案中並沒有所謂的道德綁架,什麼叫道德綁架,那就是如果這名女子對於不讓座的人出言不遜,我覺得那叫道德綁架。但是很明顯女子沒有說什麼,只是心寒而已。

雖然說從權利角度分析,確實購票人有權不讓座不換座,但是至少相較於以前來說,人和人之間的這種互相幫助的精神確實少了很多,冷漠為何能夠代替以前的互相幫助?我想更多的還是因為近些年來的一些熱點事件改變了人們日常的這種慣性思維。以前可能換個座什麼的不會有什麼問題,一句話的事兒,但是現在可能更多的是思考:

  • 1、這個人是誰?
  • 2、什麼目的?
  • 3、會不會對我不利?

基於此,你覺得究竟是什麼讓我們彼此變得這麼冷漠?


麋鹿說法

事情的經過大致是這樣的:一位寶媽買了兩張不同車廂的中鋪,為了照顧孩子方便,她想和別人調成一個車廂的床鋪,結果遭到了列車員和乘客的拒絕。

如果是我,我心裡可能也會不太痛快,因為孩子在兩個車廂,不方便我照顧,但是我沒有理由去生氣地指責別人,因為別人也是花錢買的車票,憑什麼要和我換,人家換不換都是人家的自由,人家沒有義務這麼做,不能因為咱帶著兩個孩子,就要求別人同情,道德綁架別人。

在上車之前,你就很清楚自己買的是兩個車廂裡的床鋪,很明白這樣照顧起孩子是不方便的,之所以上車是因為你覺得別人會同情你,會和你換,這是一廂情願的想法,而且你在無形中就已經把自己當成了弱者,就已經道德綁架了別人。

另外,你只知道別人不和你換,人家沒有同情心,你是否考慮過別人的感受呢?說不定人家是一家人,要是跟你換了,人家也不方便呢?

以前我和老公乘坐火車的時候,買到過不相鄰的座位,後來其他乘客看出我們是一家的,就主動換了,我很感激,因為我並沒有要求,而是人家主動提出來的。

總之,我覺得這種事情能換最好,不能換也無需指責別人,保持一顆平常心即可,千萬不要覺得自己身份特殊,全世界的人都能為你開道,這種認知本身就是錯誤的。


沛澤媽讀心理

現在有一部分人就這樣,買到不喜歡的票,比如火車中鋪上鋪,就等著到時再找人換就好了,也不想別人會不會拒絕的問題,一旦別人拒絕了吧,猛烈的道德攻擊就來了,貌似自個兒就站在了道德的至高點,使勁兒的言語攻擊別人,沒愛心!沒道德!也沒意識到是自己給別人造成麻煩了!

換位思考一下,同樣買票都難,尤其是春運,搶票更不容易,短時間還好,坐上20幾個小時的,大家都想有個好位置,在長時間的旅途中輕鬆一些,如果遇到老人或者是帶小孩的,也不是不能理解,我也見過很多人主動詢問需不需要換位置的,可如果是一副理直氣壯“你必須要給我讓座的姿態,換誰誰願意?!

有個朋友前年過年,帶著兩個孩子從浙江回四川,春節機票太貴了,一家人來回得小一萬了,買車票結果只搶到硬座票,沒辦法已經快過年了,不能換時間,結果一切從簡,行李先寄回去,一家人上火車只帶吃的,帶了墊子,大的晚上睡座位底下,小的抱著,勉強過了一夜折騰回家了。

今年再也不想受那個罪,就借了一輛車,免過路費期間從浙江開回去的,相對輕鬆一些。

所以,家有老人或小孩出遠門,建議提前考慮到交通工具的問題,如果定了時間,買了不合適的票,一看能不能換時間再買票;二真不能換時間,到時想換座位,先表明自己的確需要幫助,態度良好一點,主動補差價等等,別人也能考慮。


甜甜圈伐木累

自私鬼,人家憑什麼跟你換,就因為你是個老孃們然後還帶兩個孩子,你就成弱勢群體了,萬一人家是出來打工的呢,帶了一大堆東西,你還讓人家換,而且還是跨車廂,一般換座位的大多都是本車廂換座位,你他媽直接整個跨車廂的票,除非是啥東西都沒帶的人可能跟你換座位,一般帶了拉桿箱或者大書包的東西的人都不會跟你換,首先一般車廂裡的過道和衛生間附近和車廂交叉位置吸菸區大多擠滿了人和行李,你為了你自己的方便,讓別人 奔波於車廂,來回折騰,你自己到方便了,有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沒,自私的玩意,你去坐飛機坐高鐵,實在不行自駕去,火車上的乘客又不是你爹你媽你祖宗,憑什麼慣著你,就算是助人為樂,也不能事事都道德綁架把,看到老人就得讓座位,天知道有些老人文革的時候當紅衛兵做了什麼,孕婦就得讓座,你是沒見過有的孕婦仗著自己有身孕去碰瓷去偷東西去販毒,看到熊孩子也得讓座。合著年輕人中年人就該死就活該助人為樂唄,看來雷鋒同志教育你的道德都學狗肚子裡了,還好意思生氣 ,人家不幫是本分,幫了是情分,你不體諒人家就算了,你自己還氣,氣死你得了,道德婊


Jacky9941481


經常帶孩子出門,經常乘坐交通工具。說說我的經驗吧。


我大約在孩子一歲半就帶孩子有計劃或者頭腦一熱就出門旅遊。在旅途中大多遇到的都是超級暖心的人,在這裡我仍然感激。當然也遇到不好的,不過真的很少。

一個女人帶一個小朋友出門要注意的其實很多的,除了要帶很多零零碎碎的東西,更加重要的事就是你要把自己的行程提前打理好,有時候第二天早上六點就要出門,當天凌晨一兩點我還在整理各種攻略。能不麻煩別人就不麻煩別人。因為自己的問題給別人帶來的困擾為什麼要生氣哪?你弱你有理嗎?

我也遇到買火車票買到不同的車廂的不同臥鋪的票的情況。當時是一個下鋪一個上鋪,我的做法是用下鋪換人家的上鋪,有求於人,當然用自己好的換人家壞的,人家才樂意。結果是什麼?是換後那個鋪的小夥子自己要把自己的下鋪給我們,他們都很喜歡我和我的孩子。大家一起交換帶的美食。

還有一次是12小時的火車,結果遇上一個老年團,最年輕的老人都50多,孩子睡中鋪,我在旁邊的小椅子坐了一夜。天亮了,老人看到,讓我睡他們的下鋪補覺,他們幫我看著孩子。

所以用善良換善良,又有什麼可生氣的?


貓與一棠

不該生氣。我這個月中旬剛好有這樣一段親身經歷。

12號週五夜間突然接到大伯離世的消息,趕緊打開某APP購買返鄉火車票。結果最近幾日直達家鄉的列車火車均只有無座票售買,只好購買,想著上車補臥鋪。

因為老公出差不能立刻趕回來,大寶還在上學,便一起買了返程票。好在返程票還有臥鋪,但系統自動分配了中鋪給我。因為帶著2歲多的小寶,一樣想著上車後協商調位或補下鋪。

回去的無座票是2號車廂,為了便於補票,我在上車時直接問地面的值班人員,補票和餐車分別在幾號車廂。

然後直接上可以辦理補票的這個車廂,因為抱著孩子所以列車員並沒有為難我。上車以後我就趕緊找到列車員告訴他我需要補臥鋪票。被告知開車半個小時以後才知道有沒有臥鋪可補。

剛好這趟列車的餐車跟辦理補票的這節車廂是相連的,我在餐車找了位置坐下來。打定主意如果補不到臥鋪便在餐車買座位。

列車開動半小時以後,我去排隊補票那裡已經有好多人在排隊了。辦理補票的乘務員直接告訴大家讓年紀大的和帶小孩的優先。儘管如此因為人太多我還是沒有補到臥鋪票。

最後用在餐車消費的方式在餐車就坐回了老家,因為我帶著孩子,佔用了餐車的兩個坐位。心想如果到餐車買坐的人太多,我就抱著孩子或者直接買下那個座位,如果人少我就使用。事實上餐車的工作人員也是這麼告訴我的。我理解並接受。

因為工作人員通融與體諒,後來到餐車買坐的人員他們都儘量安排在其他位置,這使得小寶那天晚上有地方可睡。我心存感激。

返程時的中鋪,因為很早就去排隊上車而且在第一個,所以我是第一個進入那節車廂的人。進臥鋪車廂換票時,我告訴乘務員我帶小孩在中鋪有些不方便,如果有下鋪我希望補個下鋪。工作人員答應我問一下但不保證。

陸陸續續的人們差不多上車了。見我對面下鋪的是一個年輕人,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跟他講“您好!我帶小孩在中鋪有些不方便,請問可以補差價跟您調換一下位置嗎?”那個年輕人抬頭看了一下中鋪,然後告訴我他買這張下鋪票費了很多周折。


我立即明白了他的意思,趕緊向他道謝並表示理解。同時我也意識到我冒昧的跟別人提出這樣的請求是失禮的,給別人添麻煩讓別人為難了。

好在列車開出不久,乘務員主動找到我說有一個下鋪可調整給我,並馬上在我所在車廂的過道座位上給我辦理補差價換票。我同樣很感激這趟列車的列車員。

一個人帶兩孩子出門確實是很不方便,時近年關購買車票確實是一大難題――一票難求的搶票局面年年上演,有過年關購買火車票經歷的人大概都能體會。

所以碰到這種事情,首先應該去找列車員幫忙解決,也可嘗試與同車廂的人協商調座。能夠得到幫助很好,如果得不到幫助也沒有必要抱怨,更不用把這件事情上升到道德綁架的層面,因為每個人買票都一樣不容易。所以多些體諒吧。


家有倆寶湊一好

這個座位還真不是那麼的好換,往好的方面想,換個座位沒什麼要緊,能給別人提供方便,自已也沒有吃虧,何樂而不為?往外處想,情況就不一樣了,你一個母親帶兩個孩子,萬一有什麼閃失,換座位的責任就來了,到時誰會去給換座位的講理?誰又能保證不怪他,還不是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

再者,現在是法治社會,去門旅遊和辦差都要講究個秩序,況且在列車上,更要遵守交通規則和紀律,列車上的乘客來自五湖四海,都是憑票對號入座,便於列車的管理與安全。你與人素不相識,憑啥別人要給你換座呀,你不嫌麻煩,別人還害怕麻煩呢。

另外,在當初打票的時候,就應該先為孩子作好考慮,這一趟座位沒買好,可以改乘下一班列車,售票時要向售票員反映情況,相信售票員會給予幫助和照顧的。你自己沒有買好票,上車後怪別人不換座,怪別人道德品質差,我不敢持相同的意見,也不贊成這個觀點。

現在的道德準則包含了一些什麼?我認為,在公共場所,乘車搭船座飛機,秩序是第一首要的準則,你不遵守秩序,你就破壞了準則,到時如果出現了意外或糾紛,誰來負這個責任?誰又能擔當得起?

因此,我認為,不換座乘客是對的,沒有錯。這位母親帶著孩子需要照顧,應該與列車上的乘務員尋求解決的方法,與乘客無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