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說春秋95:“言猶在耳”,晉國奪嫡之戰

“言猶在耳”的典故是發生在晉襄公病逝之後,有關晉國內部權位爭奪的故事。

上回說到,在晉襄公病逝之後,晉國發生了一件大事,這件大事不僅和陽處父被殺有直接關係,還給晉國引發了一場禍亂。

這件事是關於晉襄公死後晉國繼承人的問題,在晉襄公病危之際,他曾專門把趙盾、狐射姑和陽處父等幾人叫到跟前,對他們做了明確囑咐,自己死後由世子夷皋繼位,當時趙盾等人都是滿口答應,可等晉襄公剛一死,事情就出了變故。

問題首先出在趙盾身上,他主要考慮夷皋還只是個幼兒,而晉國是千乘之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國內形勢極其複雜,把這樣一個大國交到兩三歲的孩子手裡,未免有些草率,萬一夷皋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會給國家帶來巨大災難。

趙盾就把自己的擔憂告訴給了國中的幾位大臣,並提議應該派人去秦國迎接公子雍回來即位,主持晉國大局。公子雍是晉襄公的庶弟,為人心地善良,頭腦也很清晰,在晉國頗有口碑,只因晉襄公擔心自己死後他的兒子鎮不住公子雍,所以就提前把公子雍打發到秦國去了。

典故說春秋95:“言猶在耳”,晉國奪嫡之戰

在場的大多數人聽了都覺得趙盾的提議是出於大局考慮,比較符合晉國當前的實際,所以就沒什麼反對,可趙盾的政治對手狐射姑卻偏不這樣想,他的心裡有自己的如意算盤,晉襄公的庶弟之中,有一人名叫公子樂,與狐射姑的關係十分密切,狐射姑就想把公子樂扶上君位,這樣自己以後在晉國就可以說一不二。

於是狐射姑就對眾人說:“秦晉同為中原大國,借秦人之手立晉國之君,難免會受制於人,我倒覺得不如立公子樂,公子樂現在陳國,陳國乃晉國屬國,對晉國言聽計從,況且公子樂之母辰嬴曾受到兩任國君的寵愛,立辰嬴的兒子,必然能夠服眾。”

狐射姑所說的兩任國君,指的是晉懷公和晉文公,辰嬴先後嫁與這二人,都深得寵愛,可在趙盾看來,這件事不但不能體現辰嬴的尊貴,反而恰恰證實了她的低賤,於是針鋒相對的說:“辰嬴在先君懷公死後不能為其守志,反而以美色誘惑文公,騙取文公信任,這樣的人憑什麼服眾,反倒是公子雍的母親才稱得上賢良淑德,在國中受人愛戴,況且陳國路途遙遠,迎接路上危險重重,不如秦國可靠,秦國同為千盛之國,結交秦國遠比結交陳國要好。”

狐射姑和趙盾二人各執一詞,爭執了一天也沒個結論,只得暫時作罷。

典故說春秋95:“言猶在耳”,晉國奪嫡之戰

等趙盾回到家裡,覺得事情不能再繼續拖延下去,必須搶在狐射姑前面採取行動,於是他找來了士會和先蔑,讓二人立即啟程趕赴雍州面見秦康公,請求秦康公派人護送公子雍回國即位。

士會和先蔑剛動身不久,狐射姑也派人到陳國去請公子樂,為了不落在趙盾之後,他還特意叮囑手下到了陳國之後不必向陳侯稟報,直接帶了公子樂就回晉國。果然不出十天時間,狐射姑就得到消息說公子樂已經到晉國近郊,用不了多久就能抵達絳邑。

狐射姑馬上讓手下準備新君上任所需的各項物品,務必趕在公子雍回來之前,一切就已經塵埃落定,然而狐射姑卻忽視了一個問題,當時的趙盾雖然不是相國,但他是中軍主帥,又是晉襄公託孤的第一重臣,其權利基本等同於相國,像新君上任這樣的大事,是絕對繞不開趙盾的。

因此趙盾很快就知道了狐射姑的計劃,為了不讓狐射姑得逞,他乾脆讓心腹手下帶了三百多名家甲,埋伏在絳邑城外公子樂的必經之路上,等到公子樂經過時,家甲就一齊衝出,了結了公子樂的性命。

狐射姑怎麼也沒想到趙盾半道中竟然來了這麼一手,讓他的計劃全部泡湯,氣得狐射姑不禁破口大罵,可是罵歸罵,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也再沒有什麼無回天之力,可狐射姑又不甘心就這麼算了,他認為有必要教訓一下趙盾,讓趙盾認識到自己不是那麼好欺負的。

這件事發生的時候,正是晉襄公的靈柩被運到曲沃太廟準備下葬之時,陽處父留在曲沃負責守衛靈柩,狐射姑就決定拿陽處父開刀,一則陽處父沒什麼太深的背景,殺陽處父不會引來太大的麻煩,二則陽處父如今孤身在外,比較容易下手,再就是當初是陽處父給晉襄公提議才使得自己的中軍主帥被免,導致自己如今不得不處處受制於趙盾。因此狐射姑就派弟弟狐鞫居帶人暗中潛入曲沃刺殺陽處父,才有了上一期的故事。

趙盾在得知陽處父被殺後,心裡很清楚這是狐射姑有意在向他示威,可為了不影響他的大計,趙盾決定先將這件事暫時壓制,一面派人催促秦康公儘快護送公子雍回國,一面繼續按計劃推進晉襄公葬禮事宜。

到了正式下葬的這一天,晉國大小文武官吏全部到齊,狐射姑和狐鞫居兄弟也在其中,趙盾親自主持葬禮,各項儀式都在緊張有序的推進之中,到了整個環節接近尾聲的時候,趙盾忽然對眾人說:“想必諸位都已經知道,前幾日負責守衛主公亡靈的陽處父遭奸人殘害,而那個兇手,不用我說,我想大家心裡也都清楚。”

說完這句話,趙盾的目光如劍一般刺在狐鞫居的身上,狐鞫居沒想到趙盾忽然有此一舉,嚇得他頓時兩條腿發軟,整個身體都快站不住了。

趙盾走到狐鞫居跟前,語氣比剛才又強硬了幾倍說道:“我之所以不追究此事,一是不想因此影響主公的葬禮,二是以為你會良心發現,主動來找我投案自首,想不到你竟然執迷不悟,如此猖狂之徒,本帥豈能縱容,讓你活到今天,就是要用你的首級祭奠先君和陽處父在天之靈,以正國法。”

說完趙盾就命令武士將狐鞫居拿下,然後當場斬首,狐射姑知道趙盾這是故意殺給他看,規規矩矩的站在旁邊也不敢出聲,等葬禮結束之後,狐射姑回家簡單收拾了行李,就連夜逃往了狄國避難。

典故說春秋95:“言猶在耳”,晉國奪嫡之戰

辦妥了晉襄公的後事,又趁機擠走了自己的政治對手,接下來趙盾就可以安安穩穩的等著公子雍回來,然後輔佐他繼承國君之位,然而趙盾卻沒有想到,另一個麻煩卻緊跟著找上門來。

這一次趙盾要面對的是晉襄公的正室夫人,也就是世子夷皋的母親穆嬴,她與趙盾爭執,當然是為了她兒子夷皋被廢的事情。

趙盾前腳剛從曲沃回到絳邑,穆嬴馬上就抱著夷皋來到趙盾家,一邊痛哭流涕,一邊指責趙盾為什麼背叛先君的遺囑,擅自將夷皋廢掉,而要改立公子雍為國君。

趙盾一來礙於穆嬴的身份,二來也確實覺得對穆嬴有愧,只得對穆嬴好言相勸,說他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晉國的大局,不得已而為之,請求穆嬴能體諒他的苦衷。

穆嬴哪裡聽得進這些話,指著趙盾的鼻子罵道:“你是先君最信任的重臣,他不但將晉國的大權交付於你,還指派由你負責世子繼位的事情,這些話至今還縈繞在我耳旁,如今他屍骨未寒,你們就要拋棄我們孤兒寡母,背叛先君遺命,我沒能能力保護好先君世子,沒臉活下去,就讓我死在相國面前。”

說著穆嬴就要抱著夷皋在趙盾家的柱子上撞死,趙盾趕緊讓人攔了下來,但穆嬴仍不肯罷休,坐在趙盾家的中堂哭鬧不止,由於趙盾是中軍主帥,他的府邸就在絳邑主街,過往的行人很多,沒多久絳邑城中無論官吏還是百姓都知道了這件事,大家聚集在趙盾家門外議論不止,有些人看穆嬴哭的可憐,不禁同情起她,反而指責趙盾考慮問題不夠周全。

有一些大臣覺得任由穆嬴這樣鬧下去影響實在太壞,於是來到趙盾家中,奉勸他還是遵從晉襄公的遺命,立夷皋為國君,可趙盾覺得士會和先蔑已經去秦國交涉公子雍的事情,這時候更改恐怕已經來不及了。

先且居提議說:“不如我們先立夷皋為君,等到一切辦妥之後,再派人去秦國告知國君已立之事,讓他們不必再把公子雍送回來,倘若他們堅持要送,就顯得秦國理虧,到時候即便雙方開戰,那也怨不得我們了。”

典故說春秋95:“言猶在耳”,晉國奪嫡之戰

趙盾眼看著事情到了這步田地,不滿足穆嬴的要求,自己無論如何也難以下臺,為了安撫穆嬴,只得同意按照先且居的方法來辦,擇良辰吉日恭迎夷皋繼位,即任晉國的國君,穆嬴看趙盾鬆了口,這才滿意的抱著夷皋離開了。

這便是成語“言猶在耳”的典故。

公元前620年,還不滿四歲的夷皋便在趙盾的主持之下順利繼承了晉國國君之位,是為晉靈公。

穆嬴的目的總算是達到了,可秦國那邊自然不會善罷甘休。

當初士會和先蔑到了秦國向秦康公敘述了事情的經過後,秦康公當即喜出望外,他對手下人說:“當年先君穆公曾輔佐晉國兩任國君即位,在這之後便開創了秦國的霸業,如今寡人剛即位不久,又要再次立晉國之君,可見這是上天有意讓寡人將秦國的霸業振興下去。”

於是秦康公讓人將公子雍帶來交給士會和先蔑,挑良辰吉日,為公子雍舉行盛大的歡送禮儀,又撥五千精兵交予白乙丙,讓他負責護送公子雍渡河,公子雍謝過之後,就跟著士、先等人離開了秦國。

半個多月後,一行人過了黃河,來到晉國境內,士會此時還不知道晉國發生的變故,為了讓趙盾那邊提前做好準備,他特意派一名手下騎快馬去給趙盾送信。

典故說春秋95:“言猶在耳”,晉國奪嫡之戰

趙盾得知公子雍回來,立馬就犯了難,只好召集群臣商議下一步的對策,荀林父說:“我認為元帥應帶著兵馬到黃河邊去見秦軍,先以好言相勸,告知晉國國君已立的消息,讓他們帶著公子雍原路返回,如果對方無理刁難,那就只能和秦國決裂。”

趙盾嘆了口氣說:“事已至此,我們也沒有別的選擇。”於是趙盾親率兩萬人馬,自領中軍,荀林父領上軍,先且居領下軍,沿著通往黃河的官道行進,沒多久,就在令狐和秦軍相遇。

士會一看趙盾來了,以為他是來迎接公子雍的,趕忙拍馬上前準備和他答話,哪隻趙盾卻把臉一沉,對士會說:“你在外面可能不知道晉國發生的事情,如今晉國國君已立,公子雍回到晉國難免有些尷尬,還是請他自行離開為好,倘若他強行入境,休怪我以謀反之罪論處。”

士會驚的半天說不出話來,過了許久才明白趙盾是什麼意思,他憤怒的說:“當初是元帥親口下令讓末將去迎接公子雍,末將的任務就是將公子雍安全的送入絳邑,元帥如今說出這話,請恕末將難以從命。”說完轉身就要離開。趙盾忙叫住他說:“你到哪裡去。”

士會聽了不客氣的說:“既然我當初接受了元帥發出的保護公子雍之命,那我就是公子雍的臣子,他在哪裡,我便在哪裡,元帥若要懲治公子雍的謀反之罪,只怕還先得過我這一關。”

等士會走遠了,趙盾對荀林父說:“士會心裡對我們有怨,現在他要拿公子雍的事情跟我們叫板,我擔心他早晚真的會借秦國兵馬慫恿公子雍回來奪權,不如現在就將他除掉,以免留下後患。”荀林父輕輕的笑了一聲說:“既然您是主將,當然全憑您做主。”

於是趙盾下令全軍做好戰鬥準備,等到號令一起,他便領著大軍向秦軍發起進攻,這時候士會才剛回到秦營見到公子雍和白乙丙,還沒來得急跟他們通氣,告知晉國發生的變故,晉軍就已經殺了過來,秦軍毫無防備,匆忙之間應戰,但由於陣型未成、兵力又在晉軍之下,被晉軍殺的大敗。

白乙丙見此狀況,也顧不得問士會是怎麼回事,只能讓士會和先蔑暫且護送公子雍撤退,他親自領著人馬斷後,趙盾率領主力將白乙丙困住,讓荀林父領輕騎三千繞開白乙丙去追公子雍等人。

荀林父在混亂之中很快發現了公子雍的蹤跡,為了不給日後留下麻煩,他瞅準公子雍的位置,駕著車衝上去就是一刀,當場將公子雍的腦袋砍了下來,士會和先蔑氣的暴跳如雷,提刀上前要和荀林父拼命,荀林父知道憑士會和先蔑這點人,打下去肯定會要了他二人的命,念在往日同朝為官的情分,荀林父有意放他們一馬,於是故意裝著敵不過士會的樣子,帶著人馬撤回了本寨。

典故說春秋95:“言猶在耳”,晉國奪嫡之戰

這時候白乙丙已經從與趙盾的戰鬥中敗下陣來,逃亡路上正遇上士、先二人,士會提議將殘兵收拾到一處,殺回去和趙盾決一死戰,給公子雍報仇,白乙丙卻說:“大丈夫不逞一時之勇,如今我們已經落於下風,再回去只能白白送命,我看還是就此作罷,留著這筆賬以後再算。”

士、先也覺得白乙丙說的有道理,只好忍下這口氣,跟著白乙丙離開了晉國,自此二人便留在秦國為官。

趙盾一看公子雍已死,目的達到,為了避免事態惡化,也就不再追趕白乙丙等人,帶著兵馬返回了,可趙盾此時還不知道,都城之中一場針對他的叛亂正在悄悄醞釀。

那麼趙盾將會如何處理這次的叛變,經過這些事情,別人又會給他怎樣的評價,在他的政治對手狐射姑眼中,趙盾又是個怎樣的人?

下一期的春秋典故:“冬日可愛,夏日可畏”將會為您揭曉答案,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