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寶齋:什麼“明看成化,清看雍正”?雍正琺琅彩瓷到底有多美?

瓷器中的貴族——雍正琺琅彩,琺琅彩在所有瓷器中出身最高貴。在琺琅彩誕生之前,明清兩代的宮廷用瓷,全部由景德鎮燒造後運至北京。唯有琺琅彩,是在景德鎮先挑選最為優質的素器,運到清宮造辦處,再由宮廷畫師繪畫後進行第二次燒造。琺琅彩西洋人物紋玉壺春瓶白瓷胎,釉質純淨細膩無瑕。由置銅膽,外翻銅盤口,用琺琅彩料設色作地採用油畫技法繪山水田園雨降風景畫面,色彩亮麗古雅,層次錯落分明。其工藝十分獨特,應為此時期的特殊器物,充分反映出乾隆時期高超的制瓷工藝水平。

珍寶齋:什麼“明看成化,清看雍正”?雍正琺琅彩瓷到底有多美?

清雍正一朝,雖僅存13年,但制瓷工藝發展達到了歷史上的新水平。器形之美,可與纖細秀麗著稱的明永樂、成化瓷相提並論,在產品質量和工藝技術方面均達到登峰造極的程度,其小件器皿線條柔和含蓄、輕巧俊秀,實用而美觀。大件器皿端莊典雅,講究線條變化,質樸古拙,比例協調、輕盈秀麗、規整而不厚重。不論是器形的比例關係,還是線條、畫工,雍正官窯瓷都有很高的標準。尤其是在色釉瓷方面成就卓越,仿古創新,集中國古代色釉瓷之大成,創燒出數十種具有宮廷風格的色釉瓷器,釉色純正高雅,超凡脫俗,代表雍正官窯的最高水平。

珍寶齋:什麼“明看成化,清看雍正”?雍正琺琅彩瓷到底有多美?

我們只要有點瓷器收藏知識,就知道”明看成化,清看雍正“,說明雍正時期的瓷器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空的認知就是完美、精美,精美到何種程度,我們無法直說,只能用事實來說明。實的概念就是對比,實踐出真知。

珍寶齋:什麼“明看成化,清看雍正”?雍正琺琅彩瓷到底有多美?

珍寶齋:什麼“明看成化,清看雍正”?雍正琺琅彩瓷到底有多美?

這件[雍正年制]的琺琅彩花鳥盤,不管到代與否,它的完美直接了當的表達了他的歷史,我試圖找到藝術性超過它的瓷器,結果是很難,他來自何人之手,我們只能在臆想世界任意妄為。它的完美之處在哪?

一、線條流暢,書畫有力,不是一般功力所為;

二、佈局完美,細緻入微,有清宮廷畫師的風範;

三、用彩精細,髮色準確,代表著時代的高度。

珍寶齋:什麼“明看成化,清看雍正”?雍正琺琅彩瓷到底有多美?

雍正琺琅彩瓷為什麼燒的這麼好?

琺琅彩瓷的特點是瓷質細潤,彩料凝重,色澤鮮豔靚麗,畫工精緻。製作琺琅彩瓷極度費工,乾隆以後就銷聲匿跡了。康熙的琺琅彩瓷大多作規矩寫生的西番蓮和纏枝牡丹,有花無鳥,顯得單調。而雍正以花卉圖案居多,山水、人物也有。當時尤為突出的是畫面上配以相呼應的題詩。琺琅彩彩色繁多,多到十多種不同的色;繪製的花紋是堆起來的一層厚厚的料,有立體感,用手指可摸得到;琺琅彩料較厚的地方釉面出現極細的開片,並明顯有玻璃質感;琺琅彩沒有蛤蜊光暈散現象。繪畫與紋飾,琺琅彩器畫功特別講究,多為功筆畫;各個朝代有所不同,如康熙的琺琅彩大多為色地,其色地的色以紅、黃、蘭、綠、紫、胭脂色等。

珍寶齋:什麼“明看成化,清看雍正”?雍正琺琅彩瓷到底有多美?

珍寶齋:什麼“明看成化,清看雍正”?雍正琺琅彩瓷到底有多美?

珍寶齋:什麼“明看成化,清看雍正”?雍正琺琅彩瓷到底有多美?

琺琅彩瓷自清康熙晚期創燒後一直被視為名貴的宮廷御用瓷器,深受歷代皇帝的珍愛。雍正時,琺琅彩瓷的燒製更為皇帝重視,燒製時往往要秉承御旨,在怡親王的主持下,分別於清宮造辦處、圓明園造辦處及怡親王府三處設窯燒製。其繪畫多出於清宮如意館畫師之手,精妙絕倫,形成了融詩、書、畫為一體的藝術風格,使琺琅彩工藝達到了歷史的高峰。

珍寶齋:什麼“明看成化,清看雍正”?雍正琺琅彩瓷到底有多美?

雍正皇帝對琺琅彩瓷器的燒造給予了更多關心,並提出頗為嚴格的要求。雍正元年(1723年),隨著宮廷造辦處人員的擴充,以及在雍正帝最信賴的怡親王(雍正帝的十三弟允祥)的主持下,琺琅彩瓷器的製作在造辦處琺琅作積極展開。但從清代檔案記載看,雍正六年以前琺琅彩瓷器的生產進展緩漫,雍正帝對此也不甚滿意。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琺琅彩料需依賴從西洋進日、數量有限、必須謹慎使用、不得有誤損所致。

珍寶齋:什麼“明看成化,清看雍正”?雍正琺琅彩瓷到底有多美?

雍正六年以後,在雍正皇帝的直接干預下,隨著造辦處自煉琺琅料的成功,和愈來愈多的宮廷書畫家參與琺琅彩瓷器的繪畫和寫字,琺琅彩瓷器的製作遂取得較快發展。造辦處自煉琺琅料的成功,不僅擺脫了琺琅彩瓷器生產因需依靠進日彩料而可能產生的捉襟見肘的窘態,而且新增加的彩色品種亦可使畫工在表現物像時更加得心應手。

雍正皇帝對羊脂白地高白瓷的喜愛可以說是無以復加。表現在:首先他要突破康熙帝原來在高白地上畫花鳥的風格,再就是針對康熙高白瓷厚實的特點,雍正便在胎薄體輕和小巧上作文章,於是雍正皇帝便很聰明地在花鳥畫的基礎上完整引入中國畫的詩書畫印於一體的風格,使高白地畫琺琅器物既有繼承又有發展和創新!雍正皇帝對高白瓷的厚愛還表現在,畫琺琅的技法和風格非常簡約、色調非常柔和,留白很多,白地和花鳥給人的視覺就是一種相得益彰的感覺,有時甚至覺得過於突出高白瓷的質感,相反畫琺琅給人並不特別突出的印象!這恰恰就是雍正的本意所在,想想真是覺得妙不可言!

珍寶齋:什麼“明看成化,清看雍正”?雍正琺琅彩瓷到底有多美?

在繼承方面,不僅體現在上面色地風格的器物上運用御製款識上,在高白地畫琺琅這種雍正最為得意的品種上,他同樣使用的是御製款識,而且全部都是“雍正御製”四字藍料宋鏨體款識,書寫極為工整。(除了郎世寧本人親自畫的底款為“雍正年制”外)為防止被人假冒,本人暫不便在此披露實物照片,請朋友們諒解。可不僅僅只有我才這麼謹慎,據業內透露,香港著名藏家張永珍女士也藏有這類羊脂白絕品,也是雍正御製款。人家也是從未露過的。跟最前面第一件大碗的底款寫法完全不一樣,現在也有低仿這個御製款的,寫的糟糕透了,根本就不是那麼回事!

珍寶齋:什麼“明看成化,清看雍正”?雍正琺琅彩瓷到底有多美?

既有繼承又有創新並且由雍正皇帝親自掌控,不惜工本創燒成功的薄胎高白畫琺琅瓷器一經問世,便被秘藏深宮,只有皇帝及其身邊的親信才得以賞玩。而且這批雍正親自監製的高白器物在當年全部保存在圓明園的鑑園一個叫“古月軒”的宅子裡,據說那是雍正和乾隆兩朝皇帝專門賞瓷的地方。這就是為什麼現在連兩岸故宮都沒有這類頂級器物的歷史緣由。因此真正屬於雍正皇帝親自參與監製的、打有“雍正御製”款識的、胎薄體輕的、畫工精細的、有詩書畫印的、用一定比例的羊脂白玉粉末燒造的高白畫琺琅瓷器,便成為了整個清三代瓷胎畫琺琅名品中的一個獨有的特殊的品種,而且是代表著最高皇家制作水準的、只供皇帝賞玩的皇家極品,是絕對不會用作賞賜之物的!後世民間流傳的所謂“胎體輕薄、潔白如雪、鳥毛精細”以及“民間弗得一窺”等等充滿神秘色彩的傳說,就是指的這個極其珍稀的特殊品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