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說春秋92:“吹簫引鳳”,乘龍快婿和玉女峰的故事

“吹簫引鳳”是一個關於愛情的美妙傳說,最初記載於西漢的《列仙傳》中,故事的主人公與春秋時期的秦穆公有著密切關係。

上回說到,秦穆公在由余的輔佐下,很快兼併了西域十二國,成為西方霸主,在這之後不久,秦穆公就經歷了一段異事。

相傳秦穆公有一個女兒,名叫弄玉,這個弄玉從出生的時候起,就顯得十分的不尋常,在弄玉滿週歲時,秦穆公按照風俗在她面前擺滿了各種光彩奪目的寶貝,讓她來挑選,弄玉對其它的所有物品都不怎麼感興趣,只把一塊看似很普通,表面上淺淺泛著一層淡綠色的石頭拿在了手裡。

這塊石頭是當年楚國一位商人送給秦穆公的禮物,只是一塊普通的青綠色璞石,秦穆公看弄玉如此喜愛這塊璞石,心想莫非石頭中有其他奧妙,於是他便讓人將璞石鑿開,果然從裡面得到了晶瑩剔透的美玉,秦穆公喜出望外,於是就給她的這個女兒取名為弄玉。

時間一晃,弄玉長到了十四五歲,在秦穆公的精心呵護下,弄玉已然出落成一位楚楚動人的少女,在詩詞書畫方面也是樣樣精通,尤其對音律更是顯出了很高的天分,她能吹得一手好笙,不但能將普通的曲目演奏的委婉動人,還能模仿百鳥的叫聲,秦穆公便特意為弄玉修建了一座“鳳樓”,讓她在裡面專心研究音律。

典故說春秋92:“吹簫引鳳”,乘龍快婿和玉女峰的故事

轉眼又是幾年,弄玉也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作為秦穆公的愛女,前來登門求親的王公貴族自然是不在少數,可是弄玉偏偏一個都看不上,原來她早已下定決心,自己將來要嫁的那人,必須是和她一樣在通曉音律,兩人在一起能夠成就高山流水之美。

秦穆公知道自己這個女兒與眾不同,所以瞭解了女兒的心思後,馬上派人四處尋覓以音樂見長的青年才俊。

這一天晚上,弄玉又一次坐在“鳳樓”裡吹笙,委婉動聽的曲調從她手裡的笙中跳出來,劃過夜空,在皎潔的月光下悠揚迴盪,片刻之後便飛到了很遠的郊外,就在這時,弄玉依稀聽到一陣簫聲從遠處飄來,那聲音既不高昂、也不過分抒情,但卻正好能和自己的笙聲完美結合,兩支旋律在夜風的襯托下產生了令人驚訝的共鳴。

弄玉的心中頓時無比欣喜,她慶幸自己終於找到了知音,恨不能馬上就飛到那個吹簫的人面前,可當她仔細再聽的時候,那陣陣的簫聲早已沒了蹤跡,弄玉冷靜下來後,仔細回憶的剛才的經歷,覺得似乎那簫聲只是自己因為太渴望知音而產生的幻覺,想到這裡,弄玉的心涼了一半,吹笙的興致也完全被打破,只好悻悻的回去睡覺。

夜裡,弄玉在半睡半醒之間,彷彿看到一個俊美的少年,飄飄然來到了自己身邊,等走近了之後,少年彬彬有禮的告訴弄玉,自己名叫蕭史,住在華山腳下,剛才的那段簫聲正是他演奏的。

弄玉聽完一下驚醒過來,她認定夢裡的事情一定是真的,於是迫不及待的告訴給了她的父親秦穆公,秦穆公雖說並不怎麼相信,但見自己的愛女如此上心,也只好派人按照她的指引前往華山附近打探,結果秦穆公萬萬沒想到,幾天以後,派出去的人果然帶回了一個名叫蕭史的青年,而且一經詢問,此人的確擅長吹簫。

秦穆公暗自驚奇,馬上讓人將蕭史帶來親自接見,又讓弄玉躲在屏風後面悄悄觀察,等蕭史來了之後,弄玉頓時喜出望外,原來眼前站的這個青年正是夢中與她相會的人,於是弄玉讓人把這個消息告訴給了秦穆公。

典故說春秋92:“吹簫引鳳”,乘龍快婿和玉女峰的故事

秦穆公得知後也仔細打量這個叫蕭史的人,他發現蕭史神采奕奕、飄然若仙,雖說是個山野村夫,但卻舉止有度、談吐不俗,的確不像是個凡人,秦穆公心裡也產生了一絲好感,於是他下令,將蕭史暫時留在宮中,以伴讀的身份專門服侍弄玉。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秦穆公見弄玉和蕭史整日在鳳樓上談論音律,笙簫和鳴,倒真像是天造地設的一對,特別是弄玉自從見了蕭史之後,也明確向秦穆公表態,自己今生非蕭史不嫁,秦穆公也就不再反對,很快在他的安排之下,一段美好的姻緣順利達成。

成了親之後的弄玉和蕭史,更是整日住在鳳樓裡,把他們全部的心血都投入到音樂當中,希望有朝一日能達到從未有人企及的境界,兩人因為太過於專注,以至於已經把塵世間的事情淡忘,完全沉浸在了音樂的世界中,後來甚至到了不食人間煙火、緊緊靠著飲水導氣便能夠生存的地步。

就這樣過了很多年,終於有一天,弄玉和蕭史兩人雙雙得道,在鳳樓的高處上一個乘龍、一個跨鳳,徐徐離開了雍州,向著華山之巔飛去。

秦穆公得知後極為震驚,因思念女兒心切,忙派人到華山上四處尋找,但終不得蹤跡,後來有人勸他說:“公主已得天人相助,飛昇仙界,不是人力可以阻擋的了,主公也只有為他們祝福才是。”

典故說春秋92:“吹簫引鳳”,乘龍快婿和玉女峰的故事

秦穆公聽了這話,只好悲嘆的接受了現實,但由於他太想念女兒,便讓人在華山高處的明星崖修祠紀念,後來人們便根據這個故事,將華山的主峰取名為“玉女峰”。

這個故事雖然只是個傳說,涉及到的人物也多是虛構,但由於故事悽美動人,所以流傳很廣,很多文人墨客都在《列仙傳》的基礎上不斷進行豐富和完善,尤其經過《東周列國志》的渲染,使得這個故事變得更加膾炙人口,人們常說的“乘龍快婿”,正是由《東周列國志》的記載引申而來。

傳說講完了,再回到歷史中,據說秦穆公因為思女過度,不久便得了重病,他預感到自己的人生即將走到盡頭,是時候考慮一下後事了。

然而誰也沒想到,在秦穆公為自己後事的安排上,由於一個錯誤的決定,使得他一生的英明毀於一旦,也直接導致秦國在他之後來的近百年都沒能有什麼大的起色。

那麼秦穆公到底在他臨死前做了個怎樣的決定,為何會讓人如此痛恨,這個決定又給秦國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下一期的春秋典故:“惴惴不安”將會為您揭曉答案,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