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有多重要?看看这两个论宝的国君就知道答案了

春秋战国时期,大大小小的国家有很多,其中每一个国家的未来很大程度地都依赖于一个人的水平,这个人就是国君。俗话说:“君强则国强”,意思就说如果一个国家的国君强,则他治理下的国家就会强大。那么问题来了,一个国君到底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才能被成为“强”呢?又怎么样来衡量一个国君的水平呢?我认为有一个东西非常重要,那就是格局!

格局有多重要?看看这两个论宝的国君就知道答案了

国君雕像

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下格局的定义,所谓“格”是指对认知范围内事物认知的程度,“局”是指认知范围内所做事情以及事情的结果,两者合起来就成了“格局”。由于每个人对事物的认知程度都不一样,事情的结果也会不一样,所以说每个人的格局都不同。比如说,有三个工人同时在砌墙,有人问他们在干嘛?第一个人说他就是在砌墙;第二个人说他在盖一栋高楼;第三个人说他正在建设一座新城市。我们可以看出,这三个人的格局完全不一样,十年以后,第一个人仍然在原来的地方砌墙,第二个人已经成了工程师,而第三个人则成了前面两个人的老板!所以说,格局不一样,结局自然也会大不同。

格局有多重要?看看这两个论宝的国君就知道答案了

砌墙的三个人

我们再来听《资治通鉴》中描述的一个故事:

有一天齐威王和魏惠王一起在郊外狩猎,休息时不由得闲聊了起来,魏惠王问齐威王:“你们齐国也有什么宝贝吗?”齐威王说:“没有。”这下魏惠王就来劲了,他很不解地问:“寡人的国家虽然小,但是尚有十颗直径一寸以上,可以照亮十二乘车子的大珍珠,你们齐国那么大,怎么可能没有宝贝!”齐威王就说:“我对宝贝的看法和你可不一样。我的大臣中有位檀子,派他镇守南城,楚国就不敢来犯,泗水流域的十二个诸侯国都来朝贺。我的大臣中还有位盼子,派他去守高唐,赵国人就怕得不敢向东到黄河边来打渔。我的官吏中有位黔夫,令他守徐州,燕国人在北门、赵国人在西门望空礼拜求福,相随来投奔的多达七千余家。我的大臣中有位种首,让他防备盗贼,便出现路不拾遗的太平景象。这四位大臣,光照千里,岂止是十二乘车子呢!”魏惠王听了以后觉得非常惭愧。

格局有多重要?看看这两个论宝的国君就知道答案了

魏惠王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两位国君对宝贝的看法截然不同,魏惠王把奇珍异宝当成宝贝,而齐威王则是把人才当成宝贝,这就是格局!我们再来了解一下他们后来分别所取得成就:

经过魏文侯和魏武侯长达半个世纪的打拼以后,留下了一个全盛的魏国交给魏惠王,但是魏惠王后来却亲手将魏国霸业彻底葬送。而齐威王则由于重视人才,将齐国的稷下学宫办得有声有色,广招天下学子为其所用,齐国国力蒸蒸日上,在两败魏国(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以后,很快就取代魏国成了新的中原霸主。

格局有多重要?看看这两个论宝的国君就知道答案了

再举一些例子来看看春秋战国时期一些国君的格局和成就。

俗话说“有仇不报非君子”,而齐桓公继位以后却不计前嫌,重用杀身仇人管仲成就了春秋霸业;秦孝公继位以后,不去好好享受国君的待遇,却为了富国强兵而废寝忘食,最终求贤得到了商鞅进行变法,使秦国迅速崛起。燕昭王继位以后,不是满足于苟且偷安,而是为了振兴燕国到处招贤纳士,最终招来了魏国的乐毅,赵国的剧辛,齐国的邹衍,卫国的屈庸等人才,使得燕国迅速强大,还差点灭掉了齐国。

格局有多重要?看看这两个论宝的国君就知道答案了

影视剧中的国君形象

楚怀王在位时,楚国家大业大,要土地完全可以靠实力去攻取,结果贪图秦相张仪白送的“商於六百里地”,导致楚国被其它六国围攻,再大的家业也经不起这么折腾。齐湣王贪图小利,妄想独吞宋国,结果引发众怒,导致“五国伐齐”,齐国差点因此灭亡。赵孝成王以为上党郡是“天上掉馅饼,不要白不要”,结果引发了秦赵长平之战,赵国从此一蹶不振。

格局有多重要?看看这两个论宝的国君就知道答案了

战国七雄国君

诸如此类的例子实在是数不胜数,所以说,一个国君的格局决定了这个国家的命运,一个人的格局则决定了这个人的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