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春秋早期的战争流程图,请注意查收

本文作者,泥石流工作室:脸滚键盘

从二十一世纪往上推个几千年,中国至少有五分之四的时间是在战争中度过的,从商周之间的牧野之战,到白起坑杀降俘四十万,从三国乱战到安史之乱,每一次战争都会留下几万几十万乃至数百万的牺牲品。在我们的印象中,战争的记忆从来都是残酷惨烈的,可是事实上,在二千多年前的某个特殊时期,战争有着令人意想不到的一面。

现在,让我们回到春秋早期,经历一场“残酷”的战争。

这份春秋早期的战争流程图,请注意查收

首先,你的身份是一个小贵族。

想要在春秋早期走向战场,你必须有个贵族身份,这是必要条件,在那时,打仗是一种彰显身份的活动,一般的平民百姓根本没有拿起武器两军对垒的机会。当然了,贵族的人数是有限的,想要用有限的人数组织一场战役,基本没有实现的可能,打仗要粮草,要完善的后勤,士兵和后勤人员加起来才是一场战争的基础。

那么,后勤从哪里来?自然是平民组成的,他们通常跟在贵族后面,牵牵马,做做饭。如果用网游来形容当时的战争情况,可以说贵族是游戏玩家,平民则是游戏的运营人员,表面来看,游戏中天大地大玩家最大,运营嘛,干的都是幕后工作。

这份春秋早期的战争流程图,请注意查收

身为贵族的你突然有一天接到通知,邻国那个不安分的二愣子想要和我们拼刀子,那么,你需要马上随着大部队出发,先去打他一炮吗?

别着急,你忘了打仗之前的一些礼仪了。

第一步,军祭。春秋时但凡遇到战争,必定要祭祀祖先和神灵。《左传》上有句话: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和战争是整个国家的精神象征,春秋时的贵族都是有强迫症的,如果在打仗前没有昭告祖先和神明,他们会觉得浑身不舒服。

第二步,卜战。《周礼·筮人》有云:凡国之大事,先筮而后卜。”占卜一场战争的吉凶,是紧随祭祀之后的一件事,卜筮文化在春秋贵族间极其盛行,据说这波风潮是周文王发扬光大的,上行必下效,于是乎大大小小的贵族们有事没事就喜欢画个八卦,抛个龟甲,再数数草叶子,最后又将它列为了贵族战争守则的一部分。

这份春秋早期的战争流程图,请注意查收

好不容易上了战场,你看着对面乌压压一片的敌军,按捺不住内心的骚动了,可是还要等等,还有一些仪式没做呢。

第三步,致师。致师这个规矩,我们还能在三国时找到它的一点影子,那就是两军阵前,先有大将走上一遭,比比马力比比腕力,最好能把敌将的脑袋提溜回来,在这个战争项目上,关二爷可以说是继承了春秋遗风,可谓个中好手。

第四步,献捷。当你和你的同胞们辛辛苦苦当了个大胜仗之后,就该举行风光的献捷仪式了,这一点很好理解。那么,到哪儿去献捷呢?到宗庙去向祖宗献捷,到周朝的国都或是同盟国的都城去献捷,这样说起来,颇有一种早上吃了个双黄蛋,一高兴就登上微博求转发,恨不得全天下都知道的感觉。

这份春秋早期的战争流程图,请注意查收

你看,在两千多年前,贵族也不是好当的,打仗也不是好打的,说到这一点也是挺让人佩服的,能把一场战争打出仪式美,春秋时的那帮人也算是古今中外独一份了。

本文作者,泥石流工作室:脸滚键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