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学会去看书?

翁锐

掌握这种阅读技巧,才是真的会读书




从前有个富人,看到邻居盖得楼房很漂亮,就特别羡慕,于是他也找来木匠想要盖一所漂亮的三层楼房。当木匠开始测量地基、砌砖、造楼的时候,富人感到很疑惑,就问木匠在干什么。木匠回答:“我在造三层的楼。”富人听后不乐意地说:“我不要下面的两层,你直接给我盖第三层的就可以了。”木匠哭笑不得的回答:“没有第一层楼怎么造第二层,没有第二层楼怎么造第三层楼,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但是,富人还是很固执地要求木匠给他造第三层楼,而不要第一层和第二层。最后,大家都笑这个富人是个愚蠢的人。

这则“空中阁楼”的成语故事所表达的寓意,同样可以折射到我们日常的读书当中。把基础打好之前,追求高级的目标通常都是没有意义的。有很多人读书只图数量,不求质量。虽然读了很多书,但是能记住的却很少。读书的目的一般就是增进理解力、获得资讯、消遣这三种。如果只是单纯的想消遣娱乐,那么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也勉强可以应付。

但想提高自己的理解力并吸收知识,把看到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东西,那么学会一种有效的读书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到底读书应该如何像金字塔一样,基础厚实、层层递进、顶端尖锐、最后站在最高点俯瞰全貌呢?《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我们会学到一种终身有效的阅读技巧。

《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一共有四种层次的阅读方法,分别是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这四种阅读方法是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展开的,它会在阅读的路上为我们铺砖添瓦,打牢基础,最终掌握有效的阅读技巧。

读的第一个层次:基础阅读

所谓的基础,很好理解,通俗点讲就是,只要你不是文盲,不用拿着字典去查字,并且能够理解一句话的意思,基本上就已经达到基础阅读的水平了。

★阅读的第二个层次:检视阅读

检视言外之意就是让我们从表面去观察一本书,然后从书的表象学习书交给我们的东西。比如说,你可以系统的略读整本书,可以看书名,看序言,这样就能够知道一本书讲的是什么,也就是书得主题。

然后就是研究目录,它一般是一本书的基本构架。就像每个公司都会有组织结构图,从组织结构图中你就可以了解这个公司都有哪些部门组成,而每个部门都分别设立了哪些岗位和人员。这样,你想做什么事情,直接找相关岗位的人就可以了。检视目录,同样能够带给我们这样的作用。

接着就是看一下书中的索引和作者的介绍,这样能够让你更加明确整本书的概要。 略读总得来说,就是让我们从书的基本架构上先找到一些想法。

检视阅读的第二个方式就是:粗浅的阅读整本书。

在这个过程中,头一次面对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从头到尾先读一遍,碰到不懂得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如果你这样做了,只会妨碍我们的阅读,而非帮助。

检视阅读就像是木匠在造楼之前,大致先看一下图纸,至少知道所造建筑物的大致情况,这样在建造的过程中,就容易发现问题。

★阅读的第三个层次:分析阅读

弗兰西斯.培根曾经说过:“有些书可以浅尝即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的书是要咀嚼与消化的。” 分析阅读就是要咀嚼与消化一本书。在读书的三个目的当中,如果只是想获得资讯或消遣,就完全没有必要用到分析阅读。分析阅读就是特别在追寻理解的。

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作者用3个阶段,11条规则详细阐述了如何分析阅读一本书。

分析阅读的第一阶段:搞明白一本书在谈什么。

规则1:确定所读书的种类。 根据阅读目的,我们把书籍分为虚构的小说类和可以传达知识,说明性的论说类两类。虚构类的小说可以提供咨询或者消遣。实用性的书籍可以教你如何去做你想要做的事,或者你认为应该做的事。就拿《如何阅读一本书》来说,它就是一本实用性的书,教我们学习阅读技巧。当确定一本书的分类后,你所要做的就是根据自己的目的去选择是否要读这一本书。

规则2:使用最简短的文字说出整本书的中心思想 。 其实这一规则很好理解,就是要你用自己的一句话说出这一本书是干什么的。

规则3:将书中重要篇章列举出来,说明它们如何按照顺序组成一个整体的架构。 根据第三个规则,可以有一套运用的公式。这个公式是可以通用的。比如:⑴作者将全书分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谈的是什么,第二部分谈的是什么,第三部分谈的是别的事,第四部分则是另外的观点,第五部分又是另外一些事。⑵第一个主要的部分又分成三个段落,第一段落为X,第二段落为Y,第三段落为Z。⑶在第一部分的第一阶段,作者有四个重点,第一个重点是A,第二个重点是B,第三个重点是C,第四个重点是D等。

规则4:找出作者要问的问题 。这个规则的意思就是,每个作者在写作之前,都会提出一些问题,书的内容就是问题的答案。当读者找出这些答案,才能看清一本书的整体精神,才能理解整本书的骨架想要说明的目的。

通过分析阅读的第一个阶段中的四个规则,我们做的就是对一本书的架构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分析阅读的第二阶段:诠释一本书的的内容

规则5:找出关键字,通过它们与作者达成共识 要注意到这个规则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找出关键字。第二部分是确认这些关键字在使用时的最精确的意义。

规则6:将一本书中最重要的句子圈出来,找出其中的主旨

规则7:从相关文句的关联中,设法架构出一本书的基本论述

规则8: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未解决的。

在未解决的问题中,确定哪些是作者认为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 通过五到八的规则,我们就可以回答:一本书的详细内容是什么?如何叙述的?当跟作者达成共识,找出书的关键主旨与论述,分辨出如何解决作者所面对的问题,你就会知道作者在这本书中要说的是什么。

分析阅读的第三阶段:像是沟通知识一样地评论一本书

规则9:在你说出“我同意”。“我不同意”,或“我暂缓评论”之前,你一定要能肯定地说:“我了解了。”

规则10:当你不同意作者的观点时,要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要无理地辩驳或争论。

规则11:尊重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在作任何评断之前,都要找出理论基础。

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时如果一味地去相信书或者是 书都不是好的阅读方式。而是要带着自己的独立思考去阅读一本书,在评价一本书的时候,不能妄自菲薄,而是要有理有据的去评判。就像法官断案,不会根据个人的感情去判断一个人是否是杀人凶手,在证据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

★阅读的第四个层次:主题阅读

首先,我们要了解主题阅读时最主动的一种阅读法,在这个过程中,是书在服务你,而不是你在服务书。就拿“阅读方法”这个主题来说,想要做好主题阅读,你一定要读两本以上关于阅读类的书籍。那么如何确定这些书籍呢,这里检视阅读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就是说,确定你要研究的主题后,你一定要通过检视阅读,先检视书目上所有的书,以便确定相关的主题书。然后根据主题阅读的五个步骤进行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步骤一:找到相关的章节。根据选定的相关书籍进行整体的检视阅读,然后从书中找出与主题相关的章节。这一步不需要你整体从头到尾去阅读一本书,而是通过检索去寻找就可以了。就像你要找“王”姓朋友的电话号码,你只需要在姓王的一列里找相关的人就可以,不需要把通讯录从头到尾的翻一遍。

主题阅读步骤二: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所谓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就是要求你用一个共通的词汇来表达所有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带引你的作者们与你产生共鸣,而不是你跟着他们走。意思就是说,你要用自己的话既表达了所有作者想表达的意思,但又不能和其中任何一个人的话重复。

主题阅读步骤三:厘清问题。这一步就是要求读者根据主题提出一些问题,然后在书里寻找各个作者的答案。

主题阅读步骤四:界定议题。读者根据作者不同答案之间的关联性,对作者的观点进行分类。

主题阅读步骤五:分析讨论。读者一定要从检视过的书中找出支持答案分类的依据,这样才算是对问题的讨论做了分析,才能真正的了解问题。

蒙田说:初学者的无知在于未学,而学者的无知在于学后。良好的阅读在于主动阅读,并不是读的多就是读得好,如果你的阅读目的是想要变成一个更好的阅读者,你就不能摸到任何书或文章都读。去阅读超越你头脑的书,这样才能增长心智,提升你的能力。


薛凌方1

大学四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光阴似箭,转瞬即逝的时间,很快就过了。如何好好利用大学四年学到更多东西,如何用过好自己的大学,如何让自己的大学更充实已经是很多刚步入大学校园或者已经步入大学的师兄师姐们最关心的事。看书则是一种修养,也能学到很多东西,更能充实自己的大脑和课余生活


  • 爱读书的心态
方法/步骤
  1. 一个好的时间规划

    四年,每年12个月,四年也就是48个月,以月为单位给自己制定读书计划,每个月要读多少本书,给自己这样一个时间计划,时刻提醒着自己要看书了。这个月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一定要完成这个月的任务。

  2. 养成爱好读书的心态

    每天都要看书,如果不是很爱读书,是很难坚持4年每个月都看书,而且还是自己计划好的书。所以4年里坚持看书,一定要爱上读书。所谓做自己爱做的事情,才能事半功倍。

  3. 一定要能坚持每天都读书

    年轻人嘛!都喜欢玩,或者喜新厌旧,不能坚持每天都做一件事,即使自己再爱这件事,如果腻了或者想偷懒,虽然很爱,但是实在坚持不下去了。4年里要坚持每天都看书,哪怕只看一两页书,那也比没看的好!

  4. 提高阅读速度

    每个人的阅读速度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可以一目十行,有的人5分钟甚至10分钟才能看完一页书,所以要想从看书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又不影响你的其它学业,就一定要提高自己的看书速度,这样才能保证你每天都有足够的时间看书和娱乐以及完成其它学业。但是你也不能太为了看书而看书,决不能蜻蜓点水,只是略过而已,这样跟不看就没有什么两样了。

  5. 把看书当成自己每天需要完成的第一件事

    只有把看书当成是你每天都要完成的第一件事,你才会能有源源不断的动力让自己努力去看书。就像你每天都要吃饭一样,每天都必须完成。这样4年里才能有动力坚持下来每天都看书

  6. 找一个安静适合看书的地方看书

    看书要静心看才能看得快收获多。如果你在一个吵杂的地方看书,很可能就会被周围的事情影响,从而导致自己看书的质量。所以要去一个安静的地方静静的看书,这样才能提高看书的效率,例如去图书馆或者教室里面看书,这两个地方都是不错的看书好地方。

  7. 约同学一起看书

    一个人看书有时候很孤独,有时候会影响自己看书的意志力。不如约上一两个志同道合的同学和自己一起看,一起完成看书的目标。如果你们看的是同一本书,看完之后还可以相互讨论,交换心得。还可以相互提醒自己要看书了,不要泄气,找个伴岂不是更好。

  8. 利用所有的空余时间

    你的大学除了看书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你的专业课程,要做作业。你还有社交活动等着你去交流或者其它事情等着你去处理。这时候就要利用一切琐碎的时间去看书了。比如做公交的时间比较长时,如果什么都不做是不是很浪费时间,这段时间你就可以充分利用起来看书了。当然最好不要这样子了,因为对眼睛不好。环境也很嘈杂。不过相信自己爱上书的时候就可以屏蔽周围的一切,让自己处于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里。

    END

  • 看书一定要及时总结,要精看,不然看再多的书都没有用
  • 图片均来自网络,与本经验无关,谢谢!

电影读书君

锻炼看书的速读技巧可以分为器械训练法、无器械训练法、电脑网络训练法和综合训练法四种。目前,由于电脑网络训练法方便实用,不用上培训班,安装一个比如jint的速读工具在电脑上就可随时随地练习,里面的视幅拓展版块训练能扩大人的视野,并且效果应该是不容置疑的。其它方法都比较陈旧,是传统的方法。我说的速读技巧也就是这个更便捷了,我的兄弟练习后考取了北大。


大道至简151172803

看书要学会去看吗?会认字就会看了,我从小就爱看书,记得小学毕业的时候妈妈作为奖励给买了一套西游记,如获至宝看得津津有味。现在也是每天都有看书的习惯,书就是精神粮食,一日不看书便觉无味。对于爱书的人来说,读书的乐趣是无穷的,读书之乐乐如何?绿满窗前草不除!但是也确实有很多人不爱看书的,我身边的亲朋们没有一个看书的,他们也不能理解我,说什么在这个年代谁还看书。所以有时候不免有一种寂寞找不到知己的感觉。现在是着力培养儿子看书的兴趣,每天给他讲睡前故事,希望他能养成看书的爱好。不过目前看来效果不大啊,儿子看电视胜于看书。


阳洋44026377

读书学习必须有一个安静的环境,一个耐心的品味,一个细心的研究,一个平静的心态,一股啃硬骨头精神,有一种钻劲,时间上的把握,才能抓住知识上的要点实質上的东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