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64篇古詩文名句名篇默寫瘋狂練習

高中64

篇古詩文名句名篇默寫

1 (1)在《論語·學而》中,“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三個問題就是曾子每天“三省吾身”之時想到的。

(2)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流露出詩人在傷感中的自我安慰又交織著達觀與消極的矛盾的兩句是:“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2 (1)在《詩經·氓》中,“桑之落矣,其黃而隕”兩句,借寫桑葉的枯黃飄落比喻女子的容顏衰老和被拋棄。

(2)孟子在《魚我所欲也》中指出:“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這三句表明在孟子心中有比生命更高的追求,為了這個追求他不會苟且偷生。

3 (1)在《詩經·氓》中,女子訴說,多年做了你的妻子,家務沒有不幹的,而且“夙興夜寐,靡有朝矣”。

(2)《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中指出,人才要在困境中成長,要經受磨練,這種磨練的益處是:“(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中“草色遙看近卻無”一句,描畫出初春小草沾雨後的朦朧景象,側面寫出了春雨的滋潤和詩人對早春的喜愛。

4 (1)《左傳》的《曹劌論戰》裡記載,在魯莊公的戰前表現中,曹劌認為做到了取信於民的一點是:“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2)李白《蜀道難》中談到蜀道的來歷,用“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兩句引入“五丁開山”的傳說,為詩歌增添了浪漫氣息。

5 (1)荀子在《勸學》中強調學習必須持之以恆,用好馬從反面設喻來說理的兩句是“騏驥一躍,不能十步。”

(2)《戰國策》的《鄒忌諷齊王納諫》中,鄒忌認為,客人說他比徐公美的原因是客人“欲有求於我也”。

(3)李白《蜀道難》中運用誇張手法,寫出秦蜀之間有高山阻隔,只有鳥可以飛越山頂的兩句是:“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6 (1)在《詩經·氓》中,女子婚後直接痛斥男子沒有準則,感情多變的兩句是:“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2)諸葛亮的《出師表》中,作者勸諫後主不要看輕自己,說話不當以致於堵住了言路的三句是:“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7 (1)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描寫桃花林中,野草鮮嫩,桃花到處飄落的兩句是:“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2)李白在《蜀道難》中,“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諮嗟”。這三句對蜀道艱難的再三感嘆,彷彿也是詩人對仕途險阻的嗟嘆。

8 (1)《莊子·逍遙遊》中,寫宋榮子不會因為外界的評價而更加奮勉或沮喪的兩句是:“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

(2)酈道元的《三峽》中引用了漁歌,其中“猿鳴三聲淚沾裳”一句,以動襯靜,渲染了三峽深秋時節悽清寂寥的氣氛。

(3)白居易的《琵琶行》開篇,描寫詩人在江頭送別友人,主客都在船上,舉杯飲酒,旦無音樂助興,結果是:“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

9 (1)韓愈的《馬說》開門見山,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論點:“世有伯樂,然後又有千里馬。”

(2)蘇軾在《赤壁賦》中寫到,聽到客人哀怨的簫聲,他面帶愁容,問客人為什麼吹得如此悲涼,客人於是說:“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

10 (1)《莊子·逍遙遊》中,用“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三句,寫出了列子乘風出行輕盈美妙的樣子,莊子認為他雖然免於步行,但還有所依靠。

(2)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描寫大漠封冰,滿天陰雲,意境雄渾壯闊的兩句是:“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黲淡萬里凝。”

11 (1)荀子在《勸學》中指出:“(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這是用“走路”來設喻,形象地論述了學習中積累的重要性。

(2)屈原《離騷》中“制芰荷以為衣兮”一句,寫詩人採集荷葉來作上衣,象徵自己要追求高潔的情操。

(3)劉禹錫的《陋室銘》中,寫來往客人之高雅,暗示陋室不陋的兩句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12 (1)在《詩經·氓》中,女主人公呼籲女性不要和男子沉溺在愛情中,男人沉溺還可脫身,然而“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2)《莊子·逍遙遊》中指出,宋榮子能夠確定自我與外物之別,又能“辯乎榮辱之境”。

(3)《小石潭記》中形容小石潭的環境使作者感到極其淒冷,靜得讓人傷感的兩句是:“悽神寒骨,悄愴幽邃”。

13 (1)在《詩經·氓》中,女子用“信言旦旦,不思其反”兩句,控訴男子當初誓言真摯誠懇,但沒想到婚後竟會變心。

(2)杜牧在《阿房宮賦》中通過比喻、設問,描寫渭水上的橋樑氣勢雄偉的兩句是:“長橋臥波,未云何龍?”

(3)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中“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一句,寫出了“古仁人”身處朝廷,而心繫百姓的情懷。

14 (1)《莊子·逍遙遊》中說“(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那麼,他還依靠什麼呢!

(2)《醉翁亭記》中,描繪琅琊山春天和夏天花木景色的兩句是:“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15 (1)屈原《離騷》中“高餘冠之岌岌兮,長餘佩之陸離”兩句,寫的是詩人通過加高帽子和加長佩帶來突顯自己追求高潔。

(2)杜牧在《阿房宮賦》中,描寫宮女在臺上唱歌,歌樂聲讓人感到春日般暖意的兩句是:“歌臺暖響,春光融融。”

(3)周敦頤的《愛蓮說》中,描寫蓮花在清水中洗過,依然莊重正派的一句是:“濯清漣而不妖”。

16 (1)荀子《勸學》中指出“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這是借用“流水”來設喻,形象地論述了學習中積累的重要性。

(2)白居易《琵琶行》中“大珠小珠落玉盤”一句,藉助比喻,描寫大弦小弦交錯演奏時音樂的清脆動聽。

(3)蘇軾《記承天寺夜遊》中,通過形象比喻,描寫庭中月光和樹影交錯之景的兩句是:“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

17 (1)韓愈在《師說》中強調:“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這三句是說,教孩子們讀書認字的老師,並不是他說的儒家道統傳承者。

(2)宋濂在《送東陽馬生序》中嗎,表達作者以讀書求學為樂,甘於清貧的兩句是:“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18 (1)《詩經·關雎》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兩句,說的是小夥子都喜歡美麗又賢惠的姑娘,這是人之常情。

(2)韓愈在《師說》裡指出,師生關係應該是這樣:“(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

(3)蘇軾《赤壁賦》中,描寫小船在江中漂流時,感覺就如乘著風中飛行的一句是:“浩浩乎如馮(憑)虛御風”。

19 (1)《詩經·蒹葭》開篇,用“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兩句起興,以淒冷的秋景,襯托出詩人對意中人慾見而不得的惆悵之情。

(2)韓愈在《師說》中借士大夫之口,說出他們恥學於師的原因,他們說,老師和弟子的年紀相近,學問修養相似,那麼就“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

(3)蘇軾《赤壁賦》中,客人面對滾滾長江,感嘆自己生命短暫的句子是:“哀吾生之須臾。”

20 (1)在《莊子·逍遙遊》中,湯和棘的對話裡描寫大棚鳥乘著旋風飛上高空的一句是:“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2)曹操《觀滄海》一詩中,描寫草木繁茂、充滿生機的兩句是:“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3)杜牧在《阿房宮賦》中,批評秦王朝從人民手中奪取財富絲毫不留情,而揮霍起來又一點也不愛惜的兩句是:“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

21 (1)《莊子·逍遙遊》中用“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這三句,寫出了大棚在海上激起千里浪花,憑藉六月大風而高飛萬里的壯觀景象。

(2)陶淵明在《飲酒(其五)》中,本想說出隱居生活的意趣,卻又不知用什麼言辭,所以最後直抒胸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2 (1)《莊子·逍遙遊》指出,列子能御風而行,對於求福的事也不在意,但還是認為:“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

(2)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用來安慰即將分手遠去的朋友,道出了古往今來人們共同心聲的名句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3)蘇軾《赤壁賦》中,蘇子在暢飲之後唱起歌來,其中借“美人”形象表達出他仍對理想有追求的一句是:“望美人兮天一方”。

23 (1)荀子在《勸學》中從反面設喻,說明學習不能浮躁,不能分心的三句是:“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2)王灣的《次北固山下》描繪船隻寬廣的江面上揚帆而行的兩句是:“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24 (1)荀子在《勸學》中用木頭設喻,比如木材本來很直,加工成輪子後,它的彎度可符合規矩,接著說:“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2)王維在《使至塞上》一詩中,以“蓬草”“大雁”自比,表達詩人孤獨惆悵之感的兩句是:“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25 (1)屈原在《離騷》中用比喻的手法,寫朝廷中眾小人嫉妒他有高尚的行的一句是:“眾女嫉餘之蛾眉兮”。

(2)李白在《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達對友人遭貶深切同情與關懷的名句是:“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3)杜牧在《阿房宮賦》中發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感嘆,指出“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統治者愛豪華,而人們也都顧念自己的家。

26 (1)李白《行路難》中,詩人從正面描寫出行路之難,以象徵他人生道路上充滿障礙的兩句是:“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2)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借寫百姓在外族祠廟前迎神祭祀的場面,暗示了詞人對國土淪陷日久,民族恥辱漸被淡忘之憂的幾句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

27 (1)屈原在《離騷》中,埋怨楚國君王糊塗荒唐,始終不瞭解詩人苦心的兩句是:“怨靈脩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

(2)杜甫《望嶽》中表達不畏困難,敢於攀登頂峰,俯視一切雄心壯志的詩句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3)蘇軾《赤壁賦》中,客人嚮往與神仙同遊、與明月永存的境界,但也知道這不能輕易得到,所以只能“託遺響於悲風”。

28 (1)杜甫在《春望》一詩中,描寫國都淪陷,景色依舊,但春日長安滿目淒涼,表達出詩人憂國傷時之情的兩句是:“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蘇軾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用“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三句,描寫周瑜年輕有為的風流形象。

29 (1)《莊子·逍遙遊》指出,“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他十五天後才返回,他對於求福的事情沒有拼命追求。

(2)杜甫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表示,渴望建造千萬座房屋,這是為了“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抒發了詩人的博大的胸懷。

(3)白居易《琵琶行》中,用“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兩句,借鳥鳴和泉流的意象,通過比喻寫出音樂時而流暢而凝滯的兩種意境。

30 (1)荀子在《勸學》中用蚯蚓設喻,說:“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但是,蚯蚓能吃到泥土,喝到泉水,這就是它用心專一的緣故。

(2)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以春暖花開比喻冬雪紛飛的一句是:千樹萬樹梨花開。”

(3)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描寫南朝宋武帝劉裕北伐時兵強馬壯、氣勢勇猛的兩句是:“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31 (1)在《詩經·氓》中,用賦的手法寫男子不是來換絲而是來向向女子求婚的兩句是:“匪來貿絲,來即我謀。”

(2)李白在《蜀道難》中,描寫急流與岸石相擊、千山萬谷響聲如雷的一句是:“砯崖轉石萬壑雷。”

(3)杜牧在《阿房宮賦》中指出:“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但是如果他們只是哀嘆但不能吸取教訓的話,終將重蹈覆轍,讓後代的人又嘆息了。

32 (1)在《詩經·氓》中,“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兩句,直接勸告女性不要和男子沉溺在愛情中,表明作者已不再相信愛情。

(2)蘇軾《赤壁賦》中“舞幽壑之潛蛟”一句,用誇張手法,借寫水底蛟龍的反應,側面烘托出簫聲的哀怨動人。

(3)劉禹錫的《愁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蘊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的兩句是:“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33 (1)屈原在《離騷》中說,把荷葉荷花製成衣服,別人可能不理解他的高尚,但他表示:“不吾知其亦已兮”,只要我的內心的確是美好的。

(2)白居易的《觀刈麥》中“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兩句,描寫了婦女兒童一起支援農忙的場景。

(3)杜牧在《阿房宮賦》中指出:由於秦始皇的奢靡,“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而獨裁者的心,一天比一天驕橫頑固。

34 (1)《論語》中記載,曾子曾經強調:“士不可以不弘毅”,因為他們任務特別重大,要走的道路還很長。

(2)白居易在《錢塘湖春行》中,借鶯燕的活動來傳達春天來臨的信息,並表達自己喜悅之情的兩句是:“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3)在《赤壁賦》中,蘇軾用“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兩句,寫出了曹操在乘船順流而下時,手執長矛,對著長江飲酒、賦詩的豪邁形象。

35 (1)屈原《離騷》中“芳與澤其雜糅兮,唯昭質其猶未虧”兩句,說詩人的芳香和光澤錯雜在一起,所以光明純潔的品質沒有虧損。

(2)李賀在《雁門太守行》中,抒發了將士們忠心報國,甘願戰死的一句是:“提攜玉龍為君死。”

(3)韓愈在《師說》中指出,有的人為自己的孩子找老師,但自己卻恥於從師,他對這種人的評論是:“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36 (1)在《詩經·氓》中,女主人公回憶起小時候,兩人曾歡聚一起,說說笑笑的兩句是:“總角之宴,言笑晏晏。”

(2)杜牧在《赤壁》中,用“銅雀春深鎖二喬”一句,借寫兩個女子的命運來表達設想中東吳戰敗的結局,含蓄委婉,富有情致。

(3)蘇軾在《赤壁賦》中,用“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兩句,形象說出了時間如江水不斷地流去,卻不曾流盡的道理。

37 (1)屈原《離騷》中的“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餘心之可懲”兩句,表明詩人就算被殺,他的志向也不會改變,不會被挫敗。

(2)杜牧的《泊秦淮》中,描寫秦淮河夜間煙水朦朧之景的一句是:“煙籠寒水月籠沙。”

(3)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用“斜陽草樹,尋常巷陌”兩句描寫傳說中宋武帝劉裕的舊居,引發了下文對他功業的歌頌。

38 (1)在《詩經·氓》中,以桑葉的潤澤有光,比喻女子容顏靚麗的兩句是:“桑之未落,其葉沃若。”

(2)韓愈在《師說》的結尾部分提到了李蟠,也交代了文本的寫作目的,就是:“餘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3)李商隱《夜雨寄北》中,借眼前景物暗示詩人羈旅他鄉之愁洶湧難平的一句是:“巴山夜雨漲秋池。”

39 (1)李商隱的《無題》中,後來常被人用於讚美獻身教育事業之高尚情操的兩句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2)蘇軾的《赤壁賦》中,描寫作者與客人共飲,吟誦古代詠月詩篇的三句是:“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

40 (1)在《詩經·氓》中,表現女子對氓和和婚姻決絕而不留戀,體現她剛烈性格的兩句是:“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2)杜牧在《阿房宮賦》中描寫阿房宮裡房屋眾多,像蜂巢緊密,像渦旋環繞,多到“矗不知其(乎)幾千萬落”。

(3)李煜在《相見歡》中,描寫詞人在殘月之夜,孤獨惆悵,寂寞登樓的兩句是:“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41 (1)屈原《離騷》中“寧溘死以流亡兮,餘不忍為此態也”兩句,表明作者寧可死去,也不會做出世俗小人的醜態。

(2)杜牧在《阿房宮賦》中用“明星熒熒,開妝鏡也”兩句,描寫宮女們打開了鏡子,就如同群星閃爍一樣,使讀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3)范仲淹在《漁家傲·秋思》中表達徵人因邊患未平,不甘心無功而返的一句是:“燕然未勒歸無計。”

42 (1)韓愈在《師說》中指出,巫醫、樂師和各種工匠,他們都不以互相學習為恥,緊接著說:“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

(2)晏殊在《浣溪沙》一詞中,用“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兩句,含蓄表達了詞人對春色飄零、時光流逝的傷感和物是人非的悵惘。

43 (1)杜牧在《阿房宮賦》中指出是項羽一把火燒燬了阿房宮的兩句是:“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2)李煜《虞美人》一詞中,表現詞人身為階下囚,面對良辰美景也無心欣賞的一句是:“春花秋月何時了?”

(3)王安石《登飛來峰》中借景抒情又富於哲理,表達了詩人不畏艱難、立志改革的高度自信和遠大抱負的兩句是:“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44 (1)李白在《蜀道難》中,借用太陽神的傳說,誇張地形容蜀山之高的一句是:“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

(2)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寫詩人被貶後,就算在美好的日子裡,還是一人獨飲的兩句是: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3)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中表達作者渴望報效國家,急切希望朝廷能重用,於豪邁之外,稍含不滿之意的兩句是:“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

45 (1)莊子在《逍遙遊》中設想:能夠順應天地的法則,又把握好“六氣”的變化,而遨遊宇宙的,那麼“彼且惡乎待哉”!

(2)蘇軾《赤壁賦》中,用“清風徐來,水波不興”兩句,描寫出赤壁之下,長江之上清風水靜的優美環境。

(3)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中,用“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兩句,通過描寫戰馬和弓箭,表現戰鬥場面的激烈與驚險。

46 (1)韓愈在《師說》中指出,古代的聖人超出普通人很遠,尚且從師求學,緊接著說:“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

(2)蘇軾在《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感慨地說:“此事古難全”,這裡的“此事”是指:“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47 (1)蘇軾在《赤壁賦》中指出,如果從變化的角度觀察,那麼天地萬物連一眨眼的功夫都不會停止,接著又說:“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

(2)陸游在《遊山西村》中,表現村中熱鬧景象、民風淳樸的兩句是:“蕭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48 (1)杜甫《登高》中,用“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兩句,由高到低,有聲有色地描寫了詩人登高的見聞,渲染出一幅蕭條悽清的秋江圖景。

(2)白居易《琵琶行》中,將琵琶女的命運與詩人的身世聯繫起來(也是主旨句)的兩句是:“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3)文天祥的《過零丁洋》中,直抒胸臆,表示只求留下一顆忠心,永耀史冊之上的一句是:“留取丹心照汗青。”

49 (1)白居易《琵琶行》中,用“鐵騎突出刀槍鳴”一句,描寫音樂突然轉入高潮,發出了兵器碰撞般響亮雄壯的聲響。

(2)李商隱在《錦瑟》中,借莊子的典故表達美好往事如夢,思念令人傷感的兩句是:“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3)馬致遠在《天淨沙·秋思》中,用“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兩句,點出了遊子孤寂愁苦的羈旅之愁。

50 (1)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寫詩人居住環境間接表明“我”內心苦悶的句子是:“住近湓江地低溼,黃蘆苦竹繞宅生。”

(2)歐陽修在《醉翁亭記》中寫到,滁州西南諸峰,樹林和山谷尤其優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就是琅琊山。

(3)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中,從視覺和聽覺來描寫潼關地勢險要的兩句是:“峰巒如聚,波濤如怒。”

51 (1)李煜《虞美人》一詞中,借明月抒發詞人故國之思、亡國之恨的一句是:“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2)在《赤壁賦》中,客人描寫自己與蘇子一起在扁舟之中,舉杯勸酒共飲的兩句是:“駕一葉之扁舟,舉匏尊以相屬”。

(3)龔自珍在《己亥雜詩》中的名句:“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是以落花自喻,表達了詩人雖然辭官,仍然願意為國效力的奉獻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