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孩子離園,第一句話你會問什麼?

一天的幼兒園生活結束了,走在把孩子接回家的路上,家長與孩子交流的每一句話,都體現著家庭教育的水準與用心。

家長來幼兒園接孩子回家時,往往是孩子精神最亢奮、思維最活躍的時刻,這時的詢問是"親子交流" 的一個重要部分,是對孩子一天幼兒園生活的提煉昇華,多關心孩子是否快樂,多用啟發式提問給孩子傳輸"心靈雞湯"。

接孩子離園,第一句話你會問什麼?

別把孩子引導成受害者

孩子有沒有受到"欺負",是很多家長都關心的問題,如果家長總是忍不住的問:"今天和小朋友打架了嗎?","今天有沒有人欺負你?"孩子就會奮力回顧這一天誰欺負過他,自己什麼時候是不愉快的,等於讓孩子去注意不好的事情。

為了滿足家長的需要,孩子每天都會像完成作業一樣向家長敘述這一天裡的不愉快經歷。它直接的後果是,造成孩子每天到班裡去注意和尋找那些可能會"欺負"自己的人,孩子恐懼和害怕的目光,就會激起別的孩子產生要打他的想法,形成了所謂的吸引力法則。

一旦造成了這樣的惡性循環,孩子真的就會成為一名"受害者",這樣的情況下,孩子不僅不願意再去幼兒園,甚至可能出現社交恐懼、行為退縮等後果。

接孩子離園,第一句話你會問什麼?

孩子"打架"不可怕

兒童之所以被成為兒童,是因為他們不成熟,不成熟會帶來很多我們成人不可理解的行為。我們可能將這些行為看成問題,如兒童的交往,當一方語言成熟度不夠表達自己,也不知道如何解決自己跟別人的衝突時,他們就會採取最原始最直接的方法,那就是打或者推。

在成長的過程中,即使孩子真的"打架"了,對孩子來說,都是一個很好的認知他人、認識自己行為後果的機會!這是孩子發展中的自然現象。當這種自然現象發生的時候,家長的態度很關鍵。

作為教育者,一定要注意喚醒孩子去發現對成長有正面意義的事情,避免孩子去注意對成長沒有價值的事情。

接孩子離園,第一句話你會問什麼?

接孩子時的問題對比

中國父母接孩子回家時的常見提問

1、今天在幼兒園吃什麼了?

2、你今天學什麼了?

3、有人欺負你嗎?

4、今天老師佈置作業了嗎?

國外父母接孩子回家時的常見提問

1、你今天快樂嗎?

2、今天有什麼有趣的事嗎?

3、你教你什麼了呀?(有沒有小作品)

4、今天和大家玩得高興嗎?

當我們比較關注孩子的生活情況和學習情況時,孩子也會更加看重自己的生活過程、物質環境,學習成果等,這無可厚非,但是可能會讓孩子忽視了自己內心情緒情感的變化、興趣的建立等。

如果我們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孩子的情緒情感、興趣、能力以及孩子自身成功感的建立和與夥伴交往上。更容易讓孩子有傾談的慾望,有表達的意願,會讓孩子對自己的作為有所感觸,並且會對明天的幼兒園生活產生嚮往和期待。

接孩子離園,第一句話你會問什麼?

家長不妨試試這些問題:

"你今天最快樂的事是什麼?"

"今天和小朋友們一起做了什麼遊戲?"

"你(聽見)看見了哪些有趣的事?"

"今天你又學習了什麼新本領?"

"你的好朋友是誰(改天約他來咱們家玩呀)?"

在孩子離園思維最活躍、最興奮的階段,家長可以好好利用這段時間,給孩子的表達和情感抒發創造良好的機會,讓孩子好好的表達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